探讨遗弃行为对犯罪的重要性。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02 15:30:26 123 人看过

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才能构成犯罪,也就是说,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罪和非罪的重要界限。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是指因遗弃造成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无生命、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遗弃导致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行为人经过多次教育,拒绝改正,使被害人生活陷入危险境地的;遗弃手段很差等等。因此,只要有遗弃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没有明确的时间范围。

遗弃行为主要包括哪些

1、将需要扶养的人移至危险场所。

这里的“危险场所”只是相对于特定的被害人而言。

如父母将婴儿置于民政机关门前的,应认为将需要扶养的人移至危险场所。

2、将需要扶养的人从一种危险场所转移至另一种更为危险的场所。

3、将需要扶养的人遗留在危险场所。

4、离开需要扶养的人,如行为人离家出走,使应当受其扶养的人得不到扶养。

5、阻碍需要扶养的人接近扶养人。

6、不提供扶助,如不提供经历供给、不给予必要照料。

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了禁止遗弃家庭成员,父母一方遗弃子女的,无论遗弃多长时间,一般情况下都不能取得孩子抚养权,确定子女抚养权归属的基本原则是最有利于成长,而遗弃子女可以认定不利于子女成长,具体的规定如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29日 22:1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抚养权相关文章
  • 犯罪行为的各种表现方式探讨
    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作为和不作为。行为是指刑法禁止的具有积极行为的有害社会行为,如果行为人违反了刑法的禁止性规范,即违反了不正当行为的义务,实施了某种行为,那么就成为了危害行为中的行为。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的行为,可以实施一些积极的行为,但没有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对犯罪的定义是,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网络金融犯罪行为的特征和表现形式网络金融犯罪行为的特征有:1、犯罪主体多元化,年轻化。2、犯罪方式智能化、专业化。3、犯罪手段的多样化。4、犯罪的互动性、隐蔽性高。5、犯罪成本低,作案工具简单。表现形式有:1、非法入侵网上银行信息系统。2、利用“网络钓鱼”的方式。3、网络洗钱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对犯罪的定义是,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
    2023-07-01
    161人看过
  • 对讨债公司合法性的探讨
    本文主要介绍了合法讨债、讨债公司合法性、沈阳讨债机构“文明合法”讨债等一系列相关内容,并提供法律网专业律师进行免费法律解答。...对讨债公司合法性的探讨如果在网络上对讨债公司这一关键词进行搜索的话,我们不难发现关于讨债公司的信息可以说是铺天盖地。据报载,在各类“讨债公司”先后涌现之时,沈阳有讨债机构又打出了“文明讨债”的牌子―――“讨债员”身穿标有“职业讨债”的马甲,与“新时代的杨白劳”们或“如影随形”或“敲锣打鼓”或“张贴告示”。“讨债员”由下岗职工和残疾人组成,据说:“启用残疾人是实施心理战的一个策略”。而这种合法讨债行为是否真正的能保证在收债行动中的合法呢?讨债公司可靠吗?据介绍,“文明”讨债的方法是技巧与计谋并用,简而言之三个字:软、磨、缠。债务满天飞,讨债难上难,民间有话:如今“杨白劳”横了,穆仁智没脾气,欠债的成了“爷爷”,讨债的成了“孙子”……随着问题的加重,“讨债”二字听起
    2023-06-04
    114人看过
  • 放弃重复侵害行为定性为犯罪中止合理吗
    放弃重复侵害行为不能定性为犯罪中止。根据法律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而放弃重复侵害行为是放弃自己已经实施既遂的犯罪行为,不能将其定性为犯罪中止,因为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伤害已经既遂了。一、犯罪中止是犯罪既遂吗法律并未明确规定犯罪既遂后不能构成犯罪中止。依照《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法条中并未规定犯罪既遂后不能构成犯罪中止,而且,从文意理解,只要做到“自动放弃犯罪”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中任意一项,即可构成犯罪中止,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和既遂与否并不必然相关。纵使从犯罪形态来说已构成既遂,但只要能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依法就应认定为中止,认为既遂后不存在中止的说法并无法定依据。既遂后还未出现犯罪结果的,通常会发生在危险犯中,当行
    2023-04-03
    60人看过
  • 遗弃小孩是犯罪行为吗
    遗弃小孩致使对小孩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的或者是致使其重伤、死亡,构成遗弃罪,是犯罪行为。犯遗弃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但如果将小孩遗弃至幼儿园、医院、福利院等安全场所的,不是犯罪行为。一、犯遗弃罪怎么判犯遗弃罪的人的判刑标准是: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遗弃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遗弃罪的犯罪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二、父母扔下孩子后多长时间算遗弃罪父母无论扔下孩子多久,只要不满足法定犯罪标准,一般是不会遗弃罪。根据法律规定,遗弃罪和时间的长短没有关系,只要构成遗弃罪的条件就属于遗弃罪。遗弃罪主要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情形。处罚是构成该罪处五
    2023-03-08
    300人看过
  • 贸易信贷的作用和重要性探讨。
    贸易信用指的是中国境内居民,与境外非居民之间发生的债务,在货物和劳务交易中,卖方和买方之间提供直接信用,这是由支付时间之间的时差所形成的债务。根据信用期限,贸易信用可分为短期国际贸易信用和中长期国际贸易信用。其中,国际贸易短期信贷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下的贸易信贷,主要用于满足商品周转较快、交易量较小的消费品进出口资金需求。中长期国际贸易信贷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贸易信贷,主要用于满足周转期长、金额大的大型成套设备等资本货物进出口的资金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贸易信贷调查制度》第二条规定:本制度中的贸易信贷是指发生在中国大陆居民与境外的非居民间,由货物交易的卖方和买方之间直接提供信贷而产生的资产和负债,即由于商品的资金支付时间与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时间不同而形成的债权和债务。贸易信贷调查制度第一条为准确、及时地反映中国大陆贸易信贷情况,科学、有效地组织全国贸易信贷统计工作,满足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
    2023-07-01
    161人看过
  • 放弃重复侵害行为定性为犯罪中止是否合理
    李某与王某系夫妻,两人经常为李某的外遇行为争吵,且王某不肯与李某离婚。一日李某为达到与王某离婚的目的,预谋害王某,便拿出自造的手枪向王某射击,由于王某躲闪的及时,第一枪未射中。这个时候李某完全有条件向王某继续开枪,但是他念自己和王某已是多年夫妻,便自动放弃了枪杀王某的行为。那么李某这种放弃重复侵害行为是否属于犯罪中止呢?是应当免除处罚或减轻处罚,还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评析】现存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李某的行为不属于犯罪中止。因为王某的枪杀行为已经实施,但是由于客观以外的原因而未能造成犯罪结果的发生。并且在李某向王某开枪射击的时候完全可能达到犯罪目的,在其第一次射击的时候李某并没有主动放弃犯罪行为,更谈不上主动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因此李某的行为不属于犯罪中止,应是犯罪未遂。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第二种观点认为,李某的行为应属于犯罪中止,因为李某第一次射击行为没有达到犯罪目的,并且李某完全可以
    2023-06-03
    471人看过
换一批
#子女抚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抚养权
    词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抚养权
    相关咨询
    • 如何判断遗弃罪,遗弃罪的行为有没有严重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2-04
      遗弃罪(我国刑法第261条),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也就是说,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是指: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行为人屡经教育,
    • 恶性乞讨犯罪行为要如何确定
      云南在线咨询 2021-11-18
      2003年以前,对于流浪乞讨人员,我国采取的政策是强制收容遣送;2003年后,国务院废止了收容遣送制度,制定了《城市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将强制收容遣送改为自愿求助和免费救助。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一条规定,胁迫、欺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反复纠缠、强行要求或者以其他方式扰乱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 放弃重复侵害行为的定性为犯罪中止合理吗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1-23
      重复侵害行为指犯罪分子持用一次即可发生犯罪结果的工具着手实行犯罪,但因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发生犯罪结果。 放弃重复侵害行为应属于犯罪中止: 首先,从犯罪中止的实质条件上看,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是犯罪中止的实质条件; 其次,从犯罪中止的时间条件上看,犯罪中止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再次,放弃重复侵害行为的动机并不影响犯罪中止的构成; 最后,从犯罪中止的立法目的来看,制定犯罪中止就是
    • 遗弃儿童的行为是否犯罪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09-30
      遗弃儿童是否构成犯罪,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一刀切,而一概认为构成遗弃罪。 1、如果对年幼的或者患病的孩童拒绝扶养,情节恶劣,则具有扶养义务的人就构成遗弃罪。但如果是仅仅对这些儿童出于教育的目的进行恐吓,采用饿肚子的方式,则不能认为是拒绝扶养,也不算情节恶劣,一般不应认定为犯罪。 2、如果是以不扶养儿童的目的,将儿童遗弃在热闹的街区,或者妇幼保健院门口,一般可以认定为遗弃罪。生活中,因为儿童负担
    • 遗弃罪的行为对象是什么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23
      1、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2、遗弃罪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所谓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是指家庭成员中具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 (1)因年老、伤残、疾病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 (2)虽有生活来源,但因病、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