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的犯罪构成要素包括:
1、客体要件,是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2、客观要件,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
3、主体要件,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单位;
4、主观要件,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索贿犯罪构成要素有哪些
(一)主体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另据本法第93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当然的国家工作人员,即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拟定的国家工作人员,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二)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由故意构成,只有行为人是出于故意所实施的受贿犯罪行为才构成受贿罪,过失行为不构成本罪。
(三)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主要客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次要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本罪的犯罪对象是财物。包括:货币、有价证券、商品等。
(四)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所谓职务上的便利,是指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所谓收受他人财物,是指收取他人所给予的财物;所谓为他人谋取利益,是指允诺为他人谋取利益,允诺的方式有承诺、实施和实现,只要具有其中一个阶段的行为,就具备了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要件。
《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
累犯罪行的构成条件及要素分析
230人看过
-
资产构成要素分析
122人看过
-
犯罪构成与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的区别
137人看过
-
破坏财产罪构成要素的解析
241人看过
-
制造假药罪的构成要素解析
462人看过
-
盗窃罪的构成要素和共犯情况分析
406人看过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
理解犯罪构成要素的方法云南在线咨询 2024-11-19有:犯罪构成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 (1)犯罪构成该当性。 犯罪构成该当性也称构成要件符合性,是指构成要件的实现,即所发生的事实与刑法条文规定的内容要相一致。具体来说该当性中包括了行为主体、危害行为、犯罪对象、危害结果、因果关系几个要素。 (2)违法性。 违法性要求犯罪行为不仅是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而且实质上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即必须是违法的行为。违法性的判断标准在于是否有违法阻却事由。违
-
(三)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与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20通常的构成要件要素,是积极地、正面地表明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要素,这种要素就是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但例外地也存在否定犯罪性的构成要件要素,这便是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例如,刑法第389条第3款规定:“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这便是行贿罪的客观要件中的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共同的构成要件要素与非共同的构成要件要素
-
侵犯财产罪的构成要素辽宁在线咨询 2020-12-041、侵害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财产所有权由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四项基本权能组成。侵犯财产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共财产和公民私人所有权的财产。根据刑法典第91条的和92条的规定,公共财产是指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用于扶贫和其它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而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私人财产,也以公共财产
-
应该如何解释犯罪构成要件要素广东在线咨询 2023-07-14有:犯罪构成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 (1)犯罪构成该当性。 犯罪构成该当性也称构成要件符合性,是指构成要件的实现,即所发生的事实与刑法条文规定的内容要相一致。具体来说该当性中包括了行为主体、危害行为、犯罪对象、危害结果、因果关系几个要素。 (2)违法性。 违法性要求犯罪行为不仅是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而且实质上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即必须是违法的行为。违法性的判断标准在于是否有违法阻却事由。违法阻
-
具体分析仿造有价票证罪的构成四要素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12仿造有价票证罪的构成四要素: 1、侵犯的客体是有价票证的管理活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或者倒卖伪造的车票、船票、邮票或者其他有价票证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构成;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多具有营利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伪造或者倒卖伪造的车票、船票、邮票或者其他有价票证,数额较大的,处二年以下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