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主观方面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28 20:44:57 309 人看过

判定交通肇事罪的主观要件的依据在于行为人对于其所实施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之行为及其可能带来的严重危害后果是否存有过失或故意的心态。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明确规定,若行为人实施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并因此引发了重大交通事故,从而导致他人身体严重受伤、失去生命或使得公共和私人财物遭受重大损毁的严重后果,并且行为人对于这些不良后果均存在明显的过失责任,那么此种情况便可被认定为构成交通肇事罪。

反之,如果行为人明知故犯地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或者在事故发生之后选择逃避责任,且其行为情节极其恶劣,甚至因为逃逸而导致他人死亡的严重后果,那么他将会面临更为严厉的刑事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9日 21:0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2021年交通肇事罪逃逸致死罪判断标准是什么?
    交通肇事者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受害人的死亡必须是因为肇事者的逃逸行为造成的。如果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逸,但被害人的死亡却是因为介入了其他原因造成的,如被害人由他人送往医院抢救途中再次发生交通事故致死等;就不应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再者,必须是行为人逃逸行为在前,而伤者因行为人逃逸而死亡的结果发生在后,两者之间存在这个顺序关系。如果交通事故发生时伤者当场死亡,则不能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而应适用《刑法》第133条规定的第二种量刑幅度予以处罚。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定什么罪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涉嫌交通肇事罪。我国法律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
    2023-07-22
    103人看过
  • 特别重大交通肇事罪的三个方面的客观方面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本罪的认定标准是: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是,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是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一、交通肇事逃逸要件是什么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客观方面是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二、交通肇事逃逸规定交通肇事逃逸要件是:1、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
    2023-06-28
    494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客观方面应把握哪三个方面
    一、客观行为的违规性即行为人必须实施了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这是构成该罪在客观方面的前提条件。行为的违规性就在于行为人违反了旨在保障交通安全的各种法律法规及相关部门的规定。基于立法目的,笔者认为就此可作扩大解释:其一,违规性的内容不能仅限于交通运输管理方面的规定。因为交通运输管理方面的法规中,有的规定是保证交通运输正常秩序的,往往具有经营性的内容:“有的规定的是交通运输管理的财会制度,有的规定的是交通运输部门的职责分工、人事制度等等,这些规定可能多少都与交通运输的安全有着某种联系,但它们都不属于交通肇事罪违反的管理法规。”[2]所以行为的违规内容应是包括运输管理在内的所有与交通安全有关的交通管理规定;其二,法条中的“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范围是指为保障道路、水上交通安全而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甚至是规章条例,所以对“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应作广义理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
    2023-06-04
    291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主观条件是怎样的
    一、交通肇事罪主观条件是怎样的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主观要件为行为者违反了交通运输管制法规,进而酿成了重大的道路安全事故,给他人的生命或者是贵重财产带来严重损伤或者丧失。依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明确规定,若行为者存在逃逸等恶劣情节,将会面临更为严厉的刑事惩罚。尤其是在逃逸过程中导致他人死亡的情况下,其所应承担的刑责将会更加沉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交通肇事罪主责被判刑后还需要民事赔偿吗在遭遇车祸并入狱服刑之后,若仍需承担赔偿义务的话,那么受害人仍有权要求赔偿相应款项。尽管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不能相互抵消,但当事人即便已经履行全部刑事
    2024-07-16
    253人看过
  • 盗窃罪的客观方面判断有什么?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所谓窃取,是指行为人违反被害人的意志,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第三者(包括单位)占有。需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1)窃取行为虽然通常具有秘密性,其原意也是秘密窃取,但盗窃不能限定在秘密窃取上,否则会造成处罚的不公正。注意:第一、行为人的“自认为”是属于主观内容,不属于客观要件;第二、完全有可能有行为人非常大胆地到案发地“光明正大”地拿东西,但是没有任何人出来阻止的情况,按照通说很难定罪;第三、仅凭行为人“自认为”秘密或公开决定犯罪性质,也难以定罪。第四、在现实生活中“公然”盗窃的事件非常多。所以,窃取不需要“秘密”进行。⑵窃取行为是排除他人对财物的支配,建立新的支配关系的过程,如果只是单纯地排除他人对财物的支配,则不是盗窃。窃取的手段与方法没有限制,即使用了欺骗方法,但是没有到达让被害人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的
    2023-06-19
    103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表现形式是怎样的
    交通肇事罪的客观要件主要体现为对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的实施,进而引起了重大交通事故的产生,从而导致了人身伤害、死亡,亦或是给公私财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举例而言,包括但不限于高速驾驶、醉酒行驶、未获得驾驶证而进行驾驶操作、驾驶无法达到安全标准甚至存在隐患的机动车辆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径,都有可能引发人员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严重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4-08-04
    257人看过
  • 2022什么是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什么是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交通肇事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其唯一判定标准是该罪的犯罪构成。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
    2022-06-21
    129人看过
  • 致死交通肇事中的主观过错是什么?
    交通肇事中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过错:一种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致被害人重伤的情况下,误以为被害人已经死亡而逃逸,从而导致了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这种情形属于过失。另一种是行为人明知交通肇事致被害人重伤,但对其死活放任不管甚至希望被害人死亡,从而导致了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出现。此时,行为人主观上的心理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由先前的过失转化为间接故意或者直接故意。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案件的处理是怎样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第5条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这界定了逃逸致人死亡的具体范围。司法实践中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未介入肇事者本人其他加害行为即交通肇事后单纯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况。3、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
    2023-08-12
    93人看过
  • 破坏交通工具罪主观方面
    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即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本罪行为人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其破坏行为足以造成交通工具倾覆、毁坏的危险,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险的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一百一十九条【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4-04-30
    451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犯罪客观方面有哪几部分
    交通肇事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大损失的行为。据此,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由以下4个相互不可分割的因素组成:一、必须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在交通运输中实施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这是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也是承担处罚的法律基础。所谓交通运输法规,是指保证交通运输正常进行和交通运输安全的规章制度,包括水上、海上、空中、公路、铁路等各个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规则、章程以及从事交通运输工作必须遵守的纪律、制度等。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城市交通规则》、《机动车管理办法》、《内河避碰规则》、《航海避碰规则》、《渡口守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等。违反上述规则就可能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在实践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行为主要表现为违反劳动纪律或操作规程,玩忽职守或擅离职守、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2023-06-13
    103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定罪标准及判决方法是什么?
    肇事逃逸的判决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具体如下: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肇事逃逸即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触犯的是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律法规发生交通事故后,对于受害人或受损财物未做必要的抢救或处理或未按规定向公安机关报警,擅自逃离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无法确定和追究的行为。如果行为人对肇事情况不明知,而驾车继续行驶,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所谓的“逃逸”在行为人的主、客观上无非是正常行驶行为的继续化,是交通肇事罪中的重要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
    2023-07-05
    320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客观方面涉及哪些责任
    一、交通肇事罪客观方面涉及哪些责任交通肇事负有的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1.民事责任。如果驾驶人逃逸,则将承担事故的全部赔偿责任,如果对方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2.行政责任。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200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且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警部门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3.刑事责任。一般的交通肇事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交通肇事逃逸认定的8种情况根据交管部门出台标准,以下8种情形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
    2023-12-03
    227人看过
  •  毁灭国家公文的定罪标准: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
    本文介绍了盗窃、抢夺或破坏国家机关文件、证明书和印鉴罪的客观和主观要件以及相关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秘密手段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盗窃、抢劫或破坏国家机关文件、证明书和印鉴的行为。盗窃是指行为者认为不会被公文、证明书、印鉴的保管者、使用者、所有者发现的方法暗中取出公文、证明书、印鉴的行为。盗窃必须是国家机关的文件、证明书和印鉴,成本罪。盗窃的不是公文、证明书、印鉴、公文、证明书、印鉴,但不是国家机关的公文、证明书、印鉴,也不能构成本罪。构成犯罪的,应以他的罪行如盗窃罪、武装部队的公文、证明书、印鉴罪等罪行。所谓抢夺,即公然夺取,是指当着公文,证件,印章所有人,保管者,使用者的面而突然夺取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既可以是乘人
    2024-03-18
    146人看过
  • 什么是受贿罪主观方面
    受贿罪在主观方面是由故意构成,只有行为人是出于故意所实施的受贿犯罪行为才构成受贿罪,过失行为不构成本罪。如果国家工作人员为他人谋利益,而无受贿意图,后者以酬谢名义将财物送至其家中,而前者并不知情,不能以受贿论处。在实践中,行为人往往以各种巧妙手法掩盖其真实的犯罪目的,因而必须深入地加以分析判断。受贿罪的主观故意(一)受贿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具备的两个故意。1、具备利用职务之便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的故意。指行为人收受他人财物时,对其所索取、收受的财物具有贿赂性必须是明知的。即认识到索取或者收受的财物是与其职务行为有关的不正当报酬,与职务行为存在着对价关系,亦认识到索取、收受的贿赂必须以一定的职务行为为交换。2、具备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故意。一直以来理论界对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受贿罪的客观要件还是主观要件争论不一。客观要件说认为:行为人必须实施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才可构成受贿罪,这是与刑法条文
    2023-08-09
    322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交通肇事罪主观方面的主观方面是什么意思,交通肇事中过失怎么认定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2-13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行为人在违反规章制度上可能是明知故犯,如酒后驾车、强行超车、超速行驶等,但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事
    • 猥亵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猥亵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的判断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12
      猥亵罪的客体要件已经涵养了对男性的奸淫行为。《刑法修正案(九)》中将原刑法第237条强制猥亵妇女、儿童罪的条款改为猥亵罪,其中“猥亵他人”的中“他人”包括妇女,也包括男性。刑法修正案九生效后,性骚扰男性情节严重的,也可能构成犯罪。猥亵罪的主观要件:故意,通常表现出刺激或者满足行为人或第二者的性欲的倾向,但不具有强行奸淫的目的(对男童和男性的猥亵包括奸淫行为),猥亵他人,是指对他人的抠摸、舌舔、吸吮
    • 主观方面构成交通肇事罪是怎样的行为?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6-09
      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而言。行为人在违反规章制度上有可能是明知的,如酒后开车 、超载、超速等,但对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后果应当预见而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已遇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了严重后果。
    • 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与交通肇事罪的主要区别在于客观方面方面是什么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05
      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与交通肇事罪的主要区别在于客观方面不同。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主要表现为行为人因过失行为而致使火车、汽车、申力、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造成严重后果;交通肇事罪则表现为行为人(包括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和非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而引起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因此,如果交通运输人员在驾驶交通工具的过程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过失引起交通工
    • 2022年要构成交通肇事罪,在主观方面是怎么样的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21
      交通肇事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行为人在违反规章制度上可能是明知故犯,如酒后驾车、强行超车、超速行驶等,但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应当预见而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了严重后果。 【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