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罪必须具备对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的行为,且这种事故隐患是不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的规定造成的,本罪是单位犯罪,个人作为单位的负责者承担责任。
主观上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要求具备法定身份;犯罪客观方面可以以不作为方式构成犯罪;本罪的构成要求法定危害结果的发生。
1、主体的不同
(1)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本罪为单位犯罪。主体只能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或者是施工单位及工程监理单位。
(2)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单位中对排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负有职责义务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2、客体的不同
(1)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以及国家的建筑管理制度。
(2)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劳动安全,即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3、处罚情形的不同
(1)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根据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后果特别严重的,即造成多人伤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等,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施工安全事故如何判断等级
355人看过
-
劳动安全事故主动投案如何量刑
300人看过
-
如何判断交通事故全责
292人看过
-
事故认定标准:如何判断安全生产事故的性质?
222人看过
-
如何判断是否构成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
249人看过
-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刑事责任应该如何承担?
189人看过
劳动安全是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基本权利和利益,防止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受到伤害和伤害一系列措施和管理。 用人单位劳动安全设施和劳动卫生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应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 更多>
-
如何判断是否构成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澳门在线咨询 2023-08-27符合下列条件即可判断构成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1、犯罪主体限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或者是施工单位及工程监理单位; 2、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3、犯罪客体是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以及国家的建筑管理制度; 4、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行为。
-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如何处罚江西在线咨询 2022-02-15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是指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对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因而发生了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根据《刑法》第135条的规定: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经有关部门或者单位职工提出后,对事故隐患仍不采取措施,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经有关部门或者单位职工提出后”是一
-
交通事故全责如何判断上海在线咨询 2023-07-01全责交通事故判定的情况有: 1、行为人在驾驶车辆的时候,对当事人的车辆造成了追尾; 2、行为人在驾驶车辆的时候,属于逆行的情况; 3、行为人的倒车行为,导致当事人发生交通事故; 4、行为人在驾驶车辆的时候,发生了溜车的情况; 5、行为人进行车门的开关行为,导致当事人发生交通事故; 6、行为人在驾驶车辆的时候,违反交通信号灯,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
安全事故如何判定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22安全事故认定分类:事故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死亡事故还可以分为一般、重大、特大死亡事故;一般事故是指各类轻伤事故。一次重伤3人以下,一次急性职业中毒5人以下,一次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下的事故。重大事故是指一次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一次重伤10人以上,一次急性职业中毒10人以上50人以下,一次直接经济损失万元100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各类事故。特大事故是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
-
事实劳动关系如何判断福建在线咨询 2022-06-23事实劳动关系包括以下几个概念: 1、没有书面合同形式,通过以口头协议代替书面劳动合同而形成的劳动关系; 2、应签而未签订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后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而形成的劳动关系;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以前签订过劳动合同,但是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同意劳动者继续在本单位工作却没有与其及时续订劳动合同而形成的事实延续的劳动关系; 4、以其他合同形式代替劳动合同,即在其它合同中规定了劳动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