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得与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强度及禁忌劳动的保护。
3、适当给予工间休息或适当减轻工作。
4、已婚待孕女职工不得从事铅、汞、苯、镉等作业场所属于《有毒作业分级》标准中的第三级至第四级的作业。
受了工伤可以享受哪些待遇呢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如受伤被认定为工伤,可享受如下工伤待遇:
(1)医药费由用人单位全额垫付;
(2)停工留薪期内(工伤治疗、康复期间)工资按原待遇发放;
(3)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单位负责;
(4)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按由工伤职工所在地标准发放;
(5)如经劳动能力鉴定为1-10级伤残的,还可以享受伤残津贴(1-6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5-10级伤残解除合同后领取)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5-10级伤残解除合同后领取)等待遇。因各地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标准不同,各地所领取的赔偿金额也不一样。
《劳动法》第二十九条,女职工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单方与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即使双方的劳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劳动合同也应顺延至产后一年,才能与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但女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一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
哺乳期女性在职场中的待遇如何?
137人看过
-
女性职工在孕期被辞退的工资待遇
277人看过
-
怀孕女性在职场中的法律保护
193人看过
-
孕妇在职待遇
114人看过
-
女职工产假计算产假待遇
139人看过
-
国家对怀孕女性在职场中的保障政策
396人看过
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 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更多>
-
怀孕期女职工待遇相关规定云南在线咨询 2024-11-0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规定,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期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作劳动时间。女职工的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休息15天。如果女职工因难产,产假可以增加15天;如果女职工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一个婴儿,产假也可以增加15天。如果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流产,其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 根据劳动部、人事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
-
产假的待遇女职工产假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24产假。在女职工权利保护上,国家法律作出了专门的法律规定,在有关女职工产假待遇,国家女职工生育保护条例规定: 一、女职工怀孕不满四个月流产时,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意见,给予十五天至三十天的产假;怀孕满四个月以上流产时,给予四十二天产假。产假期间,工资照发。 二、女职工产假为九十天,其中产前休假十五天。难产的,增加产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 三、女职工怀孕,在本单位的医
-
女职工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内,是否可以享受产假期间的待遇新疆在线咨询 2022-0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均应根据妇女的特点,依法保护妇女在工作和劳动时的安全和健康,不得安排不适合妇女从事的工作和劳动。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受特殊保护。”可见妇女生育期间的产假是法定的,不管其生育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员工提出休产假要求时企业都应当无条件地批准。 《上海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第14条规定,妊娠三个月内自然流产或子宫外孕者,给予产假三十
-
女职工产假女职工产假待遇介绍贵州在线咨询 2021-12-30女职工法定产假待遇:女职工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休假15天;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由用人单位按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标准支付;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用人单位按产假前工资标准支付;其他。
-
怀孕后,女职工怀孕的待遇重庆在线咨询 2022-02-21对妊娠期的女职工,不应延长其劳动时间;对从事频繁弯腰、攀高、下蹲、抬举、搬运等容易引起流产、早产的工作,或者经区、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证明不宜从事原工作的,应暂时调做其他适当工作或酌情减轻工作量。女职工妊娠七个月以上(按二十八周计算),应给予每天工间休息一小时,不得安排夜班劳动。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女职工怀孕期间是有照顾的,女职工保护法写得很清楚。不能辞职,自己辞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