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婚领取结婚证的程序其实与第一次结婚领取结婚证的程序是一样的,和孩子无关。
1、申请
中国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申请时,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
(1)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
(2)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母婴保健法第12条、第13条的规定,在实行婚前医学检查的地区,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在办理结婚登记前,应当到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婚前医学检查。经婚前医学检查,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向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当事人出具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婚姻登记机关在办理结婚登记时,应当查验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或者母婴保健法第11条规定的医学鉴定证明。而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却删除了原《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中有关婚前健康检查证明的规定,在申请时,不再要求出具婚前医学检查证明。
2、审查。
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结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进行审查并询问相关情况。办理结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
(1)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的;
(2)非双方自愿的;
(3)一方或者双方已有配偶的;
(4)属于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
(5)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
对当事人不符合结婚条件不予登记的,应当向当事人说明理由。
3、登记。
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符合结婚条件的,应当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
一、办结婚证需要准备什么?
1、户口簿;
2、身份证或有效临时身份证;
3、由本人到登记现场签字的《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
4、3张大2寸双方近期半身免冠合影照片
5、无法提交户口簿的,可提交公安部门或集体户籍管理单位出具的加盖印章的户籍证明。属于集体户口的,可提交本人的户籍卡片或加盖单位印章的记载其户籍情况的户口簿复印件。当事人未落户的,可凭户口迁移证明等公安部门或有关户籍管理机构出具的证明材料到户口迁出地或另一方当事人户口所在地办理婚姻登记。
-
在中国,我们能不结婚生孩子吗?
121人看过
-
因为我结婚太小妹有结婚证现在还有个孩子我想问问能要回孩子吗
486人看过
-
在我国给小孩办医保卡非要结婚证吗
205人看过
-
二胎离婚再结婚还能要孩子吗
172人看过
-
在我国孩子生了结婚证准生证可以吗
216人看过
-
在我国生完孩子再补结婚证可以吗?
394人看过
结婚证,是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签发的证明婚姻关系有效成立的法律文书。正本一式两份,男女双方各持一份,其式样由民政部统一制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一印制,县、市辖区或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加盖印章,结婚证书须贴男女双方照片,并加盖婚姻登记专... 更多>
-
在我国法律上离婚二审要结婚证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21离婚一审、二审要经历的过程是:(一)原告起诉阶段: 1、咨询、聘请律师,或者自己查询法律; 2、原告向法院递交起诉书、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3、法院对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不受理的告诉不予受理的理由。(二)被告答辩阶段:1、法院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书面答辩;2、被告自收到法院送达的起诉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书面答辩,当然被告可以不答
-
没办结婚证的人要生二胎孩子要结婚证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24两孩生育新政策正式实施后,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无需再申领准生证,只需完成二孩生育登记即可。原国家卫计委早已明确:全面实施两孩生育新政策后,“取消二孩审批,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也就是说,一对夫妻生育第二个子女的,不再发放二胎准生证。二孩生育登记,各地规定的做法或许会有所不同。但作为想要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可先向当地乡镇或街道计生办要求生育登记,提供身份证、结婚证、户口本,填写生育登记表即可,但
-
在我国没结婚证有孩子男方需要付抚养费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6-29男女双方没有领结婚证,但生育了子女的,男方也需要向子女支付抚养费。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
有小孩了就结婚证吗,生孩子要不要结婚证啊?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10生孩子要不要结婚证按现行的相关政策,这些都是必须的.如没有,特别是结婚证,准生证没有还好说一些,那就算非法生育.这还与各地的相关政策有关,有的地方是必须先开具这两个证明才能生育
-
结婚有孩子第二婚还能再要个孩子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9-11中有孩子关于孩子问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5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理而以夫妻名义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第9条之规定: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同居双方解除关系时,双方所生的,由哪一方,双方协商;协商不成时,应根据子女的利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