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诉重婚罪的时效最长是多久?
起诉重婚罪的时效最长是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由于法律对重婚罪的处罚是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因此重婚罪的追诉时效为5年。也就是说重婚罪在经过了5年之后就不能再进行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二、重婚罪的诉讼状应该怎么写?
自诉人(写明基本情况):
被告人(写明基本情况):
案由:重婚罪
诉讼请求:被告人犯重婚罪,请求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8条之规定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事实与理由:
自诉人与被告人于年月日结婚,年月日生一子。初时,两人感情较好,但自xxxx年开始,两人感情逐渐谈漠。
被告人于年开始与非法同居,两人于年月日生私生子,于年月日生下私生子。为一无职业的家庭妇女,年来一直由被告养活。还为购买了房供自己与及三个子女居住。与对外以夫妻相称。
在私生子女入读,对外宣称和的父亲是,母亲是。两小孩称为爸爸。
年月日下午点,自诉人去处找,被伤。综上所述,被告人有配偶而与他人以夫妇的名义同居,其行为已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8条的规定,构成重婚罪,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特向贵院起诉,请依法判处。
此致
人民法院
自诉人:
年月日
司法实践中,也确实有少部分的受害人在发现另一半构成重婚以后,基于各种因素根本就不到法院去起诉对方重婚这种犯罪行为。从发现重婚到对方结束重婚这种犯罪行为超过5年的,就不可以在追究刑事责任了。
-
重婚的追诉时效起算时间是多久?
485人看过
-
起诉离婚的时间最短是多长?起诉离婚的时间最短是多长?
413人看过
-
聚众斗殴罪的最长追诉时效是多久
272人看过
-
重婚拘留最长时间是多久
306人看过
-
行政诉讼最长时效是多长,行政诉讼有效期最长多久
389人看过
-
关于重婚罪公诉时间的长短是多久?
249人看过
重婚,指的是当事人在有配偶的情况下,与他人再结婚的行为。即当事人在已经有了一个事实的婚姻关系时,又和其他人缔结了第二个婚姻关系的。 具体有以下两种形式: 1、法律上的重婚,即当事人前一断婚姻关系还没有解除,又和其他人办理结婚登记从而构成的重... 更多>
-
起诉重婚罪的期限是多久, 重婚罪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起诉离婚的条件云南在线咨询 2022-04-16重婚罪如成立刑罚是2年,规定是5年以下刑期的犯罪行为,经过5年就不再追诉。重婚罪属于“不告不理”,即除非当事人向法院提出诉讼,一般情况法院不会主动受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①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②法定最高刑为5年
-
最长多久可追诉借条的起诉时效是多长时间广东在线咨询 2023-08-07在借用关系中债务人向出借人开具的表明债务人有到期“还款赎条”的义务的借款凭证。借条代表的是一种借款合同关系,借款人向出借人借款,出借人给付借款。债权人应当在履行期届满后3年内主张权利。没有在借条中约定履行期限,债权人应当在借条签字之日起20年内主张权利。
-
欠钱不还最长的起诉时效是多久甘肃在线咨询 2021-11-23欠债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从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债权人可以在三年的有效期间依法向法院起诉;如果超过三年的,欠款人可以提出不还款的抗辩。
-
聚众斗殴罪的最长追诉时效一般最长是多久辽宁在线咨询 2023-12-09《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
起诉离婚的时间最短是多长? 起诉离婚的时间最短是多长?河南在线咨询 2021-10-20诉讼离婚最快的时间应该在三个月以内。案件事实明确,争论少的,法院适用简易手续,简易手续的审查限制在自立案日起3个月内审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五条的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