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员工恶意举报公司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若员工出于恶意行为而对公司进行举报,即使之未能构成本质上的犯罪,亦会导致公司产生财产上的损失,此时该员应当自觉地对此负责并负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如上述恶意举报行为已构成犯罪,则该员工将面临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惩罚,同时还需缴纳罚金。当员工严重侵犯了雇主制定的规章制度,或是其行为已经受到国家法律的严肃追究时,公司有权根据具体情况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对于恶意消费者来说,倘若他们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给企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那么企业便可据此提出赔偿请求弥补由此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
然而一旦这些行为涉及到对公司声誉的恶意损害以及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考虑到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可能需要通过法律手段追究当事人的相关责任,例如涉及到的罪名可能是“诽谤商业信誉罪”。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首先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然后再由法院对当事人的行为进行合法、公正的裁决和审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员工恶意索赔双倍工资应该归于哪个部门管辖
针对恶意索要薪酬这一问题,虽然其归属政府监察部门的管辖范畴,然而若情节严重到极大地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以及机关、单位或企业的正常运作,则可考虑由公安机关介入处理。当劳动者遭遇所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困境时,应依法向政府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而非采取非法手段以求追回所欠薪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
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
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
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
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倘若员工故意对公司发起投诉,即便尚未触犯刑法,亦须对公司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若上述行为构成了刑事违法的事实,当事人可能会被处以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等刑罚,同时还需缴纳相应的罚金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员工严重违背公司规章制度或受到法律制裁),公司拥有合法权利终止与其之间的劳务雇佣关系对于那些恶意破坏企业形象的消费者,企业同样有权向其索取赔偿当此次事件涉及到损害企业声誉以及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时,企业有必要采取法律手段来追究相关责任人例如,在法律条款中规定了“诽谤商业信誉罪”这一罪名资方应当及时报案并请由法院作出公平、公正的裁定
-
公司应对恶意举报员工的方案
58人看过
-
恶意举报他人负什么法律责任
165人看过
-
解决公司被恶意举报环保的方法有哪些?
177人看过
-
恶意举报的影响有哪些?
257人看过
-
恶意举报承担什么责任
158人看过
-
如何对付恶意举报员工
392人看过
-
公司员工恶意举报公司被抓,恶意举报有刑事责任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30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要存在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就不追究其刑事责任。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这种情况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虽然违法,也具有社会危害性,但由于行为人的行为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尚未达到犯罪的严重程度,所以不追究其刑事责任。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行为人
-
员工恶意举报公司要怎样办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08-29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员工恶意投诉企业带来负面影响,用人单位不可以拒发劳动者的合法工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相关赔偿责任。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员工恶意举报公司
-
-
公司能否追究恶意仲裁员工的法律责任海南在线咨询 2024-09-25若企业发现员工有不端行为,应立即搜集相关证据,以备将来可能的仲裁或诉讼。若对劳动仲裁法庭的裁定不满,可依据实际情况向法院提出上诉。用人单位对于劳动仲裁结果持有异议者,可在收到仲裁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进行起诉。一旦诉讼程序被启动,即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持不同意见的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来推动。诉讼程序具有高度的法律性和程序性,其所做出的判决具有强制执行力。劳动争议诉讼作为处理劳动争议的最
-
恶意催收有哪些法律责任宁夏在线咨询 2023-09-26法律分析 恶意催收的法律规定有:如果债权人有故意伤害等暴力行为,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犯罪,法律规定行为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