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缓执行是指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在必须立即执行的情况下,可以判处死刑并宣告缓期2年执行。在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死刑暂缓执行是指,对于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除非必须立即执行,否则可以判处死刑并宣告缓期2年执行。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死 刑 缓 期 执 行 的 规 定 是 什 么 ?
死刑缓期执行是一项独特的死刑执行制度,最初作为我国刑事政策发端于1951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的高潮中。适用对象是没有血债、民愤不大和损害国家利益未达到最严重程度,而又罪该处死的反革命分子。在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犯罪分子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可以减为无期徒刑、二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限制减刑。如果犯罪分子在缓期执行期间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死刑缓期执行是一项独特的死刑执行制度,最初作为我国刑事政策发端于1951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的高潮中。适用对象是没有血债、民愤不大和损害国家利益未达到最严重程度,而又罪该处死的反革命分子。在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犯罪分子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可以减为无期徒刑、二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限制减刑。如果犯罪分子在缓期执行期间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刑法》第四十八条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
死刑缓期执行涉及哪些法律程序
214人看过
-
法律执行死刑的程序呈现有哪些?
305人看过
-
死刑的执行程序是怎样的,变更死刑执行的情形有哪些
310人看过
-
行政暂缓执行多久受理,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程序
397人看过
-
2024在我国执行死刑程序有哪些
333人看过
-
死刑与死缓的法律规定及执行程序
234人看过
暂缓执行是指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期间内,暂停执行某些诉讼程序或强制执行措施。通常是因为某些特殊情况需要给予当事人一定的期限或权利,以便当事人能够采取必要的措施或寻求救济途径来解决问题。 暂缓执行的原因可能包括当事人有特殊的理由需要给予期限、案件... 更多>
-
哪些情况死刑暂缓执行北京在线咨询 2023-02-26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在对罪犯执行死刑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立即报告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裁定暂缓执行并依法作出处理: 1、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如果死刑判决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方面可能存在错误,就有可能错杀无辜。为了避免发生错杀,就必须停止执行死刑,对案件进行审查。 经过审查,原判确有错误,适用死刑不当,即应报请原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依法改判;如果经查原
-
缓刑的申请有哪些如何执行缓刑缓刑的程序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28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予以量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
缓刑缓刑执行程序程序立即执行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12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死刑分为缓期2年执行和死刑两种。死刑立即执行即我们平时说的死刑,是一种死刑执行制度,而并非比死刑更严厉的刑罚
-
执行缓刑的机关是哪个, 执行缓刑要走哪些程序浙江在线咨询 2022-01-11缓刑的执行程序是:由法院宣告缓刑后交有关机关执行。由于各国司法机关的体制和缓刑的内容不同,执行的机关也有区别。主要有二类: 一类是原审法院或其委托的其他法院负责缓刑的执行。法院内设专门的执行法官或缓刑监督官,罪犯应定期与缓刑监督法官联系,报告情况,这一类占绝大多数。 另一类是由特设的保护观察机关执行,由原审法院指导。美国、日本等少数国家设有这样的机关。另外,我国的缓刑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据我国《刑
-
缓刑二年执行复核程序有哪些北京在线咨询 2021-12-01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1)原判决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诉讼程序合法的,应当裁定批准;(2)原判决认定的具体事实或者引用的法律条款存在瑕疵,但被告人死刑缓期执行不当的,可以在纠正后作出批准的判决和裁定;(3)原判决认定事实正确,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过重的,应当改判;(4)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可以裁定不予批准,撤销原判,重新审判,或者依法改判;(五)审查过程中出现影响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