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生效时间,一般有两种规定方式:一是从公布之日起生效;二是公布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施行。刑法的失效时间,有两种方式:一是国家立法机关明确宣布某些法律失效;二是自然失效。刑法的溯及力是从旧兼从轻原则。
一、请问设计合同的有效期是多久?
设计合同的有效期限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是由当事人双方自行约定的。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第一百六十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二、确认合同无效有没有时间限制
确认合同无效没有明确时间限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目前的民法制度中,有基于请求权和形成权的排斥期限制;
二、这两种制度实际上是对权利行使的时间属性的规定,旨在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稳定民事流通秩序,在确认无效合同的期限上,可以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确保权利失效原则的适用是通过权利人的外观表现和参考法律价值取向来判断的客观法律价值:
1、权利人因客观原因不行使主张合同无效的权利,即权利可以行使但不行使。这是权利的外观状态,是确认合同无效期限的行为要件;
2、利害对方对不行使权利形成了相当大的信任。也就是说,权利人不行使主张合同无效权利的状态,使对方确信自己不想再行使权利,这种相当信任的判断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法官应根据权利不行使所经历的时间权利行使的社会习惯、正常合理人是否会形成信任、表任的相关行为事实进行衡量;
3、如果允许权利人行使主张合同无效的权利,将导致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严重失衡当事人的利益。这是适用于权利失效的决定性条件。
-
空间效力和刑法的时间
88人看过
-
什么是“刑法的空间效力”?
242人看过
-
刑法解释:第十二条【刑法时间适用范围,也就是刑法的时间效力】
208人看过
-
诉讼时效的法律效力怎么样
341人看过
-
刑事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问题
321人看过
-
公证的法律效力时间
265人看过
确认合同无效的情形有: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从而损害国家利益的;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是第三人利益的;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 更多>
-
借据有法律效力的持续时间是怎样的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201、借据有法律效力,其持续时间是永久的,但是如果当事人之间因为借款产生纠纷,则有诉讼时效的限制,诉讼时效为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
-
效力的时间效力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01一、刑法的溯及力1.概念。刑法生效后,对它生效前未经审判或判决未确定的行为是否具有追溯适用效力。2.从旧兼从轻原则——我国刑法第12条。二、法律解释的效力1.法律解释是对现行刑法的解释,因此其效力适用于刑法生效的全部期间。2.具体情形的处理: (1)行为时没有正式解释,审理时有正式解释的,适用正式解释。 (2)旧的正式解释认为某行为不构成犯罪,新的正式解释认为该行为构成犯罪,行为人在旧解释出台后新
-
什么是刑事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12为正确适用司法解释办理案件,现对适用刑事司法解释时间效力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对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自发布或者规定之日起施行,效力适用于法律的施行期间。 二、对于司法解释实施前发生的行为,行为时没有相关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施行后尚未处理或者正在处理的案件,依照司法解释的规定办理。 三、对于新的司法解释
-
欠条法律效力法律效力的时间是多久?香港在线咨询 2022-06-14只要有借款人的签名、日期即可。欠条的意义在于记载事实,但是借贷关系的成立并不以借条为必要条件。然欠条法律效力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有打款记录或收条,才能说明你把钱借给他了,否则如果对方只承认打了欠条,实际没有借钱,这也是有可能被法院支持的。
-
未约定时间的口头合同效力是怎样的河北在线咨询 2023-08-04口头合同没有约定时间的,只要符合下列合同生效要件就也是有效的,合同不一定非要约定时间: 一、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合同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三、合同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