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赃款退了,取保候审会不会判刑
赃款退了,取保候审不会判刑。取保候审只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种强制措施,是否被判刑、如何判刑还有待于司法机关进一步侦查、审理后才能决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二、退赔赃款赃物可以从轻处罚吗
退赔赃款赃物可以从轻处罚。赃款赃物已全部退赔,依法可酌情从轻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三十九条被告人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的,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追缴、退赔的情况,可以作为量刑情节考虑。
三、法院退赃款是什么流程
法院退赃款的流程是如下:
1.首先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2.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
3.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刑法》第六十四条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七条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n(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n(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n(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n(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n(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n(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n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
取保候审退赃款后会封房子吗
51人看过
-
网赌取保候审退赃5万会减刑吗
423人看过
-
取保候审没退赃会被收监吗
358人看过
-
取保候审 怎么退赃款
487人看过
-
已经不起诉了取保候审帮信罪交的赃款会退还吗
150人看过
-
偷手机取保候审不会判刑了吧
93人看过
-
5500元取保候审了,退了赃,获得刑事谅解书,会判实刑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06盗窃5500元,办理了取保候审。退赃并获得刑事谅解书,已经具备判缓刑的条件,可以判缓刑,所以判实刑可能性很小。《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
-
取保候审取了两年了还会不会判刑呢台湾在线咨询 2022-06-25犯罪嫌疑人被取保两年半了如果构成犯罪需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是有可能被判刑的。但被取保候审和会不会判刑是没有关系的,而且取保候审的期限是十二个月,取保两年半是属于违法的行为。
-
诈骗20万立案后退赃取保候审,会判缓刑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05-09属于数额较大的情形,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属于从犯、积极退赃、初犯,又取保候审,一般来说,争取判缓刑的机会还是大的。【缓刑适用条件】《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
-
取保候审退审也会不了了之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1-10-14取保候审不会不了了之的,如果有犯罪事实的,会被逮捕变更强制措施。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
-
诈骗取保候审如果取保候审没退赃会怎么处罚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041、量刑与取保候审没有必然的联系,取保候审,仅仅是变更了强制措施而已,具体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如诈骗涉及的金额。 2、不过,取保候审有其适用条件,一般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才可以取保。因此,一般来说,取保候审,很有可能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或判处缓刑、单处罚金等非实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