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某甲,男,43岁,美国人,副驾驶员。
1987年10月29日,被告人某甲与机长某乙等机组人员,在原苏联境内驾驶47845号安一24型民航客机,执行某市民航局101/435航班任务。当飞机飞到东经118。0900,北纬52。4000上空时,被告人趁领航员上厕所之机,以机舱出机械故障为由,将机械师骗出驾驶舱,随即锁上驾驶舱门,扭动自动驾驶仪,持刀威逼驾驶飞机的机长某乙向中国方向飞行,机长被迫改变航向,30日14时30分许,该机降落在我国黑龙江省某县某乡农田里。
二、案件问题:
某甲在我国领域内犯罪是否适用我国刑法?
三、案件判决:
法院判决认为,被告人某甲以暴力手段劫持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飞入我国境内,其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构成了犯罪,应依照中国刑法论处。
四、案例分析:
本案涉及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问题,被告人某甲虽是外国人,但我国司法机关有权对其犯罪行为行使司法管辖权。
因为:
1、某甲劫持航空器,已违反我国参加的《东京公约》、《海牙公约》和《蒙特利尔公约》的通知规定,如发生外国飞机被劫持在我国降落等有关涉外事件,应按我国法律,并结合上述三个公约的有关规定处理,同时符合我国《刑法》第九条所规定的中国应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
2、我国《刑法》第6条第13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某甲不是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有关刑事责任问题,不需要通过《刑法》第11条之规定解决,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即不属于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况,某甲的犯罪行为虽始于我国领域之外,但其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以内,依照我国的有关规定,属于我国领域内犯罪,所以,应适用我国刑法,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
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是否适用我国的刑法?
469人看过
-
刑法解释:第七条【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适用我国刑法】
362人看过
-
既不在我国领域内犯罪,又不属于我国刑法所管辖的人,能否适用我国的刑法?
398人看过
-
刑法解释:第八条【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如何适用我国刑法】
203人看过
-
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能否有用
332人看过
-
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指什么
118人看过
刑事诉讼法案件管辖的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行驶中的交通工具上发生的刑事案件,由交通工具最初停靠地公安机关管辖。... 更多>
-
哪些刑法适用于外国人在我国的犯罪甘肃在线咨询 2023-01-2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外国人在我国犯罪适用我国法律,如果该外国人拥有外交特权或豁免权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则需要交由外交途径处理。
-
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特别规定的外外国人犯罪都适用什么法律香港在线咨询 2022-01-25我国《刑法》第6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使用本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6条第2款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也就是说,我们是法治国家,对外国人在中国犯罪的
-
在中国领域外犯罪,已经过外国审判的,是否还可以依照我国刑法追辽宁在线咨询 2023-06-13根据刑法第10条的规定,凡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我国刑法予以追究。我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有独立的刑事管辖权,不受外国审判效力的约束,不能因为犯罪行为已经过外国审判,我国就丧失对该犯罪的管辖权。刑法这一规定,是国家主权原则和保护原则在刑法中的具体体现。 根据刑法规定,在我国领域外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主要是刑法第7条关于我国公民、国家工作人员和
-
我国刑法对外国人的适用天津在线咨询 2021-12-15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按刑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
在我国,诈骗外国人是否犯法?贵州在线咨询 2024-12-04在联邦国内,只要是本国公民实施的犯罪行为,如果没有特定的法规进行调整,就应当依照我国的刑法执行。如果境外公民在我国境内遭受电信网络诈骗,当涉案金额达到一定规模时,就构成了犯罪事实。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形式的欺诈行为都不可存在侥幸心态,以避免因触及法律红线而承担相应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