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之所以采取“隐性裁员”的做法,实际上是为了裁员,但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由于员工没有违反相关要求,企业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企业很难依法裁员。而非法裁员,企业都要承担法律风险,现在员工的维权意识很强。综合考虑后,企业不得不采取“隐性裁员”的做法。金融风暴后,这种做法得到了“尊重”。员工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隐性裁员现象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企业的法律意识增强,不敢随意非法解雇员工。因此,企业采用了这种相对间接的方法,法律风险相对较小。另一方面,这也表明,目前职工的法律意识比较强,企业不敢随便下岗。企业采取隐性裁员的方式,实际上是没有合法手段的变相裁员。坦率地说,企业正试图让员工辞职。只要员工辞职,企业就会收到员工的辞职信,你就离开,这是合法的。甚至企业也不需要向员工支付相关违约金
律师指出:
“有时企业会与员工讨论,说服员工离开企业,然后提交辞职报告并给予赔偿。该方法是一种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过程。如果员工愿意接受,辞职并获得补偿并不违法。但是,如果员工不辞职,企业会采取其他方式,如转岗、扣薪等。员工之间发生劳动争议的,企业不得根据劳动合同的权益擅自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中明确写明岗位和工资。如果企业单方面更改合同内容,则属于违约。”
-
当企业员工遭遇“隐性裁员”
463人看过
-
如何面对公司隐性裁员
179人看过
-
企业“隐性裁员”,员工要沉得住气
291人看过
-
员工遇到隐性裁员时应该怎么做
370人看过
-
“经济性裁员”隐劳资纠纷暗沟
90人看过
-
遇到企业隐性裁员员工应该怎么办
309人看过
裁员是经济性裁员的简称,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该词指的是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的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对阶段性用工需求量较大的企业与生产不饱和、富余员工较多的企业开展共享用工。... 更多>
-
-
-
-
-
请问经济性裁员合法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04经济性裁员的合法程序: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才可以裁员,并且用人单位有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等法律规定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