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可见,由于受历史传统的影响,效率在我国刑事价值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侦查、起诉、审判等阶段诸多程序与制度的设计与制定方面,都具体体现了刑事诉讼效率的原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度,诉讼效率价值原则都有具体的体现。该原则的适用对从快打击犯罪,减少积案,维护司法公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效率价值在刑事诉讼中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用效率原则去考察刑事诉讼的各个环节,可以发现: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某些诉讼行为期限的设计在追求效率价值上尚欠力度,已经到了不得不修改完善的地步。
诉讼期限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诉讼参与人参加刑事诉讼必须遵守的时间期限,它从时间上严格诉讼程序,是规范诉讼行为的重要措施。它有利于增强侦查、起诉、审判三机关的工作责任心,促使它们加快办案进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诉讼同期的长短直接影响到诉讼成本的投入量,进而影响诉讼效率的高低。而诉讼周期又是由诉讼主体实施诉讼行为的期限所决定,所以诉讼行为期限的长短是决定诉讼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对诉讼行为,尤其是国家机关实施的强制行为或处分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明确的规定,主要有:
(1)强制措施期限。拘传持续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监视居住不得超过6个月;拘留羁押期限一般不得超过3天;特殊种类案件最长不得超过37天;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2个月,必要时经批准通常可延长1至3个月。
(2)审查起诉期限,审查起诉的期限一般为1个月;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案件退回补充侦查的应当在1个月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2次为限。
(3)审判期限。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1个月内审判,最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特殊情况下可以再延长2个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其审理期限是20天。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10天;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5天。第二审案件应当在1个月内审结,最长不得超过1个半月。除了这些规定之外,刑事诉讼法还对死刑执行的期限,起诉状的送达期限,再审期限等作了明确的规定。
但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有些诉讼行为的期限规定得比较模糊甚至没有规定明确的期限,这不仅不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而且还有可能造成诉讼拖延,有碍诉讼效率的实现,甚至造成超期拘押等严重侵害当事人的现象发生,具体表现在:
1,对某些诉讼行为没有明确规定诉讼期限。如死刑复核的期限,复核法院应当在什么期限内复核完毕,刑事诉讼法就没有规定;
2,对某些诉讼行为期限规定得比较模糊。如在刑事侦察中对犯罪嫌疑人身份不明的案件,刑事诉讼法规定侦查羁押期限从查明身份之日起计算,这就导致此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羁押期限具有不确定性,也可能成为侦察机关规避法律,超期拘押犯罪嫌疑人的借口。
3、对某些诉讼行为期限规定得比较模糊。依据刑事诉讼法,取保候审的期限不能超过12个月,监视居住的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而侦查机关,起诉机关和审判机关都有权采取这些强制措施,是三个机关采取的强制措施的总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6个月,还是每个机关采取此类强制措施不得超过此期限,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采用的是后一种做法,这不仅不利于司法公正,而且也阻碍了诉讼效率的实现。
4、对违反诉讼行为期限的后果没有明确规定。总的来看,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诉讼行为的期限规定是比较明确的,但遗憾的是,如果违反了这些期限规定,诉讼行为的效力如何确定以及行为主体是否承担或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法律都没有规定。如在超期羁押期间获得的犯罪嫌疑人的口供是否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实施超期羁押行为人或机关应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法律都没有明确规定,这不仅使程序法的刚性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同时还会滋生有法不依、违法乱纪的现象。
-
整合大物流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349人看过
-
出台强制执行法已到刻不容缓时
372人看过
-
环境立法刻不容缓
426人看过
-
幼儿投保刻不容缓
94人看过
-
侵权行为诉讼时效的规范及限制
446人看过
-
容留性行为是否属于缓刑范畴?
303人看过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执行死刑的方式采用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 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付武装警察执行。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 更多>
-
-
刑事诉讼期限三年以上可以缓刑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21判三年的是可以申请缓刑的,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
-
刑事诉讼法对减刑不当行为的规定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15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四条,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减刑、假释的裁定不当,应当在收到裁定书副本后二十日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纠正意见。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纠正意见后一个月以内重新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作出最终裁定。
-
行政诉讼中为什么要规定行政诉讼起诉期限青海在线咨询 2023-08-13在于督促相对人尽快行使权利,提高行政机关执法效率,维护行政管理秩序的稳定。 如果允许相对人任何时候都可以对行政行为申请救济,势必使行政行为一直处于被质疑和否定的状态,既影响了行政效率,又将给行政管理秩序带来混乱。
-
缓刑考验期限已过是不是就无事了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17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依法被告社区矫正。 《刑法》第七十六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第七十七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