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白用期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6 21:21:21 364 人看过

“试用期”是伴随着劳动法的出台而出现的。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一方面可以维护用人单位的利益,为每个工作岗位找到合适的劳动者,试用期就是供用人单位考察劳动者是否适合其工作岗位的一项制度,给企业考察劳动者是否与录用要求相一致的时间,避免用人单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下,有部分用人单位将求职者的试用期当成了“白用期”,玩弄试用期的花招来损害求职者的利益。因此,很有必要提醒广大应届毕业生:避免误区,搞清楚试用期的真正含义。

误区一:试用期是“硬道理”

纠正:试用期不是法定条款,可以不经历。

实际上,单独的试用期合同是无效的。也就是说,试用期不是劳动合同中的法定条款,可以约定,当然也可以不约定。而且,如果约定试用期,则只能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合同是试用期存在的前提条件。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录用后,双方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由此可见,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期的一部分。同时,用人单位有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即使是试用期,用人单位也需要按照法律规定为其缴纳基本养老金、医疗金和失业金。

那么,求职者首先要明白,试用期并不是一定要经历的。即使不得不进入试用期,前提也必须是用人单位先与自己签订劳动合同。法律上是不允许只签订试用期合同,而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这样签订的所谓“试用期合同”是无效的。但同时“试用期合同”的无效,并不导致劳动法对劳动者的保护失效。

根据我国的《劳动法》,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就会受到法律保护,将被等同视为具有书面的劳动合同。而且在试用期内解雇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劳动者,还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并给予其一定的经济补偿。

误区二:试用期长短单位说了算

纠正:试用期长短应依法律规定与合同期限挂钩。

《劳动法》第21条规定:“劳动法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试用期的长度是根据劳动合同的期限相应确定的。试用期有上限,没下限,甚至可以约定不需要试用期。根据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具体来说就是:

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半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天;

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到一年的,试用期最长不超过30天;

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两年以下的,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0天;

劳动合同期限在两年以上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还特别规定,劳动合同期限满一年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3个月;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另外,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关系不得约定试用期。而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

以上法律法规是各用人单位均必须遵守的。如果在格式合同或公司规章中,求职者发现与法律相冲突的规定,则要善于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误区三:试用期合格与否单位说了算

纠正:考核标准必须透明化,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劳动法》在关于劳动合同的解除问题上,对用人单位设置了严格的责任义务。根据《劳动法》第32条及劳动部《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的规定,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单位却不能够随便终止劳动关系。

1、谁主张谁举证

根据《劳动法》第25条和《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33条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可见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是有前提的,即必须能举证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

依据有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解除与劳动者劳动合同关系的前提条件是“不符合录用条件”。但是,这个“录用条件”必须是用人单位已经告知给劳动者的,不能“暗箱操作”、“内部控制”。否则,劳动者可以不了解该规定为由,否定用人单位的解除理由。如果用人单位未特别告知劳动者录用条件的,也可以依招聘广告的内容为录用条件。

对于用人单位的考核方式,没有具体的法规来参照,所以试用期考核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完全由用人单位自己掌握。有的用人单位可能会为进入试用期的劳动者设定指导带教人,由带教人给新进员工安排试用期工作计划,并最终打分或写评语;也有一些会集中安排试用期的新员工进行培训,并通过有组织的笔试或日常绩效评估等方式对试用期的劳动者进行考核;还有的用人单位会综合新员工的指导人的评估及所在部门的绩效评估,以及新员工的内部和外部各类客户的综合评价与反馈体,形成最终的考核成绩。对此,求职者只能因地制宜个别把握。

但是,无论最终的考核成绩是一个简单的分数,还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考核结果,或是上级或指导人的评语,用人单位都有法定的义务对试用期的劳动者进行考核,并应保留相应文件,尽到相应的举证义务。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如果单位未能举证,其主张就不能被法院所支持。一旦试用期满后才通知,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将由用人单位自行承担。

2、解除合同应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关系,必须及时通知劳动者,可通过各种方式,如电话等。事实上,无论是否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关系,用人

单位都有将解除文书送达劳动者的义务,只是这一义务在试用期内尤其需要注意,即必须是在法定时限内。

《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32条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合同应提前30日通知劳动者,自通知之日起30日内,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承担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主要为支付劳动者一个月的工资。

总之,试用期条款并非劳动合同的必备内容,它本身就是当事人双方合意的产物,因此,试用期过后,当事人任何一方均没有单方决定延长试用期的权利,只有履行合同的义务。试用期内未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过后,单位若再以未通过考评为由要求延长试用期,或行使试用期中的任意解除合同权便没有法律依据。所以,何时终止试用期,是求职者维权的关键所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9日 06: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试用期相关文章
  • 试用期空白合同是不是违法的?
    不合法。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与劳动者签订空白劳动合同,是属于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视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一、如何计算未签订劳动合同赔偿金?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二、没有签劳动合同应该怎么赔偿没有给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补偿: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
    2023-03-26
    451人看过
  • “巧用”试用期:白领主管做了半年“廉价工”
    巧用试用期:白领主管做了半年廉价工国庆节前,齐小姐一肚子气离开了南京某科技公司:她在公司做满3个月试用期后,又被考察了3个月,等于试用了两次。最后老总告诉她,你不适合这份工作,将她轻松踢走。律师分析说,按照现行的劳动法,齐小姐只能认倒霉,而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这家公司应当支付给齐小姐总计1.48万的补偿款。由于最初3个月是试用期,齐小姐工资只有800元,而公司里同级别的主管每个月拿2200元。齐小姐去年刚刚攻读完硕士,今年4月到这家公司应聘。公司刚刚开发了一个新项目,技术比较高端。公司让齐小姐做主管,并签订试用期合同:如双方期满后都感觉合适,再签订3年的合同。齐小姐兢兢业业地在公司里一直干到7月初,终于可以转正,但公司又说再考察3个月。齐小姐很不情愿地熬到9月底,老总主动找到齐小姐,你很有能力,但你不适合这份工作。一句话,将做了半年廉价工的齐小姐轻松踢走。之后,她从另一个主管口中得知,
    2023-04-22
    451人看过
  • 试用期合同的,试用期试用合同合同签订期限:
    签订试用合同的期限:根据相关法规,试用期应与劳动合同期限一致,劳动合同期限不超过6个月,不得设定试用期的劳动合同期限不超过6个月,不超过1年,不得超过30天的劳动合同期限不超过1年,不超过3年,不得超过2个月的劳动合同期限不超过3年,不得超过6个月。合同中约定培训期的,不再另行约定试用期,毕业生培训期为6至12个月,从报到之日起计算。试用期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试用期合同和正式合同的区别如下:1、试用期合同与企业正式劳动合同一样,同样具有法律效益,旨在保护和维护应聘者在工作初期,由于不熟悉和不适应,而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各类隐含虚假报酬、工作内容、工作性质等欺骗性质信息的维权行为。2、对于应聘者来说,试用期合同的签订有利于应聘者在有限的时间里较深入的了解企业、熟悉产品,获悉工作环境等,以此评判是否此工作确实适合自己。3,根据相关法规规定,试用期与劳动合同的期限应一致,劳动合同期限6个月以下,不
    2023-08-05
    70人看过
  • 试用期不签试用期合同违法吗,试用期不签试用期合同如何赔偿
    试用期不签试用期合同违法。用人单位自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之日起即需要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可以约定1-6个月的试用期限。试用期不签试用期合同的赔偿为用人单位应当从第二个月起每个月支付二倍工资并且可以要求用人单位为自己缴纳社保。一、试用期不签试用期合同违法吗试用期不签劳动合同违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应当以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签署劳动合同的年限不同,试用期可以有1-6个月不等的期限。所以试用期也应当以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是属于违法行为。二、试用期不签试用期合同如何赔偿试用期不签订试用期合同的赔偿为可以要求用人单位从第二月起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也就是说你应得到二倍的工资。可以申请仲裁要求单位支付二倍工资
    2023-06-04
    240人看过
  • 试用期?廉价“使用期
    用期?廉价“使用期”?试用期不是“白用期”当前,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就业者的权益很容易被用人单位在试用期等环节上漠视。相当多的劳动官司在试用期发生,只是劳动者因为处在试用期而非正式职工不敢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其实,对于用人单位精心设置的试用期陷阱,劳动者只要认真学习劳动法规,完全可以通过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期限的一部分,如果用人单位以试用期为由拒绝签订劳动合同或者承担义务是违法的行为。还涉及到试用期的变更问题,试用期的延长或缩短都属对双方约定的变更,包括对劳动合同其他条款的变更,都应经双方协商一致,如任何一方不能接受,则应按原约定继续履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所以用人单位不能随意变更劳动合同,对单位变更的要求,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予以接受也有权拒绝。试用期是用人单位与初次或再就业的劳动者之间,为了互相了解、认识而相互选择而确定的考察期限。我国《劳动法》及相关法规
    2023-04-22
    205人看过
  • 劳动合同试用期,司法保护不“留白”
    近三年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涉及试用期劳动争议纠纷460余件。大量案件表明,试用期侵犯劳动者权益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中尤为明显的是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情形十分突出。近日,就用人单位试用期侵害劳动者权益几种常见情形的处理,北京一中院法官在积累总结审判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肯意见和建议。情形一:多次约定试用期柴某入职某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双方签有三年期劳动合同,并约定了3个月的试用期。柴某于试用期届满时提出辞职,并办理了离职手续,双方解除劳动合同。后柴某再次入职,双方签订基本内容同前的书面劳动合同,只是变更为副总经理。然而试用期满后,公司以柴某于试用期未达到公司岗位考核要求,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关系。柴某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根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第二次入职根本不存在试用期的问题,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辩称:双方签订的第一份劳动合同因柴某在试
    2023-04-22
    154人看过
  • 试用期试用期能辞退员工吗
    用人单位能在试用期就依法辞退员工。例如用人单位需要提供该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相关证明材料,并应当将解除劳动关系的事宜公开,并以书面形式送达离职通知书给员工,通知其前来办理交接工作以及离职手续。一、试用期辞职需要提前几天试用期辞职一般需要提前3天。如果处在试用期的员工想要离职的话,应该提前3日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也可以提前与用人单位协商具体解除日期,如果双方都同意3天内解除劳动合同,无需等到3日期满即可立即辞职。若用人单位不同意辞职的,劳动合同仍于劳动者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后3日解除。一、试用期内辞退员工是否需要赔偿需要分情况进行讨论:1、试用期内,如果员工证实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属于用人单位合法辞退员工,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2、试用期内,如果不能证实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属于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员工,就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二、企业辞退员工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有:1、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
    2023-02-23
    288人看过
  • 试用期的试用期最长是多长
    劳动者的试用期最长期限是不得超过六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仅约定试用期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一、试用期合同的规定有什么试用期合同的规定有:1、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2、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3、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4、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5、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法律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二、在试用期就能签订劳务合同吗试用期可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
    2023-04-04
    273人看过
  • 法定试用期期限是多久,试用期不合格能否延长试用期
    一、法定试用期期限是多久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1年>劳动合同>=3个月,试用期最多不得超过1个月;3年>劳动合同>=1年,试用期最多不得超过2个月;劳动合同>=3年,试用期最多不得超过6个月。二、试用期不合格能否延长试用期《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了试用期的上限,即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
    2023-03-03
    368人看过
  • 聘用期包括试用期吗
    包括。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人员按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一、行政事业单位合同内部管理制度是什么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制度有:1、聘用单位应当成立聘用工作组织,就人员的聘用、考核、续聘、解聘等具体事项提出意见。2、聘用单位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数额内,按照岗位任职条件聘用人员;可以优先在本单位现有人员中公开选聘,也可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但涉密岗位确需使用其他方式选拔人员的除外。3、应聘实行执业资格制度的岗位,应聘人员应当持有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4、人员的聘用的规定程序。5、受聘人员与聘用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不得被聘用从事该单位负责人员的秘书或者人事、财务、纪检监察岗位的工作,也不得在与聘用单位负责人员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岗位上工作。聘用工作组织成员在办理人员聘用事项时
    2023-06-25
    136人看过
  • 在试用期内,可以试用期多少次?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管辖异议可以提几次一个案件只有一次机会,如果被驳回,还有一次上诉的机会。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管辖权异议的,应当认真进行审查,并在15日内作出异议是否成立的书面裁定。当事人对此裁定不服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书面裁定。”上诉期。不服管辖权异议裁定的,当事人应在10天内提出上诉。上诉审。二审法院应在立案后30日内作出终审裁定。《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
    2023-07-12
    88人看过
  • 试用期,试用期辞职补助有没有?
    试用期期间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发放工资的,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用人单位不发放劳动报酬是违法行为,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一、试用期没有发工资是不是违法行为?试用期没工资不合法。用人单位以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为由不发放工资,属于克扣工资的行为,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下属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解决。且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二、中介临时工压工资是否合法不合法。工资按月发放,隔月发放违法,本月工资下月发合法。拖欠工资,不发工资、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打12333电话投诉,该电话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也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由于公司未能按时发放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并要求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行政部门进行举
    2023-04-05
    112人看过
  • 试用期协议与试用期合同区别
    试用期协议与试用期合同区别如下:1、两者的效力不同。试用期合同更具有正常效力,协议不属于正式合同,效力不具有那么强的效力;2、两者的定义不同。试用期合同是指在用人单位与应聘者在确立正式的、长期的劳动关系之前签订的,适合双方的约束制度或条件申明文书。协议只是双方约定的非成文协议。一、签订三方协议要注意的问题尽管三方协议不受《劳动合同法》约束,由于三方协议依法签订,受《合同法》的约束,因此,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签订时也应注意一些问题。1、填写用人单位名称时,务必注意,它与单位的有效印章上的名称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协议无效。学生填写自己的专业名称时,要与学校教务处的专业名称一致,不能简写。2、正确区分协议期、试用期和见习期这三个时期,这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权益维护。协议期:是从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开始,一直持续到签订劳动合同之后或者双方终止协议为止。在协议期内,双方已经确定了工作意向,但
    2023-03-11
    478人看过
  • 试用期试用期不得超过几个月
    试用期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约定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为一年以下三个月以上的,试用期一般是一个月。劳动期限满一年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一般是两个月。劳动期限三年以上的,试用期一般是六个月。六类情形不得约定试用期合同期满续订劳动合同的,不得约定试用期;用人单位作出解除劳动合同决定,且劳动者不再提供劳动的,视为劳动合同解除日前,市人社局发布《关于规范劳动关系有关问题的意见》,并将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意见》对三大类十六个方面的问题作出了明确、具体的实施性规定。其中,六种情形下不得约定试用期。六种情形下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相互考察了解的时期。不过在哪些情形不得约定试用期为防止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尽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但在贯彻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一些
    2023-07-31
    462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试用期
    词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更多>

    #试用期
    相关咨询
    • 试用期是否包含试用期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5-06
      《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
    • 试用期关于违法试用期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6-05
      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 超期试用试用期怎么办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2-19
      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 试用期是试用阶段吗,试用期是多久?
      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15
      试用期:1。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2、同一用人单位和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个试用期。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试用期不得约定。4、劳动合同期限内包含试用期。劳动合同只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为劳动合同期限。
    • 试用期期间能否将试用期延长
      湖南在线咨询 2021-11-22
      试用期期限届满后是不能够再延长的。 我国法律规定,同一用人单位和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试用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约定的试用期不得以任何理由延长,否则违反法律规定。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标准的劳动者的劳动合同,也可以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不解除劳动合同,但签订的劳动合同不得增加附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