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回避制度的人员有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2-07-09 08:31:36
105 人看过
适用回避制度的人员如下: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鉴定人等。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适用回避制度的人员有的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一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
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回避 第三十一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n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n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回避制度是否适用人民陪审员
256人看过
-
勘验检查人员也应适用回避制度吗
266人看过
-
回避制度的适用程序及适用对象
463人看过
-
办案人员回避制度
477人看过
-
证人出庭作证的是否适用回避制度
59人看过
-
单位回避制度适用对象有哪些
433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适用回避制度的有哪些人员?哪些人员需要使用回避制度?澳门在线咨询 2021-11-05适用回避制度的人员有:法官、检察官、调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等。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和其他法定人员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退出本案审理制度。回避制度是为确保案件得到公正审判而建立的制度。
-
勘验检查人员也应适用回避制度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06-20在刑事诉讼中,为了排除一切可能影响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因素,保证案件得到公正处理,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回避制度:只要是符合规定情形之一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都应回避。应该说,上述回避制度的适用对象是比较广泛的。因此勘验人员是需要回避的。
-
会计人员回避制度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11会计人员回避制度:1、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2、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3、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需要回避的直系亲属包括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
-
证人出庭作证的是否适用回避制度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10我国法律没有设定证人回避制度,因此,在诉讼中不可以申请证人回避的。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 另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之规定,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适用于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九条规定,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
-
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哪些人员适用回避制度安徽在线咨询 2023-09-03依据《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时,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劳动能力鉴定工作人员以及参加鉴定的专家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