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工作制是一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延长法定工作时间的工作制度,指早上9点半上班、晚上12点半下班,总计工作15个小时,并且一周工作7天的工作制度。
一、国家规定一个月出勤多少天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1、首先如果您公司有经劳动局审批的综合工时工作制,以年为周期,那么只要在年度周期内工作时间250天,不超过法定工作时间,公司就是不违法的,但超过250天以外的工作时间应该按150%计算加班。2、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加班公司应该支付300%的加班工资。
三、工作日加班工资怎么算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每天的工作时长应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长应不超过四十四小时,超出部分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如果用人单位在工作日要求劳动者在八小时工作制或者四十四小时工作制之外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加班报酬,加班报酬应不低于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一点五倍。
-
代通知金制度是什么意思?
453人看过
-
现代企业制度意思是什么
484人看过
-
"事业编制备案制度"是什么意思?
317人看过
-
国外假释制度是什么意思?
437人看过
-
《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中的“累计工作年限”是什么意思?
70人看过
-
不动产登记制度是什么意思?
86人看过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
" 回避制度" 是什么意思天津在线咨询 2021-11-29民事诉讼法中的回避制度是指为了保证案件的公平公正审理,要求与案件有一定利害关系的法官或者其他有关人员不得参与案件审理活动的制度。适用回避制度的人员包括:审判人员(审判人员和人民陪审员)、书记员、鉴定人员、翻译人员等。回避的方式可以是自己回避。相关人员未自行回避的,当事人有权申请回避。具体应避免的情况如下:(1)本案当事人或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与本案当事人、
-
低保制度什么意思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1-1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即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是中国政府为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提供的生活保障制度。说白了,低保等于最低生活保障。任何中国公民,只要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都有权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援助。
-
工作时间工作制不定时是什么意思西藏在线咨询 2022-04-24不定时工作制:在这种工作制下,劳动者每一个工作日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限制。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不受《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日延长工作时间标准和月延长工作时间标准的限制。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一般情况下,除法定节假日工作外,其他时间工作不存在加班。法定节假日工作的,按照地方法规规定。如果地方规定要支付加班工资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