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票是商业活动中使用最多的票据。业务人员在接受支票时要警惕“支票陷阱”,因为退票会给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现在我们先来解释一下实际业务中可能存在的“支票陷阱”
首先,关于签章出票人在支票上的签章是承担票据债务的具体表现。退票时,出票人应负责偿还支票上记载的金额。签名和盖章应放在支票的出票人一栏。如果放在其他地方,则不具有签章效力。属于不合格支票
在实际操作中,收款人应注意以下几点:
1.健张*Bai的支票为“残缺票据”,不具有法律效力。只有在出票人盖章的情况下才能承兑。签名或盖章不明确的支票不能承兑。这种印章不清的支票,银行往往会退票
支票的签章上只有出票人的指纹,没有其他签章,所以最好拒收。支票上的签名可以用印章代替,但不能用指纹代替
盖有反向印章的支票是有效的,可以接受
盖有错误印章和正确印章的支票可以接受。只要第二个印鉴与银行的原始印鉴相同,并且账户中有足够的存款,支票就是安全的。第二,大约是发票时间。没有签发日期的支票是无效的,出票人对汇票不负责。出票人委托收款人代为填写日期的,收款人在收到支票时,应当要求出票人出具“委托书”作为证明,否则有可能被起诉伪造证券
出票人在签发日期改写后,必须在改写处盖章。如果没有盖章,支票将由银行退还
第三,支票金额是必须记录在支票上的项目之一,也是票据债务人员担保范围的一个指标。支票的金额应用文字书写,以示谨慎,防止涂改。因此,金额一经填写,就不能重写,否则支票将无效
支票金额应注意以下问题:
1.大写金额栏中缺少“元”字的支票是不可接受的。中国常用的货币单位是元、角、分。金额难以确定,因为只记录数字,不记录人民币
更改了大写金额的支票无效,不能承兑
支票上的大写金额不能写为零,超过零的支票尽量不要承兑。当一行中有几个零时,只应写入一个零。例如,50005元应写为“50000元整”,而不是“50000元整”
面值为“10元整”的支票是不可接受的。银行实务对支票金额的书写有特殊要求。10元应写为“10元整”
不接受大写“20”的支票。写20元的正确方法是“20元”。如果写为“20元”,银行将退款处理
-
过程中有哪些陷阱,如何防范民间借贷陷阱?
320人看过
-
融资陷阱中小企业须防范
487人看过
-
防范中介陷阱:卖房要注意哪些事项?
446人看过
-
商务收账谨防支票有哪些陷阱
416人看过
-
怎么防范房产中介收费的陷阱
237人看过
-
租房须防范中介公司的哪些陷阱?
57人看过
债务人,与"债权人"相对,是债之关系中有义务按约定的条件向另一方(债权人)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当事人。是指根据法律或合同、契约的规定,在借债关系中对债权人负有偿还义务的人。债务人死亡后,债权人仍然有权追讨债务。首先,如果债务人留有遗产的,... 更多>
-
怎么防范中介收费陷阱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051、防范中介收费陷阱一:进入二手房买卖中介服务场所不要马上签二手房中介服务合同。卖房人或者购房人进门后首先应该认真阅读二手房买卖中介服务合同格式条款并谨慎思考,不急于签字,谨防掉入合同霸王条款陷阱。一些二手房买卖中介惯用的伎俩是,消费者进门就递上格式合同,不容你看清楚就催促你签字。 2、防范中介收费陷阱二:很多二手房买卖中介服务企业中,店堂收费公示牌和合同中,绝大多数只写明了收取中介服务费标准,但
-
签订时应当防范哪些陷阱?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01很多人在找工作时,都要签订劳动合同。在此提醒广大从业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谨防落入以下陷阱。一是“霸王合同”。用人单位在合同条款中处处体现“我说了算”,令求职者处于被动从属地位。二是“押金合同”。通常做法是在招工时收取风险基金、保证金、抵押金。三是“暗箱合同”。多见于民营企业,采用格式合同,根本不与劳动者协商,不向劳动者讲明合同内容。在合同中,企业只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规定用工单位的权利和劳动者的义
-
如何防范购物陷阱?如何防范商业诈骗案件四川在线咨询 2022-04-12货到付款成为如今购物一种新的支付方式,但是货到付款往往买家都不会验货,看一下外包装没有破损就直接签收了,此时如果遇到骗局的话就很难维权了,所以在使用货到付款方式购物时需要打醒十二分精神。最近,全国多地上演了一种“39元货到付款快递”骗局。如果您经常网购,或者帮子女、朋友代收快递,那么在签收前,请先确认快递人的身份。否则,一旦您贸然付款,拆开快递,会发现包裹内没有“商品”,只有“陷阱”。消费者在使用
-
买商场需要提防哪些合同陷阱?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21在购买商铺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审查商铺的房产证、土地使用权证;二、审查商铺所有权人有哪些;三、注意明确商铺的交付期限;四、注意明确违约责任。
-
租房要如何防范中介中介的陷阱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27房产中介是为房产买卖双方达成销售和购买而建立的一个平台机构,并有为买卖双方保证安全交易的义务。(一)、虚假宣传,引诱消费者签订合同。一些房屋中介公司以所谓“质优价廉”的房屋招徕看房客户。投诉案例中就出现过广告中假称家具家电设施转让,却在合同中不加注明,以至消费者购房与看房不实。(二)、订立霸王合同,消费者权益无法保障。一消费者投诉称,某中介在签订合同时,约定无论是否经过其介绍,只要消费者与中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