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包装虚假宣传惩处的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
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属于发布虚假广告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处罚。
二、虚假宣传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虚假宣传的认定标准如下:主体判断上,双方是否存在市场竞争关系;侵权方主观上是否存在恶意;侵权方在宣传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虚假的成分;虚假宣传及误导宣传的后果是否损害了消费者或竞争者的权益。
三、有产品被投诉虚假宣传该怎么处理呢?
有产品被投诉虚假宣传的处理方法如下:
1.首先自己先仔细核实一下自己宣传的东西,是否有虚假成分,如果有,就及时改正,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2.主动辟谣。如果自己确实没有打虚假广告,可以向消费者公开说明情况,提供证据支撑。比如手续证件照、产品实物等,主动辟谣;
3.可以向有关部门澄清事实,被举报了可能会被当地有关部门介入调查,在调查的时候,向有关部门说明情况,获得权威部门的认可;
4.可以找到举报人,要求撤销投诉。主动与举报人沟通,提供表明自己广告内容真实的证据,说服对方,并要求对方撤销投诉;
5.可以投诉举报人恶意举报。如果对方为了私利,恶意举报。建议向人民法院提起申诉,反映对方恶意举报,并可以要求对方公开道歉,赔偿经济损失;
6.坚持诚信的行为。对自己打广告的内容,按时保质保量地开展活动,以实际行动击破谣言;
7.开通交流互动渠道。开通网络、电话、微信公众号等与其他消费者交流的渠道,方便别人咨询问题,及时解除疑惑;
8.如果是网络微商,被别人恶意差评、举报,建议与官方售后主动联系,说明情况,避免被官方封号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2019修正):第二章 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八条 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n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
食品包装上虚假宣传会怎样处罚
212人看过
-
商品包装和宣传不符构成虚假宣传吗
275人看过
-
虚假宣传罪的定性和惩处
238人看过
-
某产品涉及虚假宣传被处罚
87人看过
-
处理虚假宣传商品的方案
124人看过
-
虚假宣传惩罚性赔偿食品药品规定是什么?
135人看过
-
食品包装上虚假宣传怎么处,怎么规定的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8-24食品包装上虚假宣传的处罚是: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虚假宣传怎么处罚,虚假宣传怎么赔偿,虚假宣传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19《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笫五十五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 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笫四十四条: “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
-
食品包装经营虚假宣传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131、食品包装上虚假宣传的处罚是: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二十条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
-
如何看待商家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虚假宣传怎么处理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09《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笫五十五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 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笫四十四条: “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
-
如何认定虚假宣传?虚假宣传的情形有哪些?应如何处理?如何惩处?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22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产品的质量、性能、成分、用途、产地等所作的引人误解的不实宣传。以广告或其他方式销售商品,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促锖手段。但各类虚假广告和其他虚假宣传,或乱人视听,有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或直接误导用户及消费者,使其作出错误的消费决策,引发了大量社会问题;或侵犯其他经营者,特别是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合法利益,造成公平竞争秩序的混乱。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均将此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