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虚假信息转发犯法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04 18:32:25 115 人看过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转发谣言的,是不会构成犯罪的,如果是故意转发的,就有可能构成犯罪。

一、在不知情帮人冰冻毒品犯罪吗

如果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帮人冰冻毒品的,是不会构成犯罪的,毒品犯罪是主观的故意,但当事人要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是不知情的。若没有证据能证明毫不知情,则有可能构成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二、怎么处理疫情防控中编造和传播谣言行为?

疫情防控中编造和传播谣言行为的,应当根据情节轻重进行处罚。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不构成犯罪的,给予治疗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编造虚假疫情信息,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虚假疫情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照相关规定,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定罪处罚。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传播,或者组织,指示人员在信息网络上传播;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相关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利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制造、传播谣言,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或者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根据相关规定,对分裂国家罪或者颠覆国家政权罪进行定罪处罚。

三、谣言转发500次可判刑吗

故意捏造虚假事实,在网络上传播,被转发500次的,可能构成诽谤罪,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司法解释明确,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是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二是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是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四是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需要注意的是,司法解释规定,构成诽谤罪的在主观上应为故意。如果行为人不明知是他人捏造的虚假事实而在网络上发布转发的,即使对被害人名誉造成一定的损害,也不构成诽谤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0日 15:3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毒品犯罪相关文章
  • 给别人发虚假的信息构成犯罪吗?
    发送5000多条欺诈信息构成欺诈(未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欺诈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几个问题的说明》第五条规定,利用邮件、电话、网络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的人实施欺诈,欺诈金额难以验证,但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况,以欺诈罪(未遂)定罪处罚:(一)发送欺诈信息五千条以上的;(二)欺诈电话五百人以上的;(三)欺诈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实施定金规定行为,数量达到定金第一(一)、(二)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或欺诈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的,应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以欺诈罪(未遂)定罪处罚。企业注册信息造假的处罚工商局会根据情况做如下处罚:1、根据《公司法》第212条第二款公司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未依照本法规定办理有关变更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限期登记;2、对提交虚假材料或采取其它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公司,处5万
    2023-08-18
    234人看过
  • 网络发布虚假信息是否侵权
    (2)向用户提供服务的名誉侵权。然而,随着游戏用户权利意识的觉醒和虚拟财产价值的急剧上升,这类案件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关注。(二)非网络服务提供者在互联网上发表言论的名誉侵权行为(一)通过电子公告服务发布侵权内容的名誉侵权行为。电子公告服务是指在网络上以聊天室、网络论坛、网络公告栏、留言板、电子白板等互动形式发布信息而形成的网络侵权行为。侵权人利用电子公告服务发布各种侵权言论,侮辱、诽谤他人。更重要的是,侵权人在多个网络论坛上发表侵权言论,传播者再采取发帖的形式,不断扩大侵权的范围和影响。(2)通过个人博客、主页等网络空间发布侵权内容的名誉侵权。当今时代,随着个性的凸显,个人博客、主页等网络空间受到公众的积极追捧,这也产生了一种新的网络名誉侵权行为。个人博客、主页等网络空间为公众提供了更自由、更广阔的互动舆论平台,实现了海量信息的传递,网络名誉侵权更为容易。
    2023-05-31
    134人看过
  • 虚假信息在微信微博转发多少算造谣罪
    我国法律制度中没有造谣罪,恶意制造虚假信息,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立案标准和转发次数无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范围内酌情从重处罚:(一)致使航班备降或返航;或者致使列车、船舶等大型客运交通工具中断运行的;(二)多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二十万元以上的;(四)造成乡镇、街道区域范围居民生活秩序严重混乱的;(五)具有其他酌情从重处罚情节的。一、造谣的刑事处罚标准是怎么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
    2023-06-23
    422人看过
  • 在疫情发生前上报虚假信息会不会有犯罪
    疫情期间上报虚假信息可能会构成犯罪,可能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是指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传染病防治失职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一、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故意不构成本罪。即行为人知道自已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从事传染病研治工作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二、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犯罪构成有: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限为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其他主体不构成本罪;主观上为过失,故意不构成本罪;客体上侵犯了我国传染病防治秩序和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依法履
    2023-03-26
    392人看过
  • 发别人假的身份信息犯法吗
    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未经证实的资讯,进而对特定个体进行恶意中伤和损害其声誉的行径,无疑属于一种侵权行为。依照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如若在互联网上故意捏造并散播虚假的风险情况、疫情状况、自然灾害以及警方处置突发事件等重要消息,从而对整个社会公共秩序产生严重干扰与冲击的话,那么便可能被认定为触犯刑律,需要承担起相应的刑事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
    2024-05-18
    116人看过
  • 网络水军肆发虚假信息
    网络迅速发展带来诸多问题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极为迅速,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无处不在的网络水军就是一大例证。受雇佣的网络水军在网络上发布虚假或诽谤信息,是网络信息发布中不规范的地方之一。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刘德良说。新生事物往往是机遇和挑战的共生物。我们在受益于虚拟社会的即时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的同时,也深深担忧由这些特性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中心教授李钢认为,除了网络水军外,虚拟社会中的其他问题还包括:利用病毒和木马等进入网络系统窃取信息和破坏信息等违法操作,严重威胁网络信息安全,扰乱虚拟社会正常秩序;利用软件产品复制成本低、复制效率高的特点,绕过应用程序的技术保护措施,侵犯知识产权;对个人隐私权益肆意侵犯;利用互联网传播色情、暴力等低俗和不良信息,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体系进行渗透和冲击;大量虚假信息、垃圾信息降低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2023-06-07
    54人看过
  • 虚假报道是否违法?
    新闻记者虚假报道是违法的,根据《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新闻记者使用新闻记者证从事新闻采访活动,不得编发虚假报道,不得刊播虚假新闻,不得徇私隐匿应报道的新闻事实。虚假报道是媒体所报道的各类事实出现新闻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过程、结果等)或新闻细节(事件细节、人物语言等)与客观不符的报道。东北农妇组团“约炮”报道系虚构,虚假报道违法吗东北农妇组团“约炮”报道系虚构,虚假报道违法吗?公民有言论自由,但被报道者也享有人格尊严,都需要保护,我国的法律不允许任何人利用网络作为侵害他人的手段。东北农妇组团“约炮”报道系虚构父亲濒死儿子却用低保金“行乐痛快”、农妇组团“约炮”、媳妇骂婆婆“老不死的东西”、低保夫妇不顾儿子常年酣战牌桌……春节期间,一篇题为《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丨返乡日记》的文章转发,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面对各种终端上描绘的那座“礼崩乐坏”的东北村庄,人们在转发讨论
    2023-07-06
    141人看过
  • 网贷信息虚假是骗贷吗
    可以认定为骗贷。骗取贷款罪: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3-04-14
    99人看过
  • 应聘填写虚假信息违法吗
    应聘填写虚假信息不违法,但是隐瞒劣迹应聘,用人单位可以随意解聘并不给补偿。公司要求应聘者实事求是地填写《任职申请表》并声明如应聘者提供虚假个人信息将作出处罚的声明,并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禁止性规定,因而当属有效,应聘者理应遵守。关于假学历应聘是不是违法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有如实向用人单位说明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信息的义务。未如实说明签订的合同属于欺诈,不能获得赔偿。同时如果因欺诈而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劳动者有过错造成公司损失,公司有权利要求劳动者赔偿公司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
    2023-07-22
    372人看过
  • 中介虚假卖房信息违法吗
    易手代理人在处理房产销售事务时,倘若出现下列行为,即判定为违反法规之举:在双方信息不均衡之际运用此种优势,实施价格欺诈,导致交易价格难以精准把握;编造并散布虚构的房价上扬讯息;采取诸如欺骗、恐吓、贿赂及其他不当方式以游说买卖双方签订交易协议;以及凭借自身“中介”身份,引导消费者反复参观房产,同时报出远低于市场水平的售价,试图借此推进合同的签署。《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二条中介人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委托人如实报告。中介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九百六十三条中介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对中介人的报酬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根据中介人的劳务合理确定。因中介人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而促成合同成立的,由该合同的当事人平均负担中介人的报酬。
    2024-05-20
    227人看过
  • 银行卡转账不知道给谁转也不知道什么钱算帮信吗
    在法律中,当无主观故意并未从中获取收益时,并不足以构成“帮信罪”。根据我国现行刑法规定,所谓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指明知他人运用信息网络进行违法犯罪行为,仍为之提供诸如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和协助的行为,因此,如行为人对他人的非法行为毫不知晓且在无任何私人利益驱使下提供的相关帮助,则不能被视为犯罪。《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4-04-29
    385人看过
  • 诈骗犯是怎么知道个人信息的
    诈骗团伙是通过以下方式得到我们个人信息:最常见的原因是持有个人信息的单位保密不严导致泄露。比如一些汽车销售4S店缺乏相应的保密制度,易造成车主个人信息的泄露,这也是汽车退税诈骗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一、泄露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泄露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是:(1)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2)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3)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4)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个人信息泄露的解决办法是:1、更换账号。个人信息泄漏后,要第一时间换账号。由于现在网络十分发达,信息泄露之后如果不换账号,那么在这个账号下登陆的各种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因此,一旦发现了泄露的源头,就要立刻终止
    2023-03-04
    311人看过
  • 发布虚假招嫖信息怎么判
    对于组织卖淫罪,其量刑标准主要是根据行为人的具体犯罪情节来判断。通常情况下,如果行为人实施了组织他人进行卖淫活动的行为,将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时,还可能面临着罚金的处罚;而当行为人的犯罪情节较为严重时,则可能会被判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且同样需要承担罚金或没收财产的刑事责任。至于协助卖淫罪的量刑标准,主要是针对那些在组织卖淫活动中起到辅助作用的人员。这些人员可能包括为组织卖淫者招募、运送人员的人员,或者是其他形式上协助组织他人卖淫的人员。对于这类人员,他们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罚金的处罚;然而,如果他们的犯罪情节较为严重,那么他们将会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也需要承担罚金的刑事责任。《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条组织、强迫他人卖淫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组织、强迫未成年人
    2024-05-14
    123人看过
  • 发虚假卖房信息处罚多少
    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者,应依据消费者所提出之要求,对其所遭受之损失予以相应的补偿与赔偿;此项赔偿额应相当于消费者所支付商品售价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若增加赔偿金数额尚未达到人民币伍佰元整,则应以伍佰元整为准。然而,如法律另有特别规定,则应依循该等规定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2024-04-28
    360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毒品犯罪是指,破坏毒品管制活动,违反国家和国际关于禁毒法律、法规,必须受到刑法处罚的违法犯罪行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等都属于毒品犯罪。无论数量多少,只要走私、贩卖、运输和制造毒品,都会被追究刑事... 更多>

    #毒品犯罪
    相关咨询
    • 微信发布虚假信息犯罪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1-06-22
      微信发布虚假信息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认定为犯罪,否则只能是一般违法行为。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
    • 防疫期间转发了虚假信息是不是传播谣言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5-17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 传播虚假信息转发多少判刑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19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
    • 给别人发虚假的信息构成犯罪吗?
      台湾在线咨询 2021-10-21
      发送5000多条欺诈信息构成欺诈(未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欺诈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几个问题的说明》第五条规定,利用邮件、电话、网络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的人实施欺诈,欺诈金额难以验证,但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况,以欺诈罪(未遂)定罪处罚:(一)发送欺诈信息五千条以上的;(二)欺诈电话五百人以上的;(三)欺诈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实施定金规定行为
    • 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违法吗&Q4&
      广西在线咨询 2024-03-07
      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违法,具体如下:1、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的处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承担刑事责任。用人单位、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广告发布者发布虚假人才招聘广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罚;2、用人单位发布或者向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的单位基本情况、招聘人数、招聘条件、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基本劳动报酬等招聘信息,应当真实、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