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后藏匿受害人致其死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比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二
交通肇事后藏匿受害人致其死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比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附:《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
-
藏匿交通事故受害人致其死亡构成故意杀人罪
194人看过
-
交通肇事后将认为已死亡的被害人藏匿致死如何定性
232人看过
-
酒后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酒驾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么判刑
255人看过
-
男子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后藏身废弃猪圈
429人看过
-
交通肇事后为逃跑拖行受害者,致其死亡的应该怎么处罚
87人看过
-
交通肇事后受害人已死亡,是否赔偿肇事者的家属
135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藏匿受害人致其死亡的定罪标准是什么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2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比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附:《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交通肇事罪藏匿受害人是怎样的呢?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19这里的“隐藏”或“抛弃”构成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明知或应当知道其将被害人“隐藏”或“抛弃”会造成伤害或死亡的后果,并对这种后果持放任或希望的态度
-
交通肇事罪将人藏匿致死应判什么罪台湾在线咨询 2023-08-27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的,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交通事故后将人藏匿致死处罚标准怎样的重庆在线咨询 2023-11-08交通肇事遗体转移隐藏被害人致死的行为已是属于肇事逃逸罪,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量刑标准为无期徒刑直至死刑都有可能。 一般要事故结果造成人死亡或重伤,才构成交通肇事罪,此时才可以将交通肇事罪和其他所犯罪行数罪并罚。否则只能说是交通肇事行为,刑法上有规定为特定犯罪构成要件时,不再单独成立罪名。
-
藏受害人致死会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0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