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怀孕了,用人单位是否能以此为由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并调整劳动岗位及相应薪酬?近日,怀孕的女职工赵女士向海南省三亚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双方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最后,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这起劳动争议纠纷作出处理,同意赵女士申请。
怀孕后公司单方变更合同
2013年12月15日,赵某通过招聘进入某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约定赵某的职位为销售经理,月工资4000元。其中包括基础工资1000元、岗位工资500元,绩效工资800元。其他补贴1700元。然而,今年3月,赵某发现自己怀孕了。随后,她把自己怀孕的事实告知了该公司。
始料不及的是,在告知公司领导怀孕一事之后,赵某便接到该公司通知,公司已调整赵某的工作岗位为档案管理员并将其岗位工资及相应补贴和效益工资均予以降低,理由是销售经理工作强度较大,赵某怀孕不能适应该工作岗位。
赵某对该公司单方面更改劳动合同内容表示不服,遂向市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该公司收回此前对自己劳动岗位及薪酬变更的决议,继续履行入职时双方约定的劳动合同内容。
申请仲裁讨说法
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经查,赵女士申请内容属实。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5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显然,该公司单方面更改劳动合同内容,违背了此规定。
该负责人还表示,《劳动法》第61条规定,女职工在怀孕期间劳动保障权方面受到特殊保护,集中体现在女职工在剩余期间有不被降低待遇的权利。《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及《妇女权益保障法》也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基本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该规定是强制性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不遵守,将受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除外。
同时,以上规定指出,女职工在三期中,用人单位能否单方面调整工作岗位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女职工从事的岗位是否属于三期禁忌的工作岗位;女职工是否有不胜任工作岗位的表现;劳动报酬和工作内容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修改这些条款属于对劳动合同的变更,必须是否协商一致而且必须采用相应的形式。
三亚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女职工产假期间,涉及调整工作岗位问题,用人单位应从关爱女职工的角度与员工协商解决。本案中,赵某在与某公司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怀孕,某公司应当依法保障其各项合法权益,这是某公司作为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及社会责任。但赵某的怀孕并不必然导致其无法胜任销售经理的工作,用人单位不能随意对女职工岗位和待遇进行调整,只有在其确实无法胜任岗位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才能变更其工作岗位,并且需要提前与职工进行沟通,尽量与职工达成一致意见。因此,对赵女士的申请予以支持。
-
女工怀孕被调岗申请仲裁
467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怀孕女职工保护
245人看过
-
“隐婚”女白领怀孕后遭辞仲裁委裁决履行合同
275人看过
-
女职工怀孕遭解聘
304人看过
-
怀孕降职降薪劳动仲裁
260人看过
-
怀孕员工被辞可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284人看过
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凡适合妇女从事劳动的单位,不得拒绝招收女职工。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 更多>
-
怀孕被裁员怎样申请劳动仲裁澳门在线咨询 2022-05-221、孕期女职工被解除劳动合同的,就经济赔偿产生争议的,女职工可以一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申请时提交申请书和相关证据。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
-
有关劳动仲裁变更申请法条广东在线咨询 2022-06-29经济补偿金按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
劳动仲裁开庭后可以变更劳动仲裁的合同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27劳动仲裁开庭前可以变更仲裁请求,开庭后后不能再变更仲裁请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劳动仲裁申请变更,可以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撤回仲裁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九条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