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中的五大疑难问题探讨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7 11:15:37 399 人看过

1、劳动仲裁与审判衔接困难(一)当事人提起诉讼后撤回诉讼的,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在一审期间撤回诉讼,如何确定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对此有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仲裁裁决的效力因当事人的起诉而丧失。当双方当事人撤回诉讼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将在仲裁裁决作出前返还国家。这是因为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仲裁是审判的前置程序和必要程序。它不同于诉讼中一审法院和二审法院判决之间的关系。如果您不接受一审判决上诉,一审判决将在二审撤诉后发生法律效力。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接受仲裁裁决并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裁决将失去效力。当事人撤回诉讼后,仲裁裁决也将失效,即此时争议双方的地位与裁决前没有区别。另一种观点认为,当当事人对仲裁裁决提起诉讼并撤回诉讼时,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理由是,仲裁裁决在作出并交付双方当事人后15天内无效。如果任何一方在15天内未提起诉讼,仲裁裁决将生效。当事人在十五日内提起诉讼,法院以判决或者调解的形式作出实质性处理的,仲裁裁决无效。如果当事人撤回诉讼,则表明当事人在程序上放弃了诉权,即当事人放弃了根据诉讼解决纠纷的权利,无效裁决将在第15天届满时具有法律效力。作者支持第二种观点。因为一旦当事人拒绝接受仲裁裁决并向法院撤回诉讼,仲裁裁决将失去效力,仲裁程序将失去意义。(2)一审、二审程序不及时。我国劳动争议案件宜实行一审二审制度。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根据仲裁与审判的关系,对劳动争议案件作出裁决。裁决书送达后,当事人不得向上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表示不满。但是,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是司法机关,仲裁委员会是行政机关。因此,人民法院无权维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也无权更改或返还被发现错误的仲裁裁决。该程序的建立使得仲裁委员会没有监督机制,导致仲裁程序的虚拟存在。另外,劳动争议案件经过一、二审审理后,审判期必然过长,诉讼过程中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增加,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笔者认为,劳动仲裁前置程序应改为仲裁或审判。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选择由仲裁机构或法院解决劳动争议。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法严重滞后。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在许多方面过于原则化,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不够。为了弥补《劳动法》的不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布了大量劳动行政法规,但两者之间存在冲突。有些规定含糊不清,容易产生歧义。此外,劳动行政部门的文件没有公开,执法人员很难及时获取和掌握。笔者认为,《劳动法》应尽快修订,以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为原则,吸收当前较为重要的规章制度。作者建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发布部门文件后及时向社会宣传。3、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当事人之间就劳动报酬和福利的范围、数额、支付条件、方式等问题存在较多争议。除了法律的明确规定外,这些问题更多地取决于雇主的内部规范,雇主确定工资、奖金和年终奖的支付,并确定租金和取暖费的收费标准和方法。有时,甚至没有确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工人在与雇主的纠纷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他们常常寻求法律救济。在劳动报酬协议不明确的情况下,法院在实际处理这一问题时可以参照的标准相对复杂,如参照当地同行业、同工种的标准、全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等,这给此类案件的审理带来了麻烦。笔者认为,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由用人单位内部规范决定的制度,应当由劳动法加以规定,以统一规范。4、雇主的内部规定是否合法有效。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用人单位一般按照用人单位的内部规章制度对劳动者进行管理,要求劳动者严格遵守用人单位的内部规章制度,对于违反内部规定的行为,经常根据此类规定对工人进行相应的处罚。工人的工作条件、工作内容和报酬要求往往由他们决定。如何界定雇主在管理工人方面的自主权,如何界定单位制度内部规则的权限和范围,此类规范是否合法有效,是否通过适当程序(如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和通过的程序)产生,是否向工人公布,能否作为办案依据等往往是双方法庭争论的焦点,也是审理案件的关键。笔者认为,许多单位在制定了自己的内部规章后,并没有实行民主程序或公开程序,这些规章往往侧重于保护企业的利益,对职工的要求极为苛刻。一些用人单位甚至在法庭上临时界定企业规章制度,为解除劳动关系寻找借口,因此,笔者建议尽快建立企业规章制度备案机制,为劳动争议的发生提供证据,为案件的审理提供便利。在反诉问题上,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有权向法院起诉。由于双方均对同一裁决提起诉讼,为了方便双方的诉讼和法院的审判,这两个案件可以一起审理,后一个案件可以作为反诉处理。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提出反诉的情况比较普遍,即仲裁裁决送达后,甲方拒不接受,在15日内提起诉讼,法院依法予以受理;被告B收到诉状副本后,在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超过15天的法定期限内提出反诉。关于这种反诉是否成立,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当事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提出的反诉,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反诉条件,即应予以受理。另一种观点认为,劳动争议案件具有特殊性,即反请求的构成条件应满足当事人自仲裁裁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的要求。作者认为第一种观点更合适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1日 10:4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仲裁机构相关文章
  • 关于劳动争议处理几个疑难问题研究
    目前在司法和实践中劳动争议范围的界定和准确定性主要涉及以下问题:1、双重劳动关系产生的纠纷如何定性。我国目前大量存在双重劳动关系,即一个劳动者具有双重职工身份和享有两个劳动关系。双重劳动关系或表现为两个劳动关系都是法定的,或表现为一个是法定劳动关系,另一个却是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司法实践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纠纷,无法确定谁是承担责任的用工单位。如隐性就业的职工由于与新的用工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该用工单位不依法支付劳动报酬,提供劳动条件和待遇,导致下岗职工不能享受应有的权利,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原单位和新单位都推诿责任,使劳动争议的处理难以顺利进行。而现行劳动争议处理相关法律、规定对双重劳动关系发生的纠纷解决并未作明确规定。笔者以为,对此可以借鉴和推广实务界的办案经验,即下岗职工隐性就业未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当其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争议时,应当按雇佣劳务关系对待,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可不
    2023-04-28
    138人看过
  • 关于走私罪若干疑难问题的探讨
    修订后的刑法,在原《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基础上,对走私罪进行了修订,将走私罪单列一节,把刑法原173条规定的盗运珍贵文物出口罪归并至走私罪一节,将原补充规定中的走私毒品罪置于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同时增加了三种具体的走私犯罪,即走私核材料罪、走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罪和走私固体废物罪,使走私罪的规定得到空前完善。与之相适应,在理论界不少学者也对走私罪从不同角度展开了论述。但就走私罪的有关问题,学者们认识并不一致,一些疑难之处,尚存在较大争议。为此,笔者也就走私罪的若干问题再次进行探讨,以求正于方家。一、对本罪所侵犯客体的重新认识1、走私罪所侵犯的客体是海关对货物、物品的进出境的监管制度对走私罪所侵犯的客体,理论界看法不一。大多数学者认为,走私罪的犯罪客体是国家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对外贸易管制包括对违禁品的进出口的严格禁止。(注:参见马克昌主编:《经济犯罪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2023-06-11
    52人看过
  • 关于贪污罪主体疑难问题探讨
    论文关键词:贪污罪主体国家工作人员论文摘要:文章从理论到实践探讨了贪污罪主体的演变过程,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村民小组长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企业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是否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贪污罪主体共同犯罪问题。一、贪污罪主体的演变进程1979年《刑法》将贪污罪的主体规定为国家工作人员。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则对国家工作人员作了解释,将国家工作人员限定为从事公务的人员。198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198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若干问题的解答》将贪污罪的主体扩大为“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人员或者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
    2023-06-03
    258人看过
  • 审理贩毒案件若干疑难问题的探讨
    毒品的贩卖是毒品从制造到消费过程的主渠道和中心环节,贩毒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我国贩卖毒品的案件在全部毒品案件中所占比例极高,但查获并审判的案件与毒品现状相距甚远,其主要原因在于贩毒属于高智能犯罪,慑于严厉的刑罚制裁,嫌疑人总是千方百计掩盖、毁灭罪证,同时采用“少量、多次、流动”的交易手段从事贩毒活动,除现场抓获外,不少案件,往往由于毒品罪资不存在或被告人翻供,审查认定证据困难。同时,鉴于新情况的不断出现导致法律规定的缺失以及理解上的差异,导致实务中存在对量刑具有重大影响的贩毒数量确定和定罪等法律适用问题,迫切需要厘清,以寻求解决这策。为此,笔者拟就审理贩毒案件主要涉及的几个疑难问题略抒管见。一、贩毒案件证据认定问题贩毒案件在组织性、隐密性上不同于普通刑事案件,因证据稀少欠缺,易为孤证,缉毒队伍的科技含量偏低,证据的诉讼意识又不高,证据体系不完善而缺失行之有效的证据规则,审理中认定证据以及运用
    2023-06-11
    391人看过
  • 参与分配制度若干疑难问题探讨
    申请参与分配制度,是指已经取得执行依据或者已经取得财产保全裁定的财产保全财产采取了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其实质相当于提前实施了一部分执行程序,并排除其他法院对该部分财产重复采取执行措施的权力以及其他已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对该部分财产申请立即强制执行的效力。其他债权人要参与分配该部分财产,必须向采取执行措施的法院提出申请,且需等到财产保全申请人的案件审结之后才能进行实际分割。从这个意义上说,财产保全申请人的地位,相当于申请执行人。当然,就其申请分配财产而言,由于其是在其他债权人已申请执行的情况下作出的,在时间上具有后续性,故又是申请参与分配人。二、关于不足清偿全部债务的认定标准问题《意见》和《规定》均将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足清偿全部债务(不能清偿所有债权)作为申请参与分配人提出申请的一个前提条件。但如何判定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足清偿全部债务,两个司法解释均无明确的可操作性较强的规定。实践中,有的同
    2023-06-06
    222人看过
  • 网络共同犯罪若干疑难问题探讨
    网络空间中的共同犯罪,由于犯罪人之间往往是单纯的技术配合,彼此之间互不相识,甚至永生不会谋面,从而使该类犯罪在共同犯罪故意的认定上、网络单位犯罪与网络共同犯罪的区别上、共同犯罪的聚合形式上均产生了困难。犯罪方法和犯罪手段呈现出的网络化特征,使网络环境中的共同犯罪问题成为刑法理论急需给予关注并加以及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从计算机网络共同犯罪的含义及特点的分析入手,网络共同犯罪故意的认定网络单位犯罪问题网络聚合性犯罪的性质及其认定等几个方面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关键词:网络犯罪共同犯罪网络共同犯罪共同故意引言网络空间中的共同犯罪,由于犯罪人之间往往是单纯的技术配合,彼此之间互不相识,甚至永生不会谋面,从而使网络共同犯罪故意的认定产生了困难;犯罪方法和犯罪手段呈现出的网络化特征,比如恶意制作与公布病毒制作软件与变形器、教授和指导他人入侵技术和方法、利用信用卡号产生器产生卡号并公布在网络上供人下载
    2023-06-12
    132人看过
  • 当前劳动争议纠纷案件若干疑难问题汇总
    一、下列纠纷不属于人民法院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范围:(一)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缴纳住房公积金的;(二)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为其建立社会保险或缴纳有关社会保险费用的;(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参加工作时间认定、出生年龄确认、工龄折算、特种工认定、退休审批、退休基本养老保险或者退休金待遇等发生的纠纷;(四)在校学生勤工俭学、参加生产性实习见习与所在单位发生的纠纷;(五)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改制改革引发的职工下岗、经济补偿金、下岗生活费、劳动关系确认、连续工作年限计算、整体拖欠工资及社会保险参保缴费等纠纷;(六)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补办人事档案的;(七)劳动者仅请求用人单位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八)其他依照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不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二、如果确系不可归责于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能否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二倍工资?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系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但确系不可归责于
    2024-04-06
    391人看过
  •  探讨劳动争议现状
    劳动合同纠纷
    社会劳动保障制度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劳动保障体系不健全、相关部门监督管理不力、用人单位法律意识薄弱、劳动争议案件复杂多样、劳动仲裁机构定位不明确且仲裁人员短缺以及解决劳动争议案件时间过长等问题。社会劳动保障制度存在不足:(一)劳动保障体系尚不健全。(二)相关部门监督管理不力。(三)用人单位法律意识薄弱。(四)劳动争议案件的类型由简单化变得复杂多样。(五)劳动仲裁机构定位不明确,仲裁人员缺少,难以适应劳动争议案件日益增多,劳动争议案件日趋复杂多样的要求。(六)解决劳动争议案件的时间过长,法律程序复杂,不利于及时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争议案件类型有哪些变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日益繁荣,劳动争议案件类型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纠纷类型多样化:以前,劳动争议案件主要集中在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等传统纠纷类型上。而随着职场竞争加剧、劳动合同制度改
    2023-11-17
    253人看过
  • 劳务派遣工入党难问题探讨
    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再由其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的一种用工形式。劳务派遣人员指的是被劳务公司派到相应工作单位的工人。因此,劳务派遣人员的劳动关系在劳务派遣公司,工作单位却在劳务派遣单位,也就是《劳动合同法》所称的用人单位。滥用劳务派遣工问题已到非解决不可时候昨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举行主题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专场记者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鸣起,浙江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金长征,中华全国总工会基层组织建设部部长郭稳才,中华全国总工会保障工作部部长邹震出席记者会,就滥用劳务派遣工、工资集体协商、提高劳动者报酬、职业病防治法修订、解决劳动争议和纠纷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滥用劳务派遣工的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在回应苹果在华供应商企业职工中毒事件和有关新生代农民工
    2023-07-07
    330人看过
  • 江苏省劳动仲裁疑难问题研讨会纪要
    江苏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文件关于印发《江苏省劳动仲裁疑难问题研讨会纪要》的通知全省劳动仲裁疑难问题研讨会纪要为了及时研究全省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统一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认识和做法,不断提高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质量,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于2007年11月在南京召开了全省劳动争议疑难问题研讨会。省、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省劳动保障厅、省总工会、省企业家联合会也派员参加了会议,同时邀请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同志参加了会议。劳动保障部劳动工资司领导也专程到会指导。现将研讨会意见纪要如下:一、劳动者在单位工作期间没有参加社会保险,后该单位把劳动者转为劳务派遣方式用工,如劳动者诉请原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等发生劳动争议,应如何处理?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劳动者诉请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争议,仲裁委员会应予受理。用人单位把劳动者从直
    2022-11-09
    436人看过
  • 有关劳动法律关系的五个问题之探讨
    1,如果用人单位的工作休息时间违法,要求职工每周工作超过法定的工作时间,象征性的发加班费,如果要求职工每周工作七天,从没有休息日,那么星期日的工资报酬是否能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双倍?相关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注意上面用的是“应当”,属于强制性的规范,如果违反了就必然会有相应的不利后果)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
    2022-11-07
    127人看过
  •  探讨劳动合同中的违约责任问题
    本文介绍了劳动合同中违约金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限和竞业限制的20%。同时,该法也对违约金实行了限制性规定,超过规定部分的违约金无效。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应该遵守法律规定,避免违反服务期限和竞业限制,否则可能会承担无效的违约金责任。可以将以下内容改写为:法律允许的唯一违约情形是违反服务期限和竞业限制(这两种情况)。违约金是指合同中约定的,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时向对方交纳的一定数额的金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违约金实行了限制性规定。违反服务期限和竞业限制的违约责任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限,劳动者在服务期限内负有相应的义务。同时,用人单位应当遵守竞业限制的约定,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其他知识产权。若用人单位违反服务期限和竞业限制的约定,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法律规定
    2023-11-27
    258人看过
  •  探讨企业管理中的劳动和谐问题
    企业劳动关系是指企业在劳动过程中,与员工之间所建立的依法确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最迟不能超过一个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企业劳动关系是指企业在劳动过程中,与员工之间所建立的依法确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最迟不能超过一个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劳 动 关 系 的 核 心 内 容 : 权 利 与 义 务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而产生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的。权利是指劳动者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享有的待遇和保障,包括工资、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而义务则是指用人单位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包括提供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权
    2023-09-05
    109人看过
  • 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件疑难问题探讨
    笔者曾办理了几起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在司法实践中遇到不少问题,有些问题至今仍无确定的解决方案,现将上述问题作一归纳,并希冀与同行讨论。一、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法》第56条第2款规定:外观设计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司法实践中,很多法官会要求权利人提交权利说明,实际上外观设计专利和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不同,在外观设计专利的行政授权过程中,并不需要提交权利说明,因此外观设计专利的文字性权利说明是没有的,但是有些外观设计专利会有简要说明,用来对图片或照片中无法表达的部分作说明,但这不具有普遍性,因此,法院要求权利人在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件中提供权利说明的做法笔者认为不妥当。二、关于色彩的保护我国专利法不保护单纯的色彩专利,但对色彩与产品形状、图案结合,则可以获得专利保护。目前色彩专利主要有三种:图案加色彩、形状加色彩、图案、形状加色彩。色彩的保护必然影
    2023-05-05
    401人看过
换一批
#仲裁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仲裁机构是依法设立,独立于行政机关,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机构。它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依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对纠纷进行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 仲裁机构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高效性,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更多>

    #仲裁机构
    相关咨询
    • 相关的疑难问题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28
      如果房子没有内部的争议,那是最好不过了。按照法律上来说,你奶奶去世,你爷爷和他们的6个子女,其中包括你的父亲都是合法继承人。你们家里所有人都知道房子是你父母的,但他们只是口头上承认房子是你父母的还不行,要有个书面的证明,省得以后起纠纷。如果没有异议,你们可以直接到房产所在地的房管局办理过户手续。不过在法律上讲,房子是由你爷爷首先拥有的,唯一渠道就是让你父母带着你的爷爷去当地的公证处,去做公证,不过
    • 江苏省劳动仲裁疑难问题研讨会纪要参考文献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09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双方协商签订了关于工资、经济补偿金支付等协议,劳动者反悔申请仲裁的应如何处理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就工资、经济补偿金的事宜协商达成协议的,以双方签订协议的时间为申诉时效起算点,劳动者在申诉时效内提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应予受理。在审理中,应审查该协议是否存在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只要双方的协议不是在一方受欺诈、胁迫、基于重大误解等违背真实意思表示
    • 外国人在中国的劳动争议问题
      香港在线咨询 2021-11-02
      外国人在中国处理劳动争议的方法与中国的员工相同。申请仲裁的,由合同履行地或者单位所在地的仲裁机构管辖。起诉的,由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侵权地人民法院管辖。
    • 疑难问题关于绑架罪的问题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2-19
      有关绑架罪的几个疑难问题是: 1.绑架罪是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 2.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健康、生命权利及公私财产所有权利; 3.主观方面由直接故意构成,并且具有勒索财物或者扣押人质的目的。
    • 劳动争议问题的劳动争议法律依据是什么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5-22
      1、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 2、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