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刑事判决的罚款,应当由犯罪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如果期满不缴纳的,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如果缴纳确有困难的,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缴。
一、缓刑没交罚金会不会收监
缓刑不交罚金,不会被监禁。如果遇到不可抗拒的灾难,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免除。罚款在判决规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不能全额缴纳罚款的,人民法院应当随时追回被执行人有可执行财产的情况。因不可抗拒的灾难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二、法院会把房屋卖了当罚金吗
法院不会把房屋卖了当罚金。法院判处罚金的,法院可以依法追收相应的罚金,但不会没收房屋。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如果有多余的财产,法院可能会启动强制执行程序拍卖多余的财产,拍卖款超过罚款的,多余部分返还被执行人;拍卖款不足的,被执行人仍应当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三、出狱多长时间会追缴罚金
犯罪分子出狱,法院追缴罚金是没有期限的,法院随时会追缴。
罚金可在刑事判决书规定的期限内一次性上缴或者分期。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罚金,是指法院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属于财产刑的一种。在中国刑法中是一种附加刑。
罚金刑的执行有三种情况:
1、罚金在判决规定的期限内一次或分期缴纳;
2、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
3、如果有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可以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
以销赃数额认定盗窃数额的刑事判决书是什么
56人看过
-
判决书判刑并罚款,罚款不交会怎样
123人看过
-
保险诈骗数额较大刑事判决书
422人看过
-
罚款决定书(刑事案件用)
129人看过
-
巨额的刑罚判决
193人看过
-
何种数额的挪用公款会导致刑事判决?
190人看过
受到罚款处罚的人应当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一)被处五十元以下罚款,被处人对罚款无异议的。 (二)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照本法的... 更多>
-
如何判决刑法的罚金数额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19(1)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4)具有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或者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5)在共同盗窃犯罪中,各共犯人基
-
刑事案件判决中,罚金的数额确定的方法有哪些?罚金的数额如何确定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06犯罪分子被判刑的时候,在需要交罚金的时候,要确定罚金的数额,需要根据一些情况来确定。那么罚金的数额确定有哪些方法呢?下面法律为你介绍罚金的数额确定的内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刑法在总则中规定了裁量罚金数额的一般原则,即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而在分则中,则对罚金数额的裁量作了多样化的规定,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无限额罚金制。刑法分则仅规定选处、单处或者并处罚金,不规定罚金的具体数额限度,而
-
判处罚金,因何决定罚金数额辽宁在线咨询 2021-10-18罚金是指法院判决犯罪人向国家支付一定金额的处罚方法。罚款属于财产刑的一种。在中国刑法中是附加刑。 无论是刑法部分明确规定了罚款的刑期,还是没有明确规定罚款的刑期,在判处罚款的时候,必须根据犯罪情况决定罚款的金额。 一般来说,情节严重的,罚款金额多,情节轻的,罚款金额少的,适应犯罪,使犯罪者在经济上不便宜。同时,犯罪分子的经济负担能力也是因素。罚款金额过多,超过犯罪分子的实际负担能力,犯罪分子也无法
-
刑事判决的指控金额能超过数额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1-10-21可以。犯罪金额的类型不同。从我国刑法的观念来看,数额具有以下类型:(一)违法所得数额违法所得数额是指通过犯罪而实际得到的非法利益的数量。财产犯罪和经济犯罪,从行为人的主观目的来说,都是为了牟取非法利益,而犯罪所得数额的大小正是反映了这一目的的实现程度,因而对于定罪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刑法中关于违法收入的规定,大部分情况下规定金额大,这里的金额大是违法收入的金额。例如刑法第267条规定:“抢夺公私财物
-
2022年的数罪并罚判决书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18(1)确定罪名,应以我国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为依据。 (2)确认量刑情节。 (3)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的应当表示肯定;不构成犯罪或者指控的罪名不当的,应当有理有据地作出分析认定;对于辩解、辩护的主要理由,应当据理表明是否予以采纳。 (4)确认辩解、辩护理由是否被采纳。 (5)写明判决的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