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效力待定行为
效力待定行为是指合同的效力待定。所谓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不完全符合有关生效要件的规定,因此其效力能否发生,尚未确定,一般须经有权人表示承认才能生效。
《民法典》第五百零三条,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合同,被代理人已经开始履行合同义务或者接受相对人履行的,视为对合同的追认。
二、效力待定合同追认期限
效力待定合同的追认期一般是三十天。效力待定合同的善意相对人通知被代理人追认的,可以催告其在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三、效力待定合同的种类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
(1)纯获利、无义务的合同,合同有效、不需权利人的追认。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认可的合同,合同生效。
(3)法定代理人明确表示不认可,不追认的合同,合同不发生效力。
(4)法定代理人没作表示的合同,不发生效力。
2.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
无权代理订立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
3.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
(1)权利人追认无处分权人签订的合同,合同转为有效。
(2)无处分权人取得了处分权,合同转为有效。
(3)权利人未追认,行为人未取得处分权,而相对人是善意的,则相对人可取得所有权,此时行为人向权利人和相对人承担责任。
-
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法律后果,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特征
113人看过
-
效力待定债权行为物权行为是怎样的
215人看过
-
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待定
324人看过
-
可撤销行为与效力待定行为的特点
200人看过
-
可撤销法律行为与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60人看过
-
2024民法典关于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的规定是什么
352人看过
合同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开始产生以国家强制力保障的法律约束力,即合同发生法律效力。此处所说的法律效力并不是指合同能够像法律那样产生约束力。合同本身并不是法律,而只是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因此不可能具有法律一样的效力。合同的效力主要体现在对当... 更多>
-
效力待定行为的行为概念上海在线咨询 2023-05-291、效力待定民事行为是已经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但欠缺法定有效要件。法定有效要件的欠缺表现为当事人缺乏民事行为能力、代理权限或处分能力,民事行为的其他要件均具备。 2、效力待定民事行为成立时有效还是无效处于不确状态。即民事行为既可能发生法律效力,也可能不发生法律效力。
-
无权处分行为是否为效力待定行为?北京在线咨询 2024-11-07在当事人未享有合法处分权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根据法律规定,其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类型。在此种情况下,无权处分人擅自处置他人财产,若经过权利人的事后确认或无权处分人在订立合同时已然取得了所处分财物的合法权益,那么这一合同将被认定为有效成立;反之,如果未能获得权利人的认可,这份合同将被判定失效,相关义务方还需要承担赔偿相对方经济损失的责任。 当无权处分人在缺乏处分权的情况下签订合同时,该合同便属于效力
-
想知道效力待定民事行为效力规定的特征是什么?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25效力待定民事行为具有如下特征: 1、效力待定民事行为是已经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但欠缺法定有效要件。法定有效要件的欠缺表现为当事人缺乏民事行为能力、代理权限或处分能力,民事行为的其他要件均具备。 2、效力待定民事行为成立时有效还是无效处于不确状态。即民事行为既可能发生法律效力,也可能不发生法律效力。 3.效力待定民事行为是否发生法律效力,有待于其他行为或事实的确认。
-
具有待定效力的民事行为安徽在线咨询 2024-11-29具有不确定性特征的民事行为被称为效力待定民事行为,其成立时其有效或无效尚不能确定,需要后续的事实来决定其效力。根据《民法典》第145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有效的,而其他民事法律行为则需要经过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追认后才能生效。
-
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是如何认定的湖北在线咨询 2023-04-08效力待定民事行为具有如下特征: (一)效力待定民事行为于其行为成立时是否有效还处于不能确定状态。 (二)效力待定民事行为既可能成为有效民事行为,也可能成为无效民事行为。 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类型: (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双方行为(即合同行为)。该种行为如事后得到其法定代理人追认,则有效;反之,其法定代理人拒绝追认,则该行为无效。此类行为成后,法定代理人表态前,行为的效力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