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的民事诉讼权利是当事人保护自己合法民事权益的诉讼手段。根据我,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享有下列民事诉讼权利:
1、起诉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人发生争议时,均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权利只能由原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享有;、
2、答辩权。
3、委托诉讼代理人权。
4、申请回避权。
5、调解权。该项权利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请求调解权,二是达成调解协议权;
6、反诉权。
7、辩论权。
8、提出证据和质证权。
9、上诉权。
10、申请执行权。
11、和解权。和解不同于调解,和解是在没有人民法院参与的情况下,当事人自愿对实体权利义务达成协议。在审判过程中和执行过程中,当事人都有权进行和解,若在审判过程中和解,可按撤诉处理。
12、撤诉权。
13、变更诉讼请求权。
14、申请再审权。
15、查阅权。
16、复制权。
17、法庭笔录补正权。当事人对法庭笔录认为有错误的,有权要求进行补正;
18、管辖异议权。
19、申请不公开审理权。
20、财产保全申请权。当事人有权依法在起诉前或者起诉后向人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
21、先予执行申请权。对可以先予执行的案件,当事人有权申请先予执行;
22、要求重新调查、鉴定、勘验的权利;
23、要求补正法律文书中笔误的权利。
24、要求补充判决权。若判决书漏判了诉讼请求,当事人有权要求人民法院对漏判的诉讼请求进行补充判决;
25、使用本民族语言和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上述是当事人主要的民事诉讼权利,对上述权利,当事人可以行使,也可以不行使。但是,如果行使,必须遵从法律规定的条件进行,否则,不产生法律效力。
26、诉讼权利能力指能够成为民事诉讼当事人,享有民事诉讼权利和承担民事诉讼义务的法律上的资格。如果一个主体有资格成为当事人,有资格享有民事诉讼权利,承担民事诉讼义务,那么这样的主体就具有当事人能力。
27、诉讼行为能力指当事人亲自进行诉讼活动,以自己的行为行使诉讼权利和承担诉讼义务的法律上的资格。有诉讼权力能力而无诉讼行为能力的人,虽然可以成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但却不能自己为诉讼行为,而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由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代为诉讼。
28、诉讼行为能力是诉讼权利能力充分不必要条件,有诉讼行为能力就有诉讼权利能力,诉讼权利能力不一定有诉讼行为能力。
上述权利,可以由当事人本人亲自行使,也可以依法通过法定代理人或者委托代理人行使。
-
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主要是指哪些
145人看过
-
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可以处分哪些权利
51人看过
-
当事人可以放弃自己的民事权利或者诉讼权利吗
336人看过
-
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诉讼当事人有哪些权利
404人看过
-
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法律救济的先决条件
158人看过
-
当事人享有哪些诉讼权利,当事人承担哪些诉讼义务?
426人看过
民事诉讼当事人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以自己的名义,为保护自己的民事权益,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和进行辩论等。... 更多>
-
民事诉讼中追加当事人当事人追加民事诉讼权利有什么北京在线咨询 2021-10-27最高人民法院对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一些意见:57、必须共同诉讼的当事人未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9条的规定,通知参加的当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追加。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申请,应当进行审查,申请无理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理的,书面通知被追加的当事人参加诉讼。58、人民法院追加联合起诉当事人时,应通知其他当事人。应追加的原告明确表示放弃实体权利的,不想追加的诉讼
-
当事人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或者诉讼权利的,由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广东在线咨询 2022-02-15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或者诉讼权利。当事人处分自己民事权利或者诉讼权利的行为包括: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或者发生争议时,是否向人民法院起诉由当事人决定,人民法院对民事争议基本是不告不理;提起诉讼后,原告是否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是否承认、反驳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由当事人决定;当事人是否自行和解,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也由当事人自己决定。
-
双方当事人共同享有的民事诉讼权利浙江在线咨询 2021-08-161、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2、申请回避的权利; 3、收集、提供证据的权利; 4、进行辩论的权利; 5、请求调解的权利; 6、自行和解的权利; 7、提起上诉和申请撤回上诉的权利; 8、申请再审的权利; 9、查阅并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的权利; 10、要求重新调查、鉴定和勘验的权利; 11、对法庭笔录有遗漏或者差错,有申请补退的权利; 12、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
当事人可否放弃自己的民事权利或者诉讼权利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25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或者诉讼权利。当事人处分自己民事权利或者诉讼权利的行为包括: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或者发生争议时,是否向人民法院起诉由当事人决定,人民法院对民事争议基本是不告不理;提起诉讼后,原告是否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是否承认、反驳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由当事人决定;当事人是否自行和解,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也由当事人自己决定。
-
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是否平等呢?北京在线咨询 2023-06-12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8条规定:“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这一规定就是我们常说的民事诉讼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诉讼权利平等,也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是指民事诉讼的双方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平等的诉讼权利,并不意味着双方当事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完全相同,主要是指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