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和名誉权的关系在于诽谤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名誉权,如果情节严重的情况下,是需要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两者的区别在于主体不同、主观方面不同、行为方式不同。
一、诽谤和名誉权的关系
诽谤和名誉权的关系在于名誉权是诽谤罪所侵害的客体。诽谤罪是指行为人实施了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损害的就是他人的名誉、荣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二、侵犯名誉权和诽谤的区别
侵犯名誉权和诽谤的主要区别:
1.主体不同。侵害名誉权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2.主观方面不同。侵害名誉权的主观过错,故意、过失均可构成。
3.行为方式不同。构成诽谤罪的行为方式,一般是比较严重的,等等。
三、名誉权侵权和诽谤认定条件是什么
名誉权侵权和诽谤认定条件包括:
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所谓侮辱是指以语言或行为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
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从法理上讲,对于公众人物提起的名誉侵权之诉,在主观过错方面的考察,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具有实际恶意为标准,没有实际恶意的行为,即使确实损害了公众人物的名誉,也不应认定为侵权。
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所谓特定的人是指某个具体的自然人或法人。如果没有特定的人,则在法律上就不存在所谓的受害人了。
4.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使受害人感觉到一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或心理负担,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创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n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n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
诽谤罪和侵犯名誉权的区别是什么,诽谤罪和侵犯名誉权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185人看过
-
诽谤罪和侵犯名誉权的后果有区别吗
71人看过
-
名誉侵害和诽谤的区别在于
163人看过
-
诽谤名誉权
403人看过
-
名誉权和诽谤罪的对比
109人看过
-
诽谤罪和侵犯名誉权的共同之处
390人看过
-
如何界定诽谤与名誉侵权,如何区分诽谤与名誉侵权和福建在线咨询 2022-04-06诽谤与名誉侵权如何认定, 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甚至叙述的事实愈真实,愈会加重侵权的程度。 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而在名誉侵权行为中,法人、团体、组织可以成为受害者。如:
-
-
怎样区分名誉侵权和诽谤澳门在线咨询 2022-04-01诽谤与名誉侵权如何认定, 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甚至叙述的事实愈真实,愈会加重侵权的程度。 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而在名誉侵权行为中,法人、团体、组织可以成为受害者。如:
-
怎样鉴别诽谤罪和侵犯名誉权香港在线咨询 2022-06-30根据《刑法》第246条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而以书面、口头形式宣场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一、诽谤罪和侵犯名誉权的共同之处 1、二者侵害的客体都是公民的人格和名誉; 2、行为方式基本相同,构成诽谤罪的行为一般均可成为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
如何对侵犯名誉权和诽谤罪进行区别安徽在线咨询 2022-12-05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 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甚至叙述的事实愈真实,愈会加重侵权的程度。 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 在名誉侵权行为中,法人、团体、组织可以成为受害者。如:散布虚假消息,诬说某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