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规定制造谣言判刑多少?
1、造谣的行为若是构成犯罪,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诽谤罪不一定可以追加被告,受理法院可以结合实际情形判断是否追加。
对于诽谤罪等刑事自诉案件,不管是否追加被告。法院审理时需要遵守以下规定:
(1)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被羁押的自诉案件,应当在被告人被羁押后一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
(2)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未被羁押的自诉案件,应当在立案后六个月内宣判。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二、名誉侵权的形式有哪些?
名誉侵权主要有下列几种方式:侮辱,诽谤,泄露他人重要隐私等。
1、侮辱
用语言(包括书面和口头)或行动,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用大字报、小字报、漫画或极其下流,肮脏的语言等形式辱骂、嘲讽他人、使他人的心灵蒙受耻辱等。
2、诽谤
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毫无根据或捕风捉影地捏造他人作风不好,并四处张扬、损坏他人名誉,使他人精神受到很大痛苦。
侮辱、诽谤是常见的名誉侵权行为,《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明令禁止用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他人名誉。对法人名誉的侵害,主要表现在散布有损法人名誉的虚假消息,如虚构某种事实,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如何低劣,以图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搞垮对方等等,这些都是侵害法人名誉权的侵权行为。
三、诽谤罪的加重处罚情形有哪些?
1、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2)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3)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2、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一般属于告诉才处理的刑事案件。
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3、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
(1)引发群体事件的;
(2)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
(3)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
(4)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5)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
(6)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
(7)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n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
制造谣言多少次判刑了?
431人看过
-
制造谣言是否违法
171人看过
-
制造谣言传播怎么判
326人看过
-
制造谣言使别人分手判刑吗?
391人看过
-
如果制造谣言会被判刑几年
139人看过
-
嫌疑人恶意制造谣言怎么判刑
287人看过
-
制造谣言会不会判多少年?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17一般制造谣言判多少年的事,“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及实施诽谤行为“情节严重”的认定,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犯罪适用公诉程序的条件,利用信息网络实施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的认定,严厉打击信息网络共同犯罪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该司法解释通过厘清信息网络发表言论的法律边界,为惩治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等犯罪提供明确的法律标尺。
-
谣言别人谣言判刑几年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10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
编造谣言散发谣言几条就违法?甘肃在线咨询 2022-06-02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
-
故意制造传播谣言是什么罪,法律上的具体规定安徽在线咨询 2023-12-03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情况下才会被判刑,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造成的后果特别严重,对嫌疑人很有可能被法院判处3~7年有期徒刑。
-
散播谣言造成严重后果的法律规定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16散播谣言分很多种:1.造谣,诽谤或者其他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刑法105条.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2.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严重情节(刑法221条.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3.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是他人受到刑事追究(刑法243条.诬告陷害罪)。4侮辱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缉耿光际叱宦癸为含力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