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3月3日,梁某以做生意为由,向马某借款28000元,约定借款期限为1年,利息为22,梁某将其一处住房的房证抵押给马某。到期后梁某未能还款,马某索要不成于1997年4月诉至法院。审理期间,梁某经多次传唤均无正当理由而拒不到庭应诉。1997年5月22日,根据原告马某的申请,法院查封了梁某的住房一套,判决由梁某在5日内归还马某借款28000元,并支付利息。宣判后,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
该案在执行过程中,因被告梁某下落不明,法院追加梁某之妻姜某为被执行人。但姜某举证证明她与梁某已于1997年4月17日办理了离婚手续,因此对梁某所负债务无义务偿还。马某向法院申请再审此案,请求法院判令梁某、姜某共同承担该债务。
审判
法院再审后查明,梁某和姜某原系夫妻关系,1997年4月15日法院向梁某送达起诉状副本及开庭传票时,由姜某代收。2天后,梁某和姜某到民政部门办理了协议离婚手续,约定:双方婚姻存续期间的所有财产(含住房、及银行存款2万元)全部归姜某所有,债务全部由梁某自负。法院认为梁某和姜某为逃避债务,借协议离婚将夫妻共同财产转移给另一方违反法律规定,判决姜某对梁某借款承担连带责任。
宣判后,姜某不服,上诉到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辩称梁某借款并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双方协议离婚时梁某不但承担了所有债务,同时也享有债权,借款应由梁某自己偿还。
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监庭审理后认为,梁某与马某的借贷关系发生在梁某与姜某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在原审法院送达起诉状及开庭传票时,是姜某签收。2天后,梁某和姜某即办理了协议离婚手续,并约定家庭所有财产、包括住房使用权归姜某所有,债权债务全由梁某自理,应视为规避法律的行为。另外,姜某主张梁某享有债权但未能提供证据证实,法院不予采纳。遂判决驳回姜某上诉,维持原审法院判决,并由姜某承担上诉案件受理费。
-
夫妻为逃避债务办假离婚被法官识破判其还债
132人看过
-
借破产逃避债务
475人看过
-
假离婚怎么破债权人怎么逃避债务
151人看过
-
夫妻离婚移财产规避法律被识破
265人看过
-
夫妻离婚转移恶意逃避债务
239人看过
-
怎样离婚逃避共同债务?
126人看过
离婚手续的办理有两种: 第一种为,双方自愿离婚,且达成共同意思表示后,夫妻双方可以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等重要证件和离婚协议书等书面材料,到当地的民政局办理离婚登记; 第二种为,一方不同意离婚,要求离婚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法... 更多>
-
夫妻为逃避债务被法官识破判其还债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26黑龙江省大庆高新区人民法院审理一起借款纠纷案,由于法官的一双公正慧眼,识破了被告人假离婚真逃债的伎俩,从而判决被告人A、B夫妻二人共同偿还所欠之债,有利的保护了原告方的合法权益。1996年10月至1999年3月期间,被告A退休后因做生意,先后六次从原告宋某处借款260000元,并约定按照年息10%向原告支付利息。2009年4月17日,被告给原告出具还款计划一份,并确认利息为340000元。至201
-
逃避债务假离婚夫妻共同债务举证责任怎样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01从上述夫妻共同债务的界定分析中以及在在司法实践中,我们是否可以仅仅依据共同债务的概念和法律的规定就可以清晰地把握并界定夫妻共同债务呢?答案是否定的在债务认定和债务承担中,还涉及到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如果根据举证规则,有举证责任的一方不能或无法举证时,就应该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这种不利后果的承担也实质影响了债务性质的认定,故有必要对我国共同债务的举证责任进行研究
-
为了逃避债务假离婚,夫妻离婚逃避债务的司法解释是哪些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26迳行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对于通过行政程序协议离婚的借夫妻假离婚逃避债务的案件,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可以迳行对其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依法采取查封、扣押等强制执行措施。对于为逃避债务夫妻双方在离婚登记机关协议离婚,将夫妻共同财产转移给无债务的一方,人民法院可否对其转移的财产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问题。
-
以假离婚逃避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有效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02-14以假离婚逃避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有效,如果能够确定是共同债务,可以要求承担债务责任。判断夫妻双方是真离婚还是假离婚要从多方面调查。(一)询问申请执行人。一般来说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比较了解被执行人的婚姻状况及家庭财产情况,是人民法院判断被执行人是否是借夫妻假离婚逃避债务案件的重要线索。但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有利害关系,对其提供的信息,执行人员应当慎重对待,结合其它信息综合分析;(二
-
离婚后夫妻双方借款没还算逃避债务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24主要指离婚后一方对婚姻存续期间的法定或约定共同债务拒不承担责任或采取转移、隐匿变卖、毁损财产等方式间接逃避债务承担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第47条只对“离婚时”发生侵害财产和伪造债务的违法行为处理进行了规定,但对离婚后一方逃避共同债务侵犯配偶一方利益的行为如何处理未有规定。此处共同债务既包括已经生效法律文书或协议确定的共同债务,也应包括未予确定(如未予处理或遗漏)的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