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五保,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孤儿为保教)。“五保户”常见于我国的农村地区,这种制度的设立体现了我国法律保护老人和儿童的一贯原则,是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五保对象指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综上所述,晚婚并不属于五保户。
一、五保户监护人
1、供给用于日常生活的粮油和燃料。2、供给常用的服装、被服、洗漱等用品和零用钱。3、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居住房居住。4、对五保户要及时治疗疾病,对生活不能自理者应安排人照料。5、协助妥善办理丧葬事宜。6、五保对象如果是未成年人的,还应当保障其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其他相关政策规定:1、五保户供养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2、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应当专门用于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贪污、挪用、截留或者私分。五保对象的确定:应当由本人申请或者由村民小组提名,经村民委员会审核,报乡镇政府批准,发给《五保供养证书》,凭《五保供养证书》享受五保待遇。
二、什么情况下法院可以执行公积金
法院可以执行公积金的情况,具体如下:
1、被执行人退休的;
2、被执行人出境定居的;
3、申请执行人为孤寡老人、孤儿、农村五保户、农村和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没有固定生活来源的残疾人等;
4、执行标的属于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抚恤金、农民工工资、人身损害赔偿金或执行涉及刑事附带民事判决等特殊困难群体的。
住房公积金提取流程,具体如下:
1、提出申请, 职工凭提取证明材料,向单位提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的申请单位应当予以核实,对符合提取条件的向职工出具加盖公章的住房公积金提取申请表;
2、等待通知;
3、办理提取手续, 审核通过,携相关材料到对应银行办理提取手续。
五保户即国家规定的在五个方面给予保障的村民。主要包括: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 五保户包括农村没有劳动能力,没有生活经济来源,没有赡养扶养义务人,或有但无能力的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残疾人。... 更多>
-
五保户处理五保户别人算打人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01,先报警,由公安机关进行调查处理,并由公安机关委托对受害人的伤情作出鉴定,如果鉴定结论为轻伤以上,行为人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建议受害人住院治疗,住院治疗终结后,才可以确定具体的赔偿数额,赔偿数额的确定基于几个方面,一、是被害人的年龄及其家庭成员年龄结构;二是受害者伤残等级;三是受害人的经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来源地;四、是否继续治疗和康复等等,法律问题确实很复杂,而且伤残等级鉴定标准相当复杂,是以精
-
老是说晚婚晚育的年龄算晚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09现在催婚,恐婚怕回家是很多人存在的普遍问题,那我国晚育年龄是多少呢,来看相关国家法定规定。 一、原国家法定的晚婚年龄是多少?相关规定是什么? 国家鼓励公民晚婚、晚育。 1.晚婚的前提是双方都为初婚,如果其中一方属于再婚就不属晚婚; 2.男25周岁以上、女23周岁以上结婚为晚婚; 3.晚婚晚育享受国家的鼓励政策,双方达到双方享受,一方达到一方享受。 二、最新晚婚晚育年龄是多少? 1.已婚妇女24周岁
-
晚婚婚假怎么算? 晚婚取消了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3-09-04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
爷爷是五保户, 但我不是父母, 算不算五保户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20五保户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一)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 (二)无劳动能力的人; (三)无生活来源的(包括捡垃圾者,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即捡垃圾者为有生活来源); (四)老年、残疾、未满16周岁的村民 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义务。 如果你或者你的兄弟姐妹,没有赡养能力,你爷爷就算是五保户,如果有
-
有养女的人算五保户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2-06-11有养女,只要这个养女有抚养能力,就不算五保户。 五保户是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一)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 (二)无劳动能力的; (三)无生活来源的。 所谓五保: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孤儿为保教); 农村五保供养经费不得低于本地区农村居民上一年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