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醉酒闹事导致离婚该怎么写?
在涉及丈夫沉溺于赌博酗酒,从而导致夫妻关系破裂,进而提出离婚诉讼的情况下,需要在离婚诉状中详细阐述案情。
具体来说,应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是原告的个人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和居住地址等关键性信息;
其次,被告亦需提供详细资料,如姓名、性别、职业或工作单位等资料;
此外,还需要明确诉讼请求,同时列出支持该请求的事实与理由。对于相关证据,务必认真书写并载入诉状之中,以增强其法律效力及可信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二、醉酒闹事刑事拘留最长多少天
在我国,醉酒后发生违法行为,比如寻衅滋事或者扰乱社会秩序等,有可能触犯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这类犯罪,刑法通常会给予严厉制裁。刑事拘留作为其中一种强制措施,其最长期限根据案情的复杂性以及调查工作的需要而有所不同。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刑事拘留并非一成不变,最长可以达到37天,其中也包括了公安部门申请对嫌疑人进行逮捕所需要的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在撰写离婚起诉书时,需清晰列明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以及现居住地等个人基础信息;此外,还应当提供被告更为详尽的具体身份信息,如姓名、性别及具体的职业或工作单位等相关资讯。同时,明确诉讼主张和请求事项,并详细阐述夫妻关系破裂的实际情况及其原因,尤其需要提供能够证明丈夫因沉溺于赌博或者酗酒而导致家庭破裂的有力证据。在书写过程中务必保持严谨态度,以确保所提交的文件具有充分的法律效力和可信度。
-
醉酒闹事是否合法?
53人看过
-
喝醉酒后打架闹事怎么处理
335人看过
-
醉酒闹事要拘留多久?
478人看过
-
醉酒闹事有什么法律规定
300人看过
-
酒后闹事致人残疾怎么赔偿
134人看过
-
醉酒导致工伤应该如何认定
317人看过
-
酒后闹事导致残疾能赔偿多少钱天津在线咨询 2022-08-03第十六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
劝酒导致酒醉死亡的刑事责任湖南在线咨询 2023-07-24劝酒者负不负刑事责任要视情况而定,根据刑法第十六条之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劝酒者对喝酒人如果应当知道对方有不能喝酒的疾病,比如有高血压等疾病,但仍拼命劝对方喝酒,那就属于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社会危险性,但由于疏忽大意而实施了,是过失犯罪,其行为就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并不知道对方不能喝酒,而劝他
-
一方失踪导致另一方闹离婚, 怎么办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31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1条规定:“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诉至人民法院,只要求离婚,不申请宣告下落不明人失踪或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下落不明人用公告送达诉讼文书。”《民事诉讼法》第84条明确指出:“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60日,即视为送达。”法院将
-
事故导致醉酒驾驶交强险怎么算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14机动车驾驶者醉酒驾驶而发生交通事故的话,那么按照规定是不能获得交强险赔偿的。 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驾驶人醉酒驾驶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
老板请员工喝酒导致醉酒死亡,该怎么赔付浙江在线咨询 2022-09-05根据《》、《民法典》等法律规定,多数情况下应由发生人身损害的饮酒人自负损失。但如果发生以下情况,则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和人一起喝酒中,如果饮酒出事,有四种情况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1、强迫性劝酒,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2、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3、未将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