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怎么鉴定项目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6 11:32:10 243 人看过

一、精神病怎么鉴定项目

1、中心在一般受理后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工作,并出具完整、规范的鉴定报告。

2、中心在实施鉴定前,鉴定人应预先阅卷,了解案情,作必要的核实。对疾病的诊断要明确,有科学依据,对各种法定能力的评定和因果关系的评定要准确。

3、精神病司法鉴定工作由办公室主任或中心指定的人员主持,参加司法鉴定的人员不少于三人(其中鉴定人不少于二人)。

4、在作出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后,参加鉴定的精神病司法鉴定人应当签署鉴定意见,如有不同意见时应记录在案。

5、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以《鉴定书证审查意见书》的形式作出;经鉴定人签字并加盖本中心公章后生效。

6、精神病司法鉴定工作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完成,并将《鉴定书证审查意见书》送达委托机关或鉴定申请单位。

二、精神病鉴定要多少钱

由于各地的经济水平不同,收费也有区别,一般是根据当地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费。而且在鉴定之前有些鉴定机构会要求作一些检查,这些检查费用比普通的高不了多少。司法鉴定更是比常规鉴定贵一些。

三、精神病的司法鉴定内容有哪些

1、对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的下列人员应当进行鉴定:

(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

(2)民事案件的当事人;

(3)行政案件的原告人(自然人);

(4)违反治安管理应当受拘留处罚的人员;

(5)劳动改造的罪犯;

(6)劳动教养人员;

(7)收容审查人员;

(8)与案件有关需要鉴定的其他人员。

2、鉴定委员会根据情况可以接受被鉴定人补充鉴定、重新鉴定、复核鉴定的要求。

3、刑事案件中,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包括:

(1)确定被鉴定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患何种精神疾病,实施危害行为时的精神状态,精神疾病和所实施的危害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有无刑事责任能力

(2)确定被鉴定人在诉讼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以及有无诉讼能力。

(3)确定被鉴定人在服刑期间的精神状态以及对应当采取的法律措施的建议。

4、民事案件中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任务如下:

(1)确定被鉴定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患何种精神疾病,在进行民事活动时的精神状态,精神疾病对其意思表达能力的影响,以及有无民事行为能力

(2)确定被鉴定人在调解或审理阶段期间的精神状态,以及有无诉讼能力。

5、确定各类案件的被害人等,在其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的精神状态,以及对侵犯行为有无辨认能力或者自我防卫、保护能力。

6、确定案件中有关证人的精神状态,以及有无作证能力。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23日 08:2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刑事责任能力相关文章
  • 司法鉴定如何鉴定精神病
    一、司法鉴定如何鉴定精神病司法鉴定鉴定精神病的方式如下:1.首先由人民检察院委托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鉴定。2.司法鉴定机构首先应明确鉴定的目的和要求,审阅案情和病情等有关材料,拟定鉴定方案。3.对被鉴定人进行躯体的、神经系统的和精神状态的各项检查,必要时还应做心理测验、脑电图、CT扫描及其他特殊检査。4.通常由3至5人组成的鉴定小组进行鉴定,简单案件也可由专家个人承担。最后根据检查所见,结合案情,进行分析说明,作出鉴定结论,缮写鉴定书,交付委托鉴定机关。二、重新司法鉴定的理由重新司法鉴定的理由如下:1.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的;2.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3.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的;4.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对有缺陷的鉴定结论,可以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或者补充质证等方法解决的,不予重新鉴定。三、精法院司法鉴定费用由谁承担法院司法鉴定费用由申请人承担。当事人
    2023-01-21
    342人看过
  • 怎么鉴定嫌犯有没有精神病
    (一)家属提出申请,提供嫌疑犯曾经患病或可能患病的相关依据(包括嫌疑人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再依法鉴定;(二)公安机关查获或发现嫌疑犯有精神病症状,怀疑可能患有精神病的,为了更好破案、诉讼、定罪量刑等情况,启动司法鉴定;(三)检察院怀疑嫌疑犯患有精神病的。精神病鉴定程序启动后,有关机关应当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或者机构进行鉴定,在作出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后;参加鉴定的精神病司法鉴定人应当签署鉴定意见,如有不同意见时应记录在案,鉴定结论以《鉴定书证审查意见书》的形式作出。对该鉴定有异议的,可以由当事人在被告知的时候直接提出重新鉴定的要求,或者在开庭前要求重新鉴定。《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四条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2024-05-12
    265人看过
  • 精神病要鉴定什么内容
    法律综合知识
    司法精神病鉴定的目的,在于确定行为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判断有无责任能力。对精神病的鉴定首先是从临床精神病学的基础出发,全面检查分析,确定有无精神病,同时从法律的角度确定犯罪时的精神状态及严重程度和它与犯罪的因果关系两方面考虑,具体判断标准如下:1、是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一个人虽患有精神疾病,但如果仍有辨认自己行为的能力,还是要负相应的刑事责任。2、是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即虽可能有辨认能力但丧失了控制能力,其行为已无法受到主观意识的支配和控制。3、是必须是在发生危害行为的当时处于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状态。4、是在精神疾病的问歇期或是疾病缓和期出现危害行为的,因其精神活动已恢复正常,即不能评定为无责任能力。5、是处于智能缺损状态,即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状态,应当在-定程度上负刑事责任。对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1.侦查期间,对犯
    2024-04-27
    261人看过
  • 精神病的鉴定以及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罚
    鉴定精神病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承担任何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应当由政府强制医疗。精神病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是什么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第一,精神病人的行为造成危害结果是否要负刑事责任以及负何等程度的刑事责任,关键要看法律标准即辨认或控制能力的有无和丧失程度。精神病有程度之分,即重度精神病、中度精神病和轻度精神病。从刑法法律的角度分析,精神病人有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部分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以及辨认或
    2023-08-07
    215人看过
  • 精神病鉴定要多少钱?精神病的司法鉴定内容有哪些
    一、精神病鉴定要多少钱?由于各地的经济水平不同,收费也有区别,一般是根据当地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费。而且在鉴定之前有些鉴定机构会要求作一些检查,这些检查费用比普通的高不了多少。司法鉴定更是比常规鉴定贵一些。二、精神病的司法鉴定内容有哪些1、对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的下列人员应当进行鉴定:(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2)民事案件的当事人;(3)行政案件的原告人(自然人);(4)违反治安管理应当受拘留处罚的人员;(5)劳动改造的罪犯;(6)劳动教养人员;(7)收容审查人员;(8)与案件有关需要鉴定的其他人员。2、鉴定委员会根据情况可以接受被鉴定人补充鉴定、重新鉴定、复核鉴定的要求。3、刑事案件中,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包括:(1)确定被鉴定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患何种精神疾病,实施危害行为时的精神状态,精神疾病和所实施的危害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有无刑事责任能力。(2)确定被鉴定人在诉讼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2023-12-08
    357人看过
  • 司法精神病鉴定概述
    刑事责任能力
    在维护精神病患者的权益与保障社会免于受危险精神病患者之危害间,存在了相当大的矛盾与冲突。司法精神病学致力的就是要解决因精神障碍而导致的种种社会与法律法律问题,而司法精神病学在司法活动中的运用集中体现在精神病的上,事实上司法精神病学也将因精神疾患涉及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事件而导致与法律发生之关联之精神医学纳入其研究领域。简单的讲,司法也称为精神病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由一定的机关、组织或单位运用法精神病病学的知识对被鉴定人的精神病状况作出客观判断的活动。对司法精神病鉴定理论界还有人称其为法精神病学鉴定即利用法精神病学学科专业知识对一定人是否有精神疾病进行的鉴定.我国《司法鉴定职业分类规定(试行)》将司法精神病鉴定称为法医精神病鉴定即运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态,法定能力(如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监护能力、被害人自我防卫能力、作
    2023-06-06
    148人看过
  • 精神病鉴定分为几种
    法律综合知识
    一、精神病鉴定分为几种精神病鉴定在司法实践中,包括轻度、中度及重度等等级。这些等级基于患者的心理活动异常程度、学习工作能力受损情况、行为古怪程度、是否存在自杀或攻击行为,以及患者的自制力缺陷等因素综合评定。这样的分类有助于法律专业人士在处理涉及精神疾病的案件时,能够依据科学、客观的标准进行判断。二、何时需要进行精神病鉴定在多种情况下,需要进行精神病鉴定以明确个体是否患有精神疾病及其程度。这些情况包括但不限于: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2.民事案件的当事人,行政案件的原告人(自然人);3.违反治安管理应当受拘留处罚的人员;4.劳动改造的罪犯;5.劳动教养人员;6.收容审查人员;7.以及与案件有关需要鉴定的其他人员。这些情境下,精神病鉴定对于确保司法公正、保护当事人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三、精神病司法鉴定程序如何精神病司法鉴定的程序严谨而规范,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信力。1.鉴定中心在受理
    2024-08-07
    85人看过
  • 精神病能鉴定出来吗
    一、精神病能鉴定出来吗精神病当然可以鉴定出来。目前对于精神疾病的鉴定,主要还是根据临床的表现进行判断。比如从认知方面判断患者是否有一些感知觉异常,幻听。有思维形式或者思维内容障碍的表现,如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同时根据情感反应的表现来进行判断,对外界的刺激是否有正常人的一个情绪反应,如情感淡漠。还要注意意志要求是否存在,有没有意志增强或者意志减退的情况。同时要注意行为方面是否有异常,有没有奇怪的动作,还要注意智力和记忆是否有异常。二、法院司法鉴定程序怎么走1、司法鉴定机关接受委托与受理(一)司法鉴定机构应当统一受理办案机关的司法鉴定委托。(二)委托人委托鉴定的,应当向司法鉴定机构提供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材料,并对鉴定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核对并记录鉴定材料的名称、种类、数量、性状、保存状况、收到时间等。(三)诉讼当事人对鉴定材料有异议的,应当向委托人提出。2、司法鉴定的
    2023-06-06
    230人看过
  • 精神病被拘留可以申请精神鉴定吗
    当精神障碍者面临拘留境地时,他们有权提出进行精神健康评估的请求。在此类情形中,我们首先要考量的是被拘留者当前是否存在精神健康状态可能对其行为意识以及自我调控产生消极或不利影响的因素。倘若此类风险确实存在,那么积极倡导进行精神健康评估将有助于维护法律程序的公平正义与精确无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鉴定意见的告知义务对鉴定意见的异议及其处理】侦查机关应当将用作证据的鉴定意见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请,可以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
    2024-08-13
    335人看过
  • 苏州医保门诊特定项目报销----重症精神病
    1.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患有精神病中的精神分裂症、重症抑郁症、伴有精神病症状的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症、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统称重症精神病),需在门诊进行药物治疗的,经指定诊断认定医院专科主治以上医师确诊认定精神病病种并在《门诊特定项目登记表上填写诊断依据,加盖医院疾病诊断证明专用章后,由诊断认定医院统一携《社会保险卡、《社会医疗保险证和《社会医疗保险病历(以下统称就医证卡)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门诊特定项目登记确认手续。2.重症精神病指定诊断认定医院包括: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市广济医院。二、结付标准办妥重症精神病门诊特定项目登记确认手续的参保人员,在门诊发生符合医疗保险结付规定的治疗精神病药品费用,每一结算年度在3000元限额内,由医疗保险基金全额结付。其中:当年住院和门诊特定项目费用累计在10万元以内的,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结付;费用累计超过10万元的,由大额医疗费用社
    2023-05-10
    86人看过
  • 批捕后经鉴定有精神病怎么办
    如果属于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精神病人,应予释放。如果属于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应当立即进行询问。一、双重人格副人格犯罪怎么判双重人格副人格归于精神病范畴。根据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精神病人有限制行为能力精神病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规定如下: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
    2023-03-27
    328人看过
  • 怎么委托人做精神病司法鉴定?
    1、案件的精神病司法鉴定,应当由相应的办案机关委托进行。案件的当事人、代理人、辩护诉讼代理人提出鉴定要求的,应当向办案机关提出申请,由办案机关决定,办案机关同意的,由办案机关委托鉴定。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中遇到进行精神病司法鉴定的案件,可以委托鉴定。2、委托或申请精神病司法鉴定的,应当携材料到本中心办公室备案,办公室签发《司法鉴定委托材料受领单》,由办公室统一安排。3、中心在接受鉴定委托或鉴定申请进行审查并决定受理后,应当向委托机关或申请单位出具《鉴定委托受理合同》。司法鉴定的委托人是谁1、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司法机关、仲裁机构的司法鉴定委托。2、在诉讼案件中,在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的情况下,司法鉴定机构也可以接受当事人的司法鉴定委托。当事人委托司法鉴定时一般通过律师事务所进行。3、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或者
    2023-08-05
    363人看过
  • 对精神病司法鉴定不服怎么办?
    1、坚持申请重新鉴定。如果因鉴定结论错误不服而要推翻,则一定要坚持申请重新鉴定。那么取得法官对重新鉴定的支持就是首要目的。当事人就不能单纯的只是提出申请,而要围绕重新鉴定申请准备充分合理的理由,要尽量搜集证据,要尽其所能。比如对鉴定结论提出充分有据合法合理的异议,包括针对鉴定程序和鉴定结果等等。2、向司法行政机关投诉反映,以达到撤销违法司法鉴定结论的目的。如果司法鉴定机构违法违纪进行司法鉴定活动,则可以向省级司法行政部门投诉。司法行政部门可以对其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从而使得原鉴定结论作废或者司法鉴定结构主动撤销违法的鉴定结论。精神病司法鉴定的程序1、中心在一般受理后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工作,并出具完整、规范的鉴定报告。2、中心在实施鉴定前,鉴定人应预先阅卷,了解案情,作必要的核实。对疾病的诊断要明确,有科学依据,对各种法定能力的评定和因果关系的评定要准确,3、精神病司法鉴定工作由办公
    2023-08-17
    303人看过
  • 什么情况下做精神病鉴定
    一、什么情况下做精神病鉴定(一)第一种就是看患者的行为有没有异常,比如说倘若出现了怪异的行为,做出一些不可理解的动作,甚至出现了有破坏行为,还有攻击性行为。那么可以说明患者的心理是不太正常的,此时就要考虑一下是否出现了精神病。(二)第二种鉴定的办法,就是会出现幻觉,若是患者听到耳边有人说话,但是此时倘若周围没有人的,那么这些也是精神病的一种了。医学上称之为幻视,幻视就是没有外来的刺激,而病人却能看到有人。(三)第三种表现的症状就是妄想了,这是患者最常出现的症状。会对某些事物有错误的看法,但是自己却觉得这是正确的。而且还觉得周围的所发生的事情和他都是有关系的,这也是其中的一种了。二、如何进行精神病司法鉴定(一)司法机关在收到嫌疑人等提出的司法精神病鉴定申请,并经相关程序批准后,会确定有资质的司法精神病鉴定机构进行,在鉴定时间,将收集到的相关材料连同卷宗一并提交鉴定机构。鉴定时,司法机关工作人
    2023-06-06
    243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刑事责任能力
    相关咨询
    • &&&精神病司法鉴定都做哪些项目
      天津在线咨询 2024-05-10
      精神病司法鉴定做的项目如下:1、刑事受审能力,是指刑事被告人参加庭审,接受审判的能力;2、服刑能力,鉴定被鉴定人是否因患精神病致使其无辨认能力或控制能力,为无服刑、受劳动教养能力或者无受处罚能力;3、性自我防卫能力,精神障碍患者的性自我防卫能力的评定;4、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的行为能力;5、精神损伤程度鉴定;6、智能障碍,智力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
    • 法医精神病鉴定怎么鉴定精神病鉴定的精神病鉴定后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5-08
      “法医精神病鉴定”,是指运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态、法定能力(如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监护能力、被害人自我防卫能力、作证能力等)、精神损伤程度、智能障碍等问题进行鉴定。法医精神病鉴定,鉴定对象规定如下:对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的下列人员进行鉴定; 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 2.民事案件的当事人; 3.行政案件的原告人; 4.违反治安管理应当受
    • 精神病可以鉴定为精神病吗?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02
      精神性疾病分为外发性和内源性,如果是因工作原因受到外力伤害致使脑部受损或病变引发的癫痫、智力障碍等,并且符合工伤认定和伤残鉴定的条件的,可以认定为工伤。但如果是工作中伴生的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等内源性精神病,则不属于工伤。
    • 精神病鉴定标准什么鉴定精神病要什么条件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4-26
      “法医精神病鉴定”,是指运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态、法定能力(如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监护能力、被害人自我防卫能力、作证能力等)、精神损伤程度、智能障碍等问题进行鉴定。法医精神病鉴定,鉴定标准:精神病鉴定的目的在于确定行为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判断有无责任能力。对精神病的鉴定首先是从临床精神病学的基础出发,全面检查分析,确定有
    • 什么是法医精神病鉴定?如何进行精神病鉴定?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5-01
      “法医精神病鉴定”,是指运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态、法定能力(如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监护能力、被害人自我防卫能力、作证能力等)、精神损伤程度、智能障碍等问题进行鉴定。法医精神病鉴定,鉴定对象规定如下:对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的下列人员进行鉴定; 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 2.民事案件的当事人; 3.行政案件的原告人; 4.违反治安管理应当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