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签字,不影响事故认定书的效力,但是会影响到事故认定书的生效时间。事故当事人如果认为事故责任认定不合法合理,需要在收到事故认定书之日起三日内向上级部门申请复核,过期则生效。
一、出现责任事故复议期限是多久?
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书一般不能复议,只能申请复核,而复核一般需要30天。当事人对认定书不服的,就可以在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的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而该行政部门要在30天内作出复核结论。
二、发生轻微交通事故,交警处理不公,怎么办
如果对事故认定书不认可,可以在收到事故认定书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交管部门申请复核。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
1、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2、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三、交通定责后可以复议吗
不能,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是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但是不服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可以申请复核。
当事人需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道路交通事故证明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级公安机关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
-
交通事故认定书签字后对结果不满意如何应对?
356人看过
-
事故认定书对方不签字可以提车吗,交通事故认定书不签字有影响吗
52人看过
-
交通事故认定书领取流程,交通事故认定书当事人不签字有效吗
204人看过
-
交通事故认定书签字后怎么处理,交通事故认定书多久能出来
240人看过
-
不签交通事故调解书会有什么后果
465人看过
-
交通事故责任书不签字有什么后果,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369人看过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通过对交通事故现场勘察、技术分析和有关检验、鉴定结论,分析查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责任后所作的技术性结论,该结论不具有拘束力和执行力。... 更多>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上签字,当事人不肯签字,会有什么样的法律后果浙江在线咨询 2022-05-04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第32条、33条规定,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作出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后,应当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并送交给事故当事人,送交方式一般是直接送达,这种送达方式必须由当事人在送达凭证上签收。事故责任认定书送达凭证只是当事人签收的一种法律手续,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不会受任何的影响,这与本人是否同意责任认定无关。许多人都错误地认为在送达凭证上签了字,就是同意了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自己就
-
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中签字会产生什么后果?云南在线咨询 2024-12-25在交通事故认定书上签字之后后悔的一般表现是不履行交通事故认定书上的内容。这就说明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服。针对这种情况,有以下两种处理方式: 1. 向上级公安机关投诉或反应。如果上级公安机关认为确实存在错误,可以撤销并责令重新做出。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六条,公安机关督察部门可以依法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处理交通事故工作进行现场监督,依法查处违法违纪问题。上级公安机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什么意思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上签字后却认不上人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281、需要结合当时的情况认定责任比例大小。耐心等待交通事故认定书的签收,如果对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在签收后的三日内申请复核。 2、《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2009年1月1日执行)第五十一条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
-
认罪认罚书不签字有什么后果湖南在线咨询 2023-02-24认罪认罚具结书,即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动承认自己错误或罪行,并且认真悔过自新而签署的一种认定罪行的法律文书,坦白自己犯罪行径,并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具结书作为一种法院从宽处理的依据,具有其存在的意义。不签认罪认罚的话,没有什么特别的影响。没有从事犯罪行为,那么当然是不要签认罪认罚书的。如果真的犯罪了,签认罪认罚书的话可能在量刑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减刑问题。
-
交通事故不签字会出现什么后果海南在线咨询 2023-02-26当事人是否签字,对以后事故损害索赔都不会受到影响。 当事人签字与否,并不代表当事人对认定书的认可,这只是交警部门的一种送达方式。交警部门送达交通事故认定书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送达,即由当事各方在送达回执上签字后交与当事人;二是当事人拒绝签字的,可在七日内通过邮局邮寄送达,即视为已送达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