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买卖合同丢失,合同义务并未终止,合同双方仍然应当继续履行合同义务,只有出现下列情况可以退款:1.迟延交付房屋超过约定期限。2.开发商缺少有效证件与批文,导致合同无效。3.开发商没经购房人同意变更设计。4.拿不到产权证。5.无法得到贷款。6.实测房屋面积与暂测面积的误差超过3%。7.房屋质量不合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
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第十条因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交付使用的房屋存在质量问题,在保修期内,出卖人应当承担修复责任;出卖人拒绝修复或者在合理期限内拖延修复的,买受人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他人修复。修复费用及修复期间造成的其他损失由出卖人承担。
第十一条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解除权人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
第十四条由于出卖人的原因,买受人在下列期限届满未能取得不动产权属证书的,除当事人有特殊约定外,出卖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一)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办理不动产登记的期限;
(二)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尚未建成房屋的,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
(三)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已竣工房屋的,自合同订立之日起90日。
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或者损失数额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已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
第十五条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或者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的办理不动产登记的期限届满后超过一年,由于出卖人的原因,导致买受人无法办理不动产登记,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
商品房买卖合同可以贷款吗,商品房买卖贷款的方式有哪些?
291人看过
-
押金收据丢失可以退吗
275人看过
-
出现买卖合同纠纷,买房收款可以退吗
491人看过
-
商品房买卖合同无效拖欠退款可以要求罚息吗
105人看过
-
买房定金收据丢失可以办房产证吗
101人看过
-
物品丢失可以要求退款吗
320人看过
-
商品房买卖合同丢失解决方法北京在线咨询 2023-07-22商品房买卖合同丢失可采取以下三点解决: 1、可以到开发商或房屋所属房地局补办,一般是将留底的一份合同的原件拿给你看然后给你一份复印件,相关机构再在此复印件上盖章,法律效力同等原件。这里指的相关机构原则上是房地局也叫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 2、购房合同如丢失可以登报挂失,不用公开房产证编号,因购房合同有自身的合同编号。 3、购房合同丢失一般不会带来很大风险,如果房产证丢了可就麻烦了。无论银行抵押贷款还
-
商品房买卖合同和贷款合同纠纷可以合并审理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11以担保贷款为付款方式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当事人一方请求确认商品房买卖合同无效或者撤销、解除合同的,如果担保权人作为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提出诉讼请求,应当与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纠纷合并审理;未提出诉讼请求的,仅处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担保权人就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纠纷另行起诉的,可以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合并审理。
-
商品房面积和买卖合同面积没写一致可以退房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4-19面积的误差,如购房合同中有约定,按约定方式处理,如无约定,另行起诉解决。最高法院文件规定:出卖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一)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据实结算,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 (二)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
-
合同和收据丢失了,购房合同和收据遗失怎么办?云南在线咨询 2022-12-12首先,向开发商说明情况,与开发商协商解决,最好能重新签订购房合同,并就所支付购房款事宜要求开发商出具相关证明。 其次,倘若不幸与无诚信的开发商遭遇,你可以设法就所购房屋的细节问题与开发商另行签订补充协议,并注明补充协议与原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补充协议中可以隐蔽地提到原合同主要条款和已交购房款等事实,这样补充协议就可以起到与原合同相等的作用。 在此建议购房者不要轻易随身携带合同和房款收据凭证原件
-
合同规定收据丢失不能退款,合理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20不合理。收据丢失还有收据的存根,可以根据收据存根办理退款,况且现在都是有电子档的,查询特别方便快捷。但如果合同规定又是双方认可的,虽然不合理,但却是合法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