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到劳动争议的档案保存期限为几年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6 10:25:34 405 人看过

一、涉及到劳动争议的档案保存期限为几年

对于涉及劳动争议的档案要保存多少年,法律是没有明确规定的,而依据档案法规定,劳动争议档案保存期限可少于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十九条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三十年向社会开放。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少于三十年,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以及其他到期不宜开放的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多于三十年,具体期限由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施行。档案馆应当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的目录,并为档案的利用创造条件,简化手续,提供方便。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持有合法证明,可以利用已经开放的档案。

二、劳动仲裁申请人的权利义务-

1、当事人在仲裁活动中享有以下权利:

-

(1)有申请、答辩、变更、撤回仲裁申请的权利;

-

(2)有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仲裁活动的权利;

-

(3)有申请有关人员回避的权利;

-

(4)有请求传唤证人,请求鉴定和勘验的权利;

-

(5)对未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

-

(6)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对方当事人不履行的,有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权利。

-

2、当事人在仲裁活动中应履行以下义务:

-

(1)有遵守劳动仲裁程序和仲裁纪律的义务:

-

(2)有提供证人、证据的义务;

-

(3)有如实陈述案情,回答仲裁员询问的义务;

-

(4)有承担履行生效的裁决书、调解书的义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6日 01:3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传唤相关文章
  •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案卷保存多少年
    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案卷保存多少年1、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的案卷材料,保存期限的规定如下:(1)仲裁裁决结案的案卷,保存期不少于十年;(2)仲裁调解和其他方式结案的案卷,保存期不少于五年;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保存期满后的案卷,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处理。2、法律依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二十四条二、劳动仲裁收集证据需要注意什么1、如证据中涉及视听资料的证据种类,如录音证据的,除需提交录音光盘外,还需提交录音的书面文字材料,文字材料中须按录音情况进行如实记载,注明录音资料中的当事人情况、录制时间等基本要素。2、如证据中含证人证言的材料,且已通知证人到庭参加庭审的,还需向仲裁庭提交证人出庭作证的书面申请,申请中应写明出庭证人的基本情况,拟出庭作证的目的,此外还需附上证人的身份证复印件。3、提交仲裁庭的证据均为复印件,复印件须与原件核对无误,如系部分摘录的复印件需明确说
    2023-04-21
    352人看过
  • 法官详解涉及90后劳动争议案
    释案法官海淀法院劳动争议庭张江洲法官据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经最新调研发现:在2012年的劳动争议案件中,涉及90后的案件比例达到了10%左右,并有增加的趋势。时下很多用人单位谈到90后职场新人时,认识基本相近:张扬自我个性,自信而主动,但相对缺乏团队忠诚度;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但过分依赖网络,同时对传统职场文化缺乏了解和认同。因个性十足,目前不少90后职场新人都遇到了职场风险。案例1发微博泄露机密被辞退并成被告小美是刚刚参加工作的90后女孩,在一家通讯科技公司担任设计师助理,从事智能手机的研发工作。在小美入职之初,公司专门就商业保密问题进行了培训,同时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一旦泄露公司核心商业机密,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赔偿损失。小美平时爱玩微博,去年8月,她将实验室自拍照片上传至微博,但照片背景中有一款公司新研发的智能手机实验机型。照片被大量转发后,导致该款智能手机实验机型被提前曝光,影
    2023-04-25
    497人看过
  • 劳动争议涉及的主要方面
    劳动争议的主体是指劳动争议案件审理过程中,有诉讼主体资格的原告、被告及第三人。1、劳动争议案件的原告,是指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可能引起诉讼程序发生的劳动者或用人单位。2、劳动争议案件第三人,是指与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结果有直接利害关系,因而参加到原、被告已经开始的劳动争议诉讼中来进行诉讼的当事人。劳动争议仲裁一裁终局适用主体依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一裁终局适用主体就是劳动仲裁适用主体,是我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
    2023-07-12
    473人看过
  • 如何确定档案的保存年限
    1、如何确定档案资料的保管期限不同类型档案的保管期限是不同的。比如,经济、科技、文化等档案对外开放的期限可以在30年以下,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的档案以及其他不对外开放的档案,可以在30年以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国家档案馆保存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至少30年内对外开放。经济、科技、文化档案对外开放的期限可以在三十年以下;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的档案以及期满不宜对外开放的其他档案对外开放的期限可以在三十年以上。具体期限由国家档案行政部门规定,报国务院批准。档案馆要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目录,为档案利用创造条件,简化手续,提供便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持有合法证件,可以利用开放的档案。二是个人如何提取人事档案由接收单位(有人事管理权限)或人才中心、岗位介绍中心等人事代理机构出具的“人事档案转移函”。个人档案是你成年后个人经历的记录。就业、出国、跳槽、失业、再就业甚至退
    2023-05-31
    268人看过
  • 劳动争议申诉最长年限是几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
    2023-04-04
    90人看过
  • 工程部归档文件保存期限是几年
    工程部归档文件作为工程档案,保存期限原则划分为永久保存、长期保存、短期保存三种。工程档案(土建技术、质量、安全、经营;水暖、电气、外分包等文件档案、电子档案、声像档案)列为永久保存;人事档案列为长期保存;会计类档案资料保存期应按会计制度有关规定执行。档号编制原则:档号是存取档案的代号,排架的依据,它反映公司档案分类体系和物理位置,必须符合唯一性、合理性和稳定性要求,并能适应计算机档号编制方法档号基本结构组成是由公司标志、分类号、(一级分类、二级分类)年度号和案卷号组成。档案一律存放在柜内,档案按工程竣工时间分区,按工程分类,按专业分号。按先后顺序整齐存放,并填写《竣工档案登记明细表》,档案号一竣工时间一工程名称一专业一顺序号。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40条的规定,建设工程的保修期,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按照《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办法》第8条规定:质保期从工程通过竣工验收之日起计
    2023-03-23
    465人看过
  • 东莞九成劳动争议案涉及加班费
    去年我市两级法院共审理劳动争议案件23044件,比前年同期上升159.18%。陈斯分析,造成劳动争议案件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加班费产生的纠纷独家报道在刚刚结束的我市三个基层法院、三个基层检察院挂牌成立会上,记者了解到去年我市刑事犯罪案件数再次呈现下降,但却并未为我市两级法院减负。据统计,去年我市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83998件,比前年同期增长17757件,增幅高达26.81%。昨天,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陈斯通过对去年我市两级法院部分案件数据分析指出,在这些同比增长的案件中,上升总量最大的是劳动争议案,上升幅度高达159.18%。另外,知识产权案件的增幅也颇为醒目,这类案件数虽然不多,但上升幅度高达248.18%。2008年1月份,我市两级法院收案数尚不足1万宗。而截至昨日,我市两级法院的收案数已高达2万余宗。这2万余宗案件里边,很大一部分仍然是劳动争议案件。陈斯表示,按照目前的收案发
    2023-06-07
    74人看过
  • 保存工人人事档案的期限
    1、单位委托存档:根据用人单位与工人的聘用合同确定存档期限。2、个人委托存托:时间一般为半年以上,一年以内,出国留学人员以护照有效期限为准。3、个人委托存档,在存档期间转换工作单位的,可持接受单位证明,随时办理结存或调档手续。4、存档期满,如需延长期限或变更存档合同内容的,由双方协商确定。一、劳务派遣人员退休由谁办理退休手续由谁来办理退休,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单位参保的参保职工,一种是个人缴费人员。1、在单位参保的参保职工,由用人单位向区县人力社保行政部门申请退休。2、个人缴费人员,由本人向保管其档案的区县人才服务机构、职介服务机构、街道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等,也就是存档机构提出书面申请,由存档机构向区县人力社保行政部门申报退休。二、大学生留学档案怎么办理出国留学国内档案怎么解决提供两个建议:1、存放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稍稍有点麻烦(当然位于首都的同学可以直接忽视),要去北京该机构办理存放和
    2023-06-27
    247人看过
  • 工程档案保管期限短期是几年
    档案的保存期限原则划分为永久保存、长期保存、短期保存三种。工程档案(土建技术、质量、安全、经营;水暖、电气、外分包等文件档案、电子档案、声像档案)列为永久保存;人事档案列为长期保存;会计类档案资料保存期应按会计制度有关规定执行。档号编制原则:档号是存取档案的代号,排架的依据,它反映公司档案分类体系和物理位置,必须符合唯一性、合理性和稳定性要求,并能适应计算机档号编制方法档号基本结构组成是由公司标志、分类号、(一级分类、二级分类)年度号和案卷号组成。档案一律存放在柜内,档案按工程竣工时间分区,按工程分类,按专业分号。按先后顺序整齐存放,并填写《竣工档案登记明细表》,档案号一竣工时间一工程名称一专业一顺序号。《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六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30年、10年三种。电子政务项目档案保管期限为30年的对应《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中的长期,
    2023-02-19
    226人看过
  • 过期劳动合同存档规定保存多少年
    一、关于过期劳动合同存档规定保存多少年1、过期劳动合同存档规定一般保存两年,具体还是要看单位的规定。2、劳动合同到期之后,职员与单位就解除了劳动关系,此时单位可能会保存该已经过期的劳动合同两年左右,但是若是单位的章程规定不保存也是可以的。《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
    2024-01-10
    292人看过
  • 档案转移发生争议是否是劳动争议
    一、档案转移发生争议是否是劳动争议1、档案转移过程中发生争议的,属于劳动争议的范畴。2、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档案的移转手续。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二、用人单位扣留辞职劳动者档案如何处罚1、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扣留辞职劳动者档案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
    2023-06-17
    152人看过
  • 会计档案保存年限的有哪些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是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永久,即是指会计档案须永久保存;定期,是指会计档案保存应达到法定的时间,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一、保管凭证一般的有效期是多长时间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由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一年,再移交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保管。因工作需要确需推迟移交的,应当经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同意。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会计档案最长不超过三年。临时保管期间,会计档案的保管应当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且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二、行政处罚决定书最多可以存放多久治安行政处罚决定书保存多长时间,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而依据档案法的规定,档案保管一般不少于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十九条,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三十年向社会开放。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少于
    2023-06-25
    96人看过
  • 党员档案的保存年限是多长?
    没有相关规定档案多长时间过期的,但党员档案应当由专门的档案托管部门托管,一般情况下不得交由党员本人自带应尽快找到部门托管。1、如果你能确定从今以后你不用档案了,那你就自己拿在手中。2、如果你以后还想就业、考公务员或是考更高的学历,那就要将档案托管。3、如果有一段时间档案是在你自己手中,那这段时间在档案中就没有记录,就没人能证明这段时间你的去处。4、档案只能是在两个有权管理档案的部门之间交接,如果你以后想转移档案时档案在自己的手中,那接收单位完全可以拒绝接收。信用卡多久激活不失效信用卡5年内激活不失效。如是招行信用卡,一般情况下信用卡有效期为5年,在有效期内皆可开卡激活使用,不开卡不会自动作废。若不开卡,则卡片到期后不再续发新卡,如有需要可重新申请。信用卡透支是信用卡发卡机构给予持卡人在持卡购物消费时规定限额内的短期透支。对于贷记信用卡,允许“先消费,后还款”,允许透支是重要的特征。对于借记
    2023-07-17
    307人看过
  • 丢失档案属于劳动争议吗
    丢失档案属于劳动争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五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其收取的劳动合同定金、保证金、抵押金、抵押物产生的争议,或者办理劳动者的人事档案、社会保险关系等移转手续产生的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当事人依法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因此,档案转移纠纷应按劳动争议案件受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第三条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
    2023-06-14
    164人看过
换一批
#强制措施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传唤
    词条

    传唤是指为了方便案件的审理,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实施的一种措施。传唤犯罪嫌疑人应出示工作证明和传唤证,并且传唤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2小时。 刑事传唤是不能异地进行的,应在犯罪嫌疑人所在的市县进行,这里指的是常住地或者是户籍所在地。... 更多>

    #传唤
    相关咨询
    • 劳动争议案件的分类劳动争议的案件涉及哪些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25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根据争议涉及的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
    • 劳动合同作为档案的保存时间?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10
      对于在职员工,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一直保存。对于已经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员工,其劳动合同应当至少再保存二年备查。
    • 竞业限制是否涉及劳动争议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6-03
      违反竞业限制产生的纠纷是属于劳动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解决争议。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
    • 劳动争议案件涉及第三人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6-09
      劳动争议案件第三人,是指与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结果有直接利害关系,因而参加到原、被告已经开始的劳动争议诉讼中来进行诉讼的当事人。劳动争议案件第三人可以申请参加仲裁活动或者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通知其参加仲裁活动。
    • 劳动争议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期限为多久,劳动争议诉讼期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2-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五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