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与民间借贷纠纷,诈骗罪与非罪之间的区分关键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之目的。非法占有的目的,属于行为人主观上的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考察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只能从行为人实施的具体客观行为事实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具体到个案,应当根据行为人与贷款人的相互关系、借款的原因、不能按期归还的原因及借款人的偿债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按照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各种主客观因素进行整体判断。
一、诈骗罪的立案标准金额
诈骗罪的立案标准金额有: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千元到1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
2、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到10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
3、个人诈骗公私财物5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
一、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2、客观要件,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二、诈骗罪的认定如下:
1、诈骗罪与代人购物拖欠货款行为的界限。对以代人购买紧缺商品的名义,取走货款,没买到东西,又擅自挪用货款,拖欠不还款的行为,应着重考察其真实目的、双方的关系、事情的起因、代办人的具体行为、拖欠的情节、后果等等,从而正确判断其是否有非法占有的意图。如能明确想代人购物,因故未能买到挪用仍拟归还的,不能以诈骗罪论处。如果以代购为名,行诈骗之实,骗取大量财物,大肆挥霍,根本无意归还,也无力归还的,应以诈骗罪论处。
2、诈骗罪与借贷行为的界限。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帐,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偿还的,仍属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罪。
3、诈骗罪与集资办企业因亏损躲债的界限。如果确实是集资经商办企业,但因经营不善,亏损负债,为躲债而外出,仍属财产债务纠纷。这同诈骗犯以集资办企业为名,捞到钱财就逃之夭夭,以实现其非法占有的目的,有本质区别。
综上所述,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在司法中,诈骗罪的认定或者立案标准都与诈骗金额有关。诈骗金额是用来衡量罪犯行为的一个标准。诈骗罪的立案金额的标准是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千到1万的是属于较大金额,3万到10万的属于巨大金额,50万以上的属于特别巨大金额。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诈骗罪特别严重的。除了这个还有些诈骗行为特别严重,比如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惯犯;诈骗医疗款物,救灾或者诈骗使人死亡或者有其他严重后果的都是属于诈骗罪特别严重的。
二、怎么样判断是否构成诈骗罪?
可以从犯罪四要件的标准判断是否构成诈骗罪:
1、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2、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为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
怎样区分民间借贷与借贷型诈骗?
486人看过
-
民间借贷与集资诈骗的区别及应对策略
74人看过
-
怎样区别诈骗?民间借贷纠纷?
219人看过
-
如何区别诈骗罪与借贷罪
356人看过
-
民间借贷行为与诈骗罪要如何区分
427人看过
-
民间借贷与套路贷的区别及鉴别方法
151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民间借贷要谨慎,怎样区分民间借贷与借贷型诈骗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07两者的区别在于获取款项是否存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民间借贷一般发生于有信任基础的双方之间,获取款项后需在一定时限内予以归还,否则出借方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还款。而诈骗罪通常发生于认识不久的双方之间,采取欺骗手段获得款项,且根本不打算偿还款项,即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综上,民间借贷为正常资金流转方式,而诈骗罪属于违法行为。
-
我国法律对于民间借贷与诈骗规定的区别是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31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向对方提出所谓借款,即使出具了借条或者在借款后有偿还部分借款的行为,只要行为人没有归还财物的真实意愿,就应当认定其在主观方面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之目的,符合诈骗罪的本质特征,不能界定为民间借贷,而应以诈骗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
贷款诈骗罪和民事借贷区别是什么?贷款诈骗罪与民间借贷有什么联系贵州在线咨询 2022-02-14贷款诈骗罪和民事借贷主要区别就是,性质不同,解决问题的渠道不同。贷款诈骗罪(刑法第193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贷款诈骗罪属于金融犯罪的一种。民间借贷是一种直接融资渠道,银行借贷则是一种间接融资渠道。民间借贷是民间
-
民间借贷和借贷合同与民间借贷区别广东在线咨询 2023-03-211、借款合同一般签订即生效;而民间借贷强调借款的交付。 2、不同于借款合同仅凭合同约定就认定借款数额,民间借贷以实际交付为准。 3、合同法强调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在不违反国家禁止性规定的前提下,允许当事人意思自治;但民间借贷案件则限制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
如何区分诈骗罪与民间借贷?诈骗罪与民间借贷案件的概念和犯罪构成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18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于这种行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加之受害人一般防范意识较差,较易上当受骗。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而非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因此,诈骗罪是一开始就想通过骗对方,让对方陷入认识错误,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