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5 18:02:42 161 人看过

根据《刑法》第232条的规定:在量刑时,应当破除不正当观念,既不能认为杀人既遂的要一律偿命,也不能认为杀人未遂的一律不判死刑。要综合全部案情,正确评价罪行轻重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程度,给罪犯以适当的刑罚处罚。

1、情节严重的犯故意杀人罪

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如:

(1)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

(2)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

(3)杀害特定对象如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

(4)产生诸如多人死亡,导致被害人亲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杀人等等。

2、情节较轻的犯故意杀人罪

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司法实践,主要包括:

(1)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满盈,其行为已达到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处死,一般是父母对于不义的儿女实施这种行为;

(2)激情杀人,即本无任何杀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将他人杀死,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其一,必须是因被害人严重过错而引起行为人的情绪强烈波动;其二,行为人在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一时失去理智,丧失或减弱了自己的辨认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其三,必须是在激愤的精神状态下当场实施。

(3)受嘱托杀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请求、自愿而帮助其自杀;

(4)帮助他人自杀;

(5)生母溺婴,即出于无力抚养、顾及脸面等不太恶劣的主观动机而将亲生婴儿杀死。

(6)防卫过当。

一、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称为故意杀人罪,刑法理论将故意分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两种类型。直接故意杀人和间接故意杀人由于认识因素尤其是意志因素的不同,影响和决定了行为人主观恶性以及行为的客观危害程度有所不同。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认识因素上,对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行为导致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认识在程度上有所不同。

直接故意的杀人既可以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导致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也可以是明知其行为可能导致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例如:甲想杀死乙,用枪顶在乙的胸脯上射击,致乙当场死亡。甲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致乙死亡而仍决意为之,追求乙死亡的结果发生,甲的态度即为直接故意,甲在认识因素上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致乙死亡这一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杀人,只能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被害人死亡,不存在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导致他人死亡才属于间接故意杀人的情况。

2、在意志因素上,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显然不同。

在直接故意中,行为人是希望即积极并追求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行为人就会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排除障碍,积极甚至顽强地实现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目的,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

在间接故意杀人中,行为人对他人死亡的发生则不是持希望态度,而是持放任的心理态度。放任,就是对结果的发生与否采取听之任之,任其事态发展的态度。在放任的心理支配下,行为人就不会想方设法排除障碍来积极追求或是努力争取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如交通肇事行为人为了逃避法律追究,交通事故发生后,不采取积极抢救而将生命重危的被害人拉到野外抛弃,致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死亡。

二、故意杀人罪的民事赔偿责任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13:0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婚姻自由相关文章
  • 故意杀人的罪责及刑罚是什么?
    关于“故意杀人判什么刑”的问题,人民法院会根据实际案件情节判处刑罚。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行为人构成故意杀人,如果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情节较轻的,应当判处三年到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杀人未遂的,则需要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意杀人判死刑是什么条件故意杀人判死刑的条件:1、为了财富、奸淫、报复正义行为、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2、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3、杀害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特定对象,引起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杀人;4、杀人,如多人死亡,导致被害人亲属精神失常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06
    499人看过
  • 如何赔偿故意杀人罪民事责任的附带赔偿
    一、如何赔偿故意杀人罪与民事责任的附带赔偿故意杀人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仍然应该进行民事赔偿。主要的赔偿项目有: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构成残疾的还会有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用等。对附带民事诉讼作出判决,应当根据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确定被告人应当赔偿的数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
    2023-10-30
    93人看过
  • 故意杀人未遂致人轻伤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一、故意杀人未遂致人轻伤是否承担刑事责任?故意杀人未遂致人轻伤也要承担刑事责任,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司法实践,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主要包括:(1)义愤杀人。(2)激情杀人。(3)受嘱托杀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请求、自愿而帮助其自杀。(4)帮助他人自杀。(5)生母溺婴,即出于无力抚养、顾及脸面等不太恶劣的主观动机而将亲生婴儿杀死。(但如果是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作怪,发现所生的是女儿而加以溺杀的,其主观动机极为卑劣,则不能以故意杀人罪的情节较轻情况论处。)(6)防卫过当。(7)避险过当(实施紧急避险的一般都会被认定为避险过当减轻处罚。二、涉嫌故意杀人罪是否有权委托辩护人?涉嫌故意杀人罪也可以委托辩护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
    2023-04-14
    392人看过
  • 姐弟坠亡案,故意杀人要负什么刑事责任?
    法律规定,故意杀人在满十二周岁就需要负刑事责任,需要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故意杀人罪的量刑规定如下: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对于姐弟坠亡案网络上大部分人对判决结果表示赞同和支持,其中女友也是共犯,教唆孩子的父亲,这件案件引起了社会群众的公愤,虽然孩子的父亲离婚了追求幸福是自由,但是教唆自己去杀害自己的孩子的女人真的是正常的吗,人还是需要有良知,两个孩子才刚出生不久,还没有正真体验生活,就这样走了,相信大家都为此感到惋惜!
    2023-04-18
    283人看过
  •  我国关于故意杀人罪刑事责任年龄有哪些规定?
    年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 如果犯有故意杀人罪, 导致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 情节恶劣, 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 就应当负刑事责任。如果没有以上情形的,已满十四周岁才可以对故意杀人罪承担刑事责任。年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如果犯有故意杀人罪,导致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就应当负刑事责任。如果没有以上情形的,已满十四周岁才可以对故意杀人罪承担刑事责任。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故 意 杀 人 罪 刑 事 责 任 年 龄 范 围素材2中提到了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规定。根据这些规定,14岁以下的人只有在实施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毒等行为时,才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而16岁以上的人则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对于14岁以下18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
    2023-09-19
    203人看过
  • 涉嫌故意杀人罪低于多少岁可以免除刑事责任
    一、涉嫌故意杀人罪低于多少岁可以免除刑事责任?故意杀人案件中,低于12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免除刑事责任。《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二、可以免除刑事处罚的情形有哪些?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
    2024-01-21
    482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是否应该根据被害人家属的意愿来决定刑事责任?
    成立故意杀人罪不处死刑的条件是:犯罪时不满18岁的;犯罪时怀孕的妇女;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就应当立案追究刑事责任。死刑对罪大恶极、严重危害他人和社会安全的犯罪分子予以处决。故意杀人罪的处罚1、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情节较轻的犯故意杀人罪犯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司法实践,主要包括:(1)帮助他人自杀;(2)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满盈,其行为已达到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处死,一般是父母对于不义的儿女实施这种行为;(3)激情杀人,即本无任何杀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将他人杀死,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其一,必须是因被害人严重过错而引起行为人的情绪强烈波动;其二,行为人在精神上受到强烈刺
    2023-07-06
    480人看过
  • 刑事故意责任
    犯罪构成
    故意的心理事实Ⅰ:事实性认识事实性认识是指对于构成事实的认识,这就为事实性认识限定了范围。(注:故意中认识因素的对象应包括典型事实的全部构成因素,即全体心理上对这些构成因素性质的认识。事实性认识包括对以下因素的认识:(1)行为的性质。对于行为性质的认识,是指对于行为的自然性质或者社会性质的认识,对于行为的法律性质的认识属于违法性认识而非事实性认识。(2)行为的客体。对于行为的客体的认识,是指对行为客体的自然或者社会属性的认识。例如杀人,须认识到被杀的是人。凡此,即属于对行为客体的事实上的认识。(3)行为的结果。对于行为结果的认识,是指对行为的自然结果的认识,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预见。即其结果是行为的可期待的后果。(4)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对于因果关系的认识,是指行为人意识到某种结果是本人行为引起的,或者行为人是采取某种手段以达到预期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都对行为与结
    2023-06-03
    307人看过
  •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故意杀人辩护词怎么写
    一、关于公诉机关指控曾某某犯有故意伤害罪的问题。辩护人认为:曾某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并且造成受害人徐某重伤的结果,其符合我国《刑法》第234条关于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构成,对指控这一罪名辩护人不持异议,但需要强调的是:曾某某虽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但其主管恶意不大,社会危害性较小。二、关于本案中被告人曾某某的量刑情节问题。辩护人认为本案中曾某某具有如下从轻或者减轻的情节,请合议庭在量刑时务必予以注意。1、被告人系初犯。据查,被告人曾某某在此之前未有任何违法犯罪行为和任何治安处罚,属初犯,可以对其从轻、减轻处罚,依据《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第三条第12款“对于有前科劣迹的,综合考虑前科劣迹的性质、时间间隔长短、次数、处罚轻重的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那么对于没有前科劣迹的、初次犯罪的应当给予从轻、减轻处罚,相对应的可减少基准刑。2、被告系因民间纠纷所引起的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属于激情犯罪
    2023-05-04
    214人看过
  • 未成年人犯罪: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
    未成年人故意伤害罪的判刑标准要根据涉嫌的犯罪类型而定。对于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等罪的,如果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法律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等,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未成年人强奸罪怎么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罪犯适用刑罚,应当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未成年人罪犯的教育和矫正。并应充分考虑其实施犯罪的目的和动机,以及犯罪的年龄、是否是初犯、悔罪表现、成长经历等因素。具体分析如下:(一)把握全案整体和个案的区别,不能“一刀切”1、对未成年人的强奸案要有整体把握,即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在量刑上,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2
    2023-07-02
    67人看过
  • 【最低刑事责任年龄】12岁至14岁故意杀人等犯罪或将负刑责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13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二次审议。草案规定,已满十二周岁未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奸淫幼女罪,草案指出,对奸淫不满十周岁的幼女或者造成幼女伤害等严重情形明确适用更重刑罚。一些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全国人大代表、部门、地方和社会公众提出,实践中低龄未成年人实施犯罪,性侵害未成年人等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较为突出,引发社会关切,建议修改刑法相关规定。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对草案作以下两个方面补充完善。一是修改有关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和收容教养的规定。拟在特定情形下,经特别程序,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在刑法第十七条中规定:已满十二周岁未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同时,统筹考虑刑法修改和预防未成
    2023-06-11
    219人看过
  • 中国刑法同意杀人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一、什么是同意杀人同意杀人是指受被害人的嘱托,或者得到被害人的承诺而实施的杀人行为。具体包括受托杀人与得承诺杀人。在现代各国刑法理论中,经被害人承诺的行为,一般被认为是犯罪阻却事由或者辩护事由。但这是否意味着“同意杀人”行为因而也可以游离于刑法规制之外呢?从立法例来看,目前仅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或地区刑法对“同意杀人”的刑事责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如日本、韩国等。在这些国家或地区刑法中,对受托杀人与得承诺杀人行为刑事责任的规定,通常轻于一般故意杀人。如日本刑法对同意杀人(嘱托、承诺)罪规定的刑事责任为“6个月以上7年以下惩役或者监禁”,而一般故意杀人罪最高则可至死刑;在刑法没有对“同意杀人”的刑事责任作出特别规定的国家或地区,如我国,一般认为“同意杀人”在性质上与一般故意杀人并没有本质的不同。不同点仅在于刑事责任存在轻重之别。二、同意杀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吗概括而言,各国或地区认为“同意杀人”应
    2023-04-28
    344人看过
  • 已满十二岁故意杀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吗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律师补充: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法律依据】《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
    2023-05-06
    373人看过
  • 故意杀人自首责任怎么判
    故意杀人自首的,判刑应当从宽处理,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根据《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间接杀人判几年间接杀人其本质是故意杀人,关于故意杀人的量刑,《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就是说,如果只是一般的故意杀人,情节较为轻微,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那么一般会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幅度内判处刑法,但是如果存在其他严重的情节,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也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是死刑。所以,仅凭借杀人行为,无法准确地判断会判多少年,需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而且在实践中还经常会涉及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对于未成年人或者是残疾人会从轻或减轻处罚,以及对于未成年人和怀孕的妇女不能判处死刑等。二、杀人自首需要判多少年杀人后自首的判
    2023-06-22
    442人看过
换一批
#结婚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婚姻自由是我国《民法典》的一项基本原则,包括结婚自由、离婚自由和不结婚的自由。 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构成了婚姻自由原则完整含义,结婚自由是实现婚姻自由的先决条件,离婚自由是结婚自由的重要补充,没有离婚自由,就不可能有完全的婚姻自由。 婚姻自由... 更多>

    #婚姻自由
    相关咨询
    • 故意杀人要考虑量刑的,故意杀人罪刑事责任量刑怎么呢?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31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情形包括: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义愤杀人,激情杀人,受嘱托杀人,帮助他人自杀的杀人以及生母溺婴的情形。量刑要在全面考虑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危害程度的基础上,结合被告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社会治安状况等因素,综合做出分析判断。
    • 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致人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有哪些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14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长丁拜股之噶瓣拴抱茎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另外,《刑法》第四十九条规定,
    • 负刑事责任的故意杀人最大的责任年龄有多大
      山东在线咨询 2023-11-02
      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如果没有以上情形的,已满十四周岁才可以对故意杀人罪承担刑事责任。
    • 请问犯故意杀人罪未成年人会有刑事责任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17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
    • 杀人未遂和故意杀人应该怎么追究刑事责任?
      台湾在线咨询 2021-10-31
      杀人未遂也构成故意杀人罪,但可以按照既遂的量刑标准从轻处罚。故意杀人罪未遂的量刑标准是:情节轻微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故意杀人罪,就构成故意杀人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