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诽谤罪刑问题探讨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2 15:04:57 76 人看过

在网上诬陷他人能进行判刑。以暴力或者别的方法公然侮辱别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某些虚构的事实,足以破坏名誉,损害人身人格,情节严重的行为。在增强网络自身的防御能力的同时,有必要通过严格执行科学的网络安全保护与监管制度,防止非法用户的网络犯罪行为。

故意诬陷罪一般怎样判刑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

(二)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

(三)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4日 17: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网络犯罪相关文章
  •  未成年人网络贩毒问题探讨
    这段内容讲述了未成年人通过网络贩卖少量毒品的行为将会受到的刑罚和罚款。根据情节轻重,刑罚会有所不同,但都需缴纳相应的罚金。同时,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贩毒则不负刑事责任。十四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通过网络贩卖少量毒品的行为,将会受到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并需缴纳相应的罚金。若情节严重,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需缴纳罚金。不过,这些刑罚的执行应当从轻或减轻。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贩毒,不负刑事责任。 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贩毒如何处理?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贩毒问题,我国刑法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定罪从重、罚款等行政处罚,以及判处有期徒刑等刑罚。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网络贩毒的危害,防止其陷入犯罪泥淖。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首先,由于网络贩毒的隐蔽性,相关部门的打击力度还有待加强。其次,对于网络贩毒者的处罚力度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包括定罪标准、刑罚数额等。此
    2023-08-27
    125人看过
  • 利用网络发布虚假信息的诽谤罪问题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根据该解释,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或者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为“情节严重”。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罚《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自诉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
    2023-07-10
    118人看过
  • 网络诽谤罪的认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网络诽谤罪的认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认定诽谤罪需要注意如下内容: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不是虚假的事实,一般不构成犯罪;2.诽谤罪的犯罪对象不包括法人、团体、组织;3.行为人在主观上为故意。二、在网络上进行诽谤行为构成诽谤罪的要判几年在网络上进行诽谤行为构成诽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三、诽谤罪起诉的程序有哪些诽谤罪起诉的程序有:1.提起自诉,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他们的诉讼代理人在法定的起诉时效期限内,可以用书面或
    2023-08-10
    59人看过
  • 探讨网络赌博问题应对策略
    网上聚众赌博的处理:1、为了盈利,在网上聚众赌博构成赌博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量刑需要考虑整个案件的综合情况。比如赌资金额、社会影响、认罪态度、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或者组织未成年人赌博从重处罚;2、如果有建立赌博网站并进行相应的赌博行为,则属于开设赌场,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3、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网上聚众赌博资金构成犯罪的标准有哪些网上聚众赌博资金构成犯罪的标准如下所示:1、组织3人以上进行赌博,抽头渔利总额达5000元以上;2、组织3人以上进行赌博,累计赌资5万元以上;3、组织3人以上进行赌博,累计赌博20人以上;4、组织10多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国赌博,并收取回扣和介绍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三条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开设赌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05
    385人看过
  • 探讨:组织网络赌博大会的刑罚问题
    组织网络棋牌赌博要判处如下:1、赌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2、开设赌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3、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聚众赌博与开设赌场均有为赌博提供场所、赌具等物质便利条件的行为,两者的区别在于如下:1、聚众赌博的规模一般较小,赌头通常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在小范围内组织他人参赌,聚众赌博行为中其成员相对固定,同时赌头也参与赌博,开设赌场具有一定的规模,参赌的人员众多。内部有严密的组织和明确的分工,有赌场服务人员在赌场内负责收费、记账、发牌或洗牌,有专人望风,参赌人员由赌徒介绍或熟人带路,才能进入赌场参赌;2、聚众赌博一般具有临时性、短暂性的特点,组织参赌人员在一次赌博结束后,下一次赌博又须再次组织,开设赌场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特点,只要在其时间内、赌博人员来到赌场均能进行赌博活动;3、赌具的提供,聚众赌博中的赌具有时
    2023-08-06
    247人看过
  • 探讨网络中的著作权侵权问题
    网络中侵犯著作权的行为:1、未经许可,擅自将网络作品通过传统媒体进行传播;2、未经许可,擅自将传统媒体上已发表的作品通过网络媒体进行传播;3、未经许可,擅自将他人网络作品通过网络媒体转载、传播;4、网络链接隐形侵权。侵犯著作权法行为有哪些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2、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3、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5、剽窃他人作品的;6、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7、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8、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9、未经出版者许
    2023-07-18
    473人看过
  • 探讨网络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是书面形式,可以是口头形式,也可以是其他方式,而书面形式包括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的合同,其内容应包括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方法等,所以,一般依法成立的网络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且具有法律效力。若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或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或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则合同无效。网络合同纠纷怎么解决1、协商。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2、调解。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上级机关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而不能进行行政干预。当事人还可以要
    2023-07-07
    299人看过
  • 网络借据的法律效力问题探讨
    网络上的借据具有法律效力。前提是双方都承认存在借贷关系,法院可以认定网络借据有效。但更多时候,法院不能仅仅依靠网络来完全确定事实,建议借条以书面形式出现。规范借条应具备以下内容:1、应明确借款人和贷款人的法定全名;2、贷款金额应明确约定,包括大写和小写金额;3、贷款期限应当明确约定,包括贷款的起止日期和明确的贷款期限;3、应明确还款的具体年月日;5、应明确规定贷款利息,应有明确的年利率或月利率,最终应支付的贷款利息总额;6、贷款本息偿还的日期和支付方式应当约定清楚;7、借款人应亲自签字、手印或书写的签字。借据可以由他人书写吗借据可以由他人写。但借据上的借款人姓名需要自己写,姓名不是借款人写的,借据没有法律效力,当借款人拒绝偿还贷款时,即使贷款人拿出借据作为证据,法院确认不是借款人签名,也不能确定双方之间的贷款事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法律、行政
    2023-07-02
    497人看过
  • 网络诽谤罪触动刑法吗
    法律综合知识
    一、网络诽谤罪触动刑法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明文规定,网络诽谤罪无疑已被列入刑法治裁之列。该法条规定,对于采取暴力手段或者其他方式进行公开侮辱、恶意捏造事实对他人进行诽谤的行为,情节严重者将面临法律制裁。具体而言,若犯罪嫌疑人通过信息网络实施诽谤行为,且受害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却因证据收集困难而无法自证清白时,人民法院有权请求公安机关提供必要协助。因此,网络诽谤行为一旦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便有可能构成犯罪,并接受刑事追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网络诽谤罪不立案怎么处理倘若能
    2024-07-16
    104人看过
  • 探讨如何精准认定诽谤罪
    一、探讨如何精准认定诽谤罪如下精准认定诽谤罪: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客观要件。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破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罪。二、诽谤罪如何向法院起诉1.可以采取民事诉讼的方式,以对方侵犯名誉权为由,起诉到法院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2.如果对方的行为比较严重,已经违反了《治安处罚管理法》,
    2023-08-20
    80人看过
  • 网络诽谤怎么报警,网络诽谤罪的立案标准
    网络诽谤可以到被告人或者原告的所在地区的辖区派出所网安大队或者人民法院进行报案处理。网络诽谤罪的立案标准是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等。一、网络诽谤怎么报警网络诽谤,可以向被告所在地、原告所在地或者侵权行为地的辖区派出所网安大队或者人民法院进行报案处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第一条:(一)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侮辱、诽谤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二)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对其中证据不足、可以由公安机关受理的,或者认为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告知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第二条,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针对或者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的网站服务器所在地,网络接入地,
    2022-05-20
    257人看过
  • 网络诽谤获刑一年
    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日前对海南首例网络诽谤案作出终审判决,维持海口市,龙华区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判处诽谤者卞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海南某投资集团和海南某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因经济纠纷一案的执行问题上产生严重,分歧。2009年7月、8月,海南某投资集团董事长卞某分别在多个论坛、网站上发表文章,暗示海南某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卫某所在公司贿赂法官。之后,网名椰城老夫、琼州师爷的人在网上发表博文作出回应,并称卞某是骗子。卞某认为网名椰城老夫、琼州师爷的人即是卫某,便将矛头直接指向卫某,继续在网上发文,指卫某利用美色骗取高官批条子、是他人情妇等。卞某的一系列博文网民阅读量累计达一百余万人次,评论性跟帖累计达一万余人次。卫某遂以卞某犯诽谤罪为由向海口市龙华区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被告人卞某以自诉人卫某犯诽谤罪、诬告陷害罪,于同年12月提出反诉。龙华区法院经审理后判决被告人卞某犯诽谤罪,判处
    2023-06-08
    413人看过
  • 探讨诽谤罪和侮辱罪的区分
    诽谤罪与侮辱罪的界限:1、侮辱不是捏造的,诽谤必须是捏造事实。2、侮辱包括暴力侮辱,诽谤不使用暴力手段。3、侮辱往往是在受害者面前进行的,诽谤是在公共场合或传播给第三方的。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散布虚构事实,足以贬低别人人格、破坏别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侮辱罪是指以暴力或者其他方式公开贬损别人人格、破坏别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民事侵权侮辱行为与侮辱罪的界限是什么(1)行为的严重程度不同。构成侮辱罪的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行为;民事侵权的侮辱行为,仅限于“造成一定影响”的侮辱行为。(2)行为的对象不同。侮辱罪的对象只能是自然人;而民事侵权侮辱行为的对象可能为法人。(3)对行为人主观过错的要求不同。侮辱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直接故意:而民事侮辱侵权的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也有过失。即民事侵权行为人只要有过错,并在客观上造成了对他人人格、名誉的损害,就应承担名誉侵权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23-07-05
    297人看过
  • 量刑标准分析:网络诽谤罪
    诽谤罪是指,行为人故意捏造、散布虚构的事实,致使他人人格遭到损害,他人名誉遭到破坏,且情节严重的行为。触犯诽谤罪的犯罪嫌疑人,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会被剥夺政治权利。触犯前款罪的,要告诉了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到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况除外。网络诽谤罪能否不公开审理网络诽谤案件如果涉及到个人隐私的,应当不公开审理;如果涉及商业秘密的可以申请不公开审理,由法院对申请进行裁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满足下列条件的即构成诽谤罪:
    2023-07-01
    470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 网络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客体是为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网络犯罪所侵犯的一切社会关系,网络犯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 更多>

    #网络犯罪
    相关咨询
    • 网络诽谤造谣的法律问题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30
      关于诽谤造谣适用法律如下: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犯罪,同时又构成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的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第二百七十八条规定的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 关于网络诽谤报警的相关问题
      甘肃在线咨询 2024-11-15
      在网络上散布虚假信息、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网络诽谤是指通过现代传播信息手段,如网络等,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如果网络诽谤行为严重,将构成诽谤罪,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如果受害
    • 网络诽谤怎样认定,如何认定网络诽谤罪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27
      在网络诽谤中,诽谤成立的要素之一,就是看诽谤者所选择的传达信息的方式是否属正常的、能够阻止第三人的接触的途径。我们可以假设有这么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发出信息者所选择的途径是电子邮件,收件地址仅为某一人所知,是纯粹的私人邮箱;第二种情况也选择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但收件地址却可以为数个人,这可能是某个组织的人所共同拥有邮件址;第三种情况是制作成网页,可以供人们浏览等等。根据一般的法律判断,上述第二种
    • 网络诽谤罪请问能够起诉吗?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5-04
      网络恶意诽谤公司可以起诉诽谤者。受害者可以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法律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法律依据】
    • 什么是网络诽谤罪网络诽谤罪的定罪依据是什么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1-09
      刑法网络诽谤罪的定罪依据: 一是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传播或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传播; 二是将信息网络中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传播或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传播; 第三,明知是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传播,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