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
直接侵权,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直接侵犯了被实施对象的著作权。如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在广告文案中使用他人的摄影作品。
间接侵权,是指行为人的帮助或教唆等行为促成了直接侵权人的侵权行为得以发生或继续。如向直接侵权人提供破坏技术措施的服务,又如视频网站经营者在经权利人投诉后未能下线网站内相关的盗版视频内容。
2.按照责任的承担分类
(1)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侵权行为: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2)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
3)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5)剽窃他人作品的;
6)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视听作品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7)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
8)未经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表演者或者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9)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
10)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的;
11)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行为。
(2)除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严重的,还可能需要承担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的侵权行为: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3)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4)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5)未经许可,播放、复制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广播、电视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6)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的,故意制造、进口或者向他人提供主要用于避开
-
著作权人包括哪些人?著作权的内容包括哪些
343人看过
-
著作权包含哪些内容,著作权有什么内容
262人看过
-
著作权的内容包括哪些,著作权能不能继承取得
303人看过
-
2024著作权侵权情况有哪些
191人看过
-
2024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使用合同包括哪些内容
483人看过
-
著作权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288人看过
-
著作权侵权间接侵权的情形包括什么?湖南在线咨询 2023-11-06著作权侵权间接侵权的情形包括什么? 著作权间接侵权的类型表现形式有引诱侵权以及还有帮助侵权;这两种是属于间接侵权最典型的表现方式;作为间接侵权的人只要造成了受害方的利益受到了损失,那么必定就要承担侵权责任。 我国《著作权法》中虽然没有出现“间接侵权”或“引诱侵权”、“帮助侵权”的用语,明确规定“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为共同侵权人”。 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
侵犯著作权情形包含哪些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22著作权侵权是指一切违反侵害著作权人享有的著作人身权、著作财产权的行为。具体说来,凡行为人实施了《著作权法》第四十五条和第四十六条所规定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造成财产或者非财产的损失,都属于对著作权的。著作权侵权的行为,既没有征得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属于合理使用和法定使用的情形,这是对作品的擅自使用,因而是一种违反著作权法的行为。这种侵权行为既可能是对他人著作权人身权造成了损害,也可能是
-
图片侵权有哪些?侵犯著作权行为包括哪些?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06一、关于著作权:从我国著作权法及实施细则的规定理解:著作权又称版权,是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产生的法律赋予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民事主体的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本案中,委托人对其在网上刊登的鼓风机产品的照片就享有著作权。二、哪些情况构成侵犯著作权:根据著作权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包括: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
-
著作侵权表现特征包括哪些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23著作权侵权行为的主要法律特征是: 1、对象的多重性著作权具有权利的多重性及可分性特点,包含著作财产权和著作人身权,其中著作财产权又包含复制、表演等十多项权利。上述权利既可独立行使,也可结合行使。相应地,著作权侵权行为的侵害对象,也会表现出这些特点:一是财产权与人身权同时被侵害;二是多项财产权与人身权同时被侵害。此外,著作权侵权行为的侵害对象还包括合同债权,如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的图书。 2、被侵害主
-
舞蹈作品的著作权侵权情况海南在线咨询 2023-08-14著作权侵权舞蹈作品人的维权方式有自行协商,也可以请第三方机构调解,或者是直接申请仲裁;如果都处理不好的也可以向法院起诉解决,但在起诉时就需要收集相关的证据才能保障到自己的胜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