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时期逃跑罪如何定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9-07 23:10:23 249 人看过

这段内容描述了战时士兵逃离部队的刑罚规定。初犯者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情节严重则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如果这个行为导致战斗或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犯罪者将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

在战时,如果士兵在战场上逃离自己的部队,初犯者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情节严重,则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如果这个行为导致战斗或战役遭受重大损失,那么犯罪者将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

士 兵 在 战 时 逃 离 部 队 会 怎 样 ?

根据我国《士兵法》的规定,士兵在战时逃离部队属于违反军事法规的行为,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具体而言,士兵在战时逃离部队,情节较轻的将会被给予行政处分,并依照规定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而情节较严重的则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依照《刑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此外,士兵在战时逃离部队还可能会对部队的作战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也会受到军事法律的制裁。

总结起来,士兵在战时逃离部队是一种严重的违规行为,其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士兵在战时逃离部队是一种严重的违规行为,其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根据我国《士兵法》的规定,士兵在战时逃离部队属于违反军事法规的行为,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士兵在战时逃离部队情节较轻的将会被给予行政处分,并依照规定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情节较严重的则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依照《刑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罚。此外,士兵在战时逃离部队还可能会对部队的作战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也会受到军事法律的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百二十四条战时临阵脱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6日 02:0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战争期间逃离战场判刑情况
    战时临阵脱逃罪,是指军人在战斗中或者在接受作战任务后,因贪生怕死、畏惧战斗,擅自逃离战斗岗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情节严重,是指:(1)携带武器装备或者军事秘密脱逃的;(2)煽动他人或组织他人脱逃的;(3)在战斗最激烈、最关键时刻,在重要岗位上脱逃的;(4)滥用红十字会旗帜或徽章以及以私自佩带红十字徽章和袖章的;(5)舰艇、飞行人员放弃舰艇、飞机脱逃的;(6)对处在危难情况下的军人和友邻部队,可以救援却脱逃的;(7)采用暴力、威胁手段达到脱逃目的等。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是本罪的加重处罚情节。一般是指由于行为人犯本条罪,使部队遭受重大伤亡,战时遭受严重失利,或者严重影响了本次战役全局等。战时临阵脱逃罪既遂的惩罚有哪些战时临阵脱逃罪既遂有以下惩罚:战时临阵脱逃的,
    2023-07-05
    56人看过
  • 中国刑法战时逃避征召罪如何立案
    一、中国刑法战时逃避征召罪如何立案中国刑法战时逃避征召罪的立案标准是:无正当理由经教育仍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以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或者采取自伤、自残等方式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联络、煽动他人共同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九十五条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无正当理由经教育仍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二)以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或者采取自伤、自残等方式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三)联络、煽动他人共同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二、中国刑法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如何量刑呢战时造谣惑众罪,是指军职人员在战争的情况下或者在部队接受作战任务进行战斗动员后,由于贪生怕死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故
    2024-02-01
    304人看过
  • 危险驾驶罪如何认定弃车逃跑
    在对危险驾驶案件中的弃车逃逸情节进行判断之时,必须全面权衡各种关联因素。倘若行为人在实施危险驾驶行为之后选择离开车身而躲避责任,尽管此举并非直接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加重情形,然而却有可能被视为试图逃避法律制裁的表现,从而对其整体犯罪行为的判决与判罚产生深远影响。在具体的判定过程中,我们将深入剖析行为人逃离现场的动机,以及其举动是否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等关键问题。例如,如果行为人的奔跑行为致使事故处理工作受到拖延,进而加剧了事故所带来的损害程度,亦或是其逃跑之举彰显出其主观恶意较深,那么在量刑环节便会给予更为严苛的惩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
    2024-08-23
    171人看过
  • 诈骗罪逃跑法院如何判
    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根据法律规定: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五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一、陕西诈骗罪定罪量刑标准诈骗罪是诈骗被害人的公私财物达到一定的数额,如果诈骗数额达到三千元,是要被刑事处罚的,诈骗罪的量刑如下:如果诈骗公私财物价值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诈骗公私财物价值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诈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二、轻微经济罪一般判多久经济犯罪有很多罪名,不同的罪名有不同的判刑标准。例如,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
    2023-03-12
    337人看过
  • 战时拒绝服役罪与战时逃避服役罪的犯罪区别
    构成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的要件包括: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客观上表现为在战时拒绝、逃避服兵役,情节严重的行为,比如战时多次拒绝、逃避服兵役,组织、煽动他人拒绝、逃避兵役等;犯罪主体一般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目的一般是为了逃避服役,犯罪动机多为贪生怕死、怕苦怕累。什么条件下才会构成战时拒绝服役罪?符合以下条件下才会构成战时拒绝服役罪:1.主体为一般主体,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能构成本罪;2.在主观上必须为故意;3.在客观上表现为在战时拒绝、逃避服兵役,情节严重的行为;4.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和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七十六条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公民战时拒绝、逃避服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3-08-11
    214人看过
  • 临阵脱逃罪既遂在战时的惩罚标准如何确定
    战时逃生罪是指军人在战斗中或接受战斗任务后,因贪生怕死,怕战斗,擅自逃离战斗岗位的行为。具体量刑标准如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战斗、战斗损失重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二十四条战时临阵脱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战时临阵脱逃罪既遂一般该如何判刑?战时临阵脱逃罪的判罚有三种情形:1、该罪的一般情形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如果情节严重的,则应该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如果临阵脱逃行为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二十四条战时临阵脱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
    2023-07-02
    335人看过
  • 战争时期掠夺居民财物罪国家规定哪些?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情节严重,主要是指聚众残害无辜居民、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首要分子,残害无辜居民多人的;掠夺无辜居民财物数额巨大的,残害无辜居民手段恶劣的,严重影响我军军事行动的,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等等。情节特别严重,主要是指残害大批无事居民的,残害无辜居民手段特别恶劣的,掠夺无辜居民财物数额特别巨大的,严重影响我军重要军事行动的,造成其他特别严重后果的,等等。一、残害居民罪法院怎么判行为人犯了战时残害居民罪既遂的,法院会对其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犯罪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行为人的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或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构成战时残害居民罪。二、网络诈骗30万判多少年?网络诈骗30万属于数额巨
    2023-06-22
    419人看过
  • 战争时期拒绝服兵役罪包括哪些?
    构成战时拒绝征召罪的要件有:一是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二是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情节严重的行为;三是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预备役人员,非预备役人员不构成本罪;四是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如何计算战争险保费通常来说,战争风险的保险可以分为两类,即战争风险责任和战争损失,前者是承保人可能会遭受到的人体伤害,后者是由承保人责任引发的损失。每家保险公司在计算战争险的风险费用时方法略微不同。拿航空业来说,为了承担战争风险责任,保险公司是以每一架飞机的价格为基础来计算保费,从而作为每架飞机的保险金费用。举例来说,如果保险金额为1亿美元,那将限制公司运载3万美元的货物,战争风险费(warriskpremim)即为3000020%=6000美元。这是911事件后重新改写的战争风险金额的风险程度计算方法。大多数保险公司在计算战争风险损失保险金时,收取
    2023-08-09
    214人看过
  • 军人非战时逃离部队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一、军人非战时逃离部队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对军人非战时逃离部队的行为能否定罪处罚问题的批复》的规定:军人违反兵役法规,在非战时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应当依照刑法第四百三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定罪处罚。“即按逃离部队罪定罪处罚。二、相关法律规定刑法解释:第四百三十五条【逃离部队罪定义、量刑】第四百三十五条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解释】本条是关于逃离部队罪及其处罚的规定。本条共分两款。第一款是关于逃离部队罪及处罚的规定。根据本款规定,逃离部队罪是指军人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本款规定之罪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具有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的行为。这里规定的“违反兵役法规”,是指行为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
    2023-04-13
    409人看过
  • 战时临阵逃脱罪与一般逃离罪行的法律规定
    1、客体方面不同,逃离部队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兵役制度。而战时临阵脱逃罪侵犯的客体是军人参战秩序。2、客观方面不同,逃离部队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而战时临阵脱逃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临阵擅自逃离战斗岗位的行为。3、主体方面不同,逃离部队罪主体一般为现役军人,但是在战时,预备役人员拒绝、逃避征召或者拒绝、逃避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也可以成为战时临阵脱逃罪的主体。而战时临阵脱逃罪的犯罪主体是所有军人。4、主观方面不同,逃离部队罪主观方面由真接故意构成,并有逃避继续服兵役的目的。而战时临阵脱逃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为直接故意。逃离部队罪既遂怎么处罚?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法院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
    2023-07-09
    492人看过
  • 协助逃跑构成何罪
    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本罪为选择性罪名,具体包括窝藏罪和包庇罪。包庇罪只能由作为方式实施,单纯不提供证言、沉默不语或者不出庭作证行为,不属于“做假证明包庇他人”的行为,不成立包庇罪。一、包庇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呢包庇罪的量刑标准是:1、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分子,向司法机关作出虚假证明,掩盖犯罪,或者帮助他们隐瞒、毁灭犯罪证据、湮灭犯罪,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二、醉驾顶包没抢到还有犯法吗若醉驾行为人让他人顶罪的行为没成功,是犯法的,涉嫌构成窝藏、包庇罪。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行为人会被拘留、罚款,并依法承担相应的刑
    2023-04-04
    115人看过
  • 战时自伤罪客观方面如何认定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自伤身体的行为。自伤身体指有意识地伤害自己的身体。伤害的部位、程度和方法,法律没有限制规定,因此,对自伤行为应作广义的理解。不论是伤害身体的哪一个部位,是造成轻伤还是重伤,是利用枪击、刀砍还是其他力法,是行为人自行伤害自己的身体,还是利用他人的故意或过失行为伤害自己的身体,均属自伤身体的行为。自伤身体的行为必须发生在战时。对于全局性战争,战时自国家发布战争动员起,至宣布战争结束止;对于局部性战争,战时自部队接受作战任务进行战斗动员起,至部队完成作战任务撤离战区战争结束止。一、战时自伤罪的处罚有哪些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一般是指军官自伤的,在紧要关头或在重要岗位上自伤的,以及因自伤身体造成严重后果的等。二、战时自伤罪该如何认定1、切实查明行为人是自伤还是误伤。误伤是行为人因过失而伤害自己的身体,这与战时自伤罪是
    2023-03-25
    170人看过
  • 什么是战时逃避征召罪
    符合以下条件的才构成战时逃避征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拒绝、逃避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行为;该罪的主体只能是预备役人员,非预备役人员不构成该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在战时,且为国家的征召或者军事训练而仍故意拒绝或逃避。战时逃避征召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战时逃避征召罪的犯罪构成有: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战时逃避征召,情节严重的行为。犯罪主体是预备役人员。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公民战时拒绝、逃避服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第三百七十六条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
    2023-08-01
    247人看过
  •  战时如何定性偷盗居民财物罪?
    根据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的定罪量刑标准,若犯罪行为导致居民财物损失,刑罚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若犯罪情节严重,则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犯罪情节特别严重,则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是指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或者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行为。根据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的定罪量刑标准,若犯罪行为导致居民财物损失,刑罚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若犯罪情节严重,则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犯罪情节特别严重,则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是指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或者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行为。 依据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定罪量刑标准的相关标题根据我国《刑法》第275条的规定,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是指在战时,将公共财物、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抢夺、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战时掠夺居
    2023-08-27
    399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构成“战时逃避服役罪”构成战时逃避服役罪如何认定
      陕西在线咨询 2021-11-23
      构成战时逃避服役罪的,应当追究责任:公民在战时逃避服役,情节严重的,处徒刑或者拘役。战时逃避服役罪是危害国防利益的犯罪,公民在战时是有义务服役的。
    • 战争时期抢夺居民财物罪如何处罚?
      四川在线咨询 2023-10-10
      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既遂应当这样定罪处罚: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要如何正确认定战时临阵脱逃罪
      北京在线咨询 2024-08-25
      战时临阵脱逃罪与不少罪名都有相似之处, (一)本罪与逃离部队罪的界限两罪在客观方面都表现为违反军人职责,逃离部队工作、战斗岗位的行为。区别在于: 1、战时临阵脱逃罪的发生的时间、地点,只能在战时、战场上、战斗中或临战状态下;逃离部队罪则主要发生在平时,战时构成逃离部队罪的,也只是针对犯罪所处的时间而言。 2、战时临阵脱逃罪的行为人在主观方面,是畏惧战斗、贪生怕死;逃离部队罪的在主观上是为了逃避兵役
    • 中国刑法: 如何定义战时逃避服役罪
      甘肃在线咨询 2023-11-16
      战时逃避服役罪处罚如下: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是指战时兵役部门向公民发出应征服役通知,公民拒绝或者逃避兵役部门的应征,情节严重的情形。
    • 卷款逃跑未去如何定罪?
      西藏在线咨询 2023-11-02
      如果是国家工作人员卷款逃跑,可能涉嫌贪污罪,如果是一般公司工作人员,可能涉嫌职务侵占罪。 以贪污罪来说,《刑法》规定,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所谓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