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告诉才处理的刑事案件,或是属于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而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的,双方当事人可以私了。而如果不属于上述情形的刑事案件的,则不可以私了,但如果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的,在法院量刑时可予以从轻处罚。
故意杀人属于刑事案件,即使当事人双方和解私了也不影响国家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依法判刑。
“刑事和解”对于社会的和谐会更有好处。其一可以使被告人和被害人的愿望都得到满足,避免一走上法庭撕破脸皮双方会结下仇恨,被告人的人格尊严会受到伤害,特别是对于初犯、青少年犯罪嫌疑人,在法庭上当被告会在他们一生中留下阴影。“刑事和解”还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节约诉讼成本。
“刑事和解”和西方“辩诉交易”有明显的区别。在西方什么样的案件都可以“辩诉交易”,包括谋杀案。所谓“辩诉交易”是检察院和律师双方达成协议经法院同意就可以不追究或从轻追究被告人。而我们提出的“刑事和解”主要针对的是一些轻伤害或者未成年犯罪等对社会危害不大的案件,是否“和解”也主要取决于被害人和被告人双方的意愿。
哪些刑事案件可以和解呢?
允许刑事案件有限私了的范围。可适用于依法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且社会危害性较小、行为人主观恶性不大、社会危险性较小的刑事案件,如初犯、过失犯、偶犯、协从犯、未成年犯,以及亲友、邻里、同学同事纠纷等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等等。同时,要明确不允许适用的案件:如累犯,多次故意犯,有组织犯罪,职务犯罪,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犯罪等。
对于下列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当事人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可以主持双方当事人协商以达成和解。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
刑事案件能和解吗刑事案件是否可以和解
100人看过
-
刑事案件涉及到赔钱方面吗?
174人看过
-
什么是刑事案件?刑事案件可以和解吗?
239人看过
-
涉及到刑事案件一定会被判刑吗
489人看过
-
哪些刑事案件当事人可以和解?被害人死亡的刑事案件怎么和解?
475人看过
-
一份流水可以涉及两个刑事案件吗
122人看过
青少年犯罪是指儿童向成年期过渡这个特定年龄阶段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 青少年犯罪的类型有财产犯罪,即采取各种非法手段满足其钱财欲望的犯罪;性犯罪,即采取非法手段满足其生理欲望的犯罪;反革命犯罪,即以推翻国家政权为目的的犯罪;婚姻家庭犯罪,指因... 更多>
-
公诉案件涉及到新刑事案件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131.办案民警对于此案件是否定性有问题?回答:有了,治安案件。 2.为何办案民警在整个处理案件过程中,不做案发现场勘查,不做其他采证工作?回答:警察不是已经到过事发现场了吗? 3.行凶者是否处罚标准过低?我如果要求追究行凶者进一步的刑事责任,是否可行?如可以,程序如何?回答:如果你的伤害程度经法医鉴定达到轻伤以上,是可以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公诉,也可以自诉。 4.我如何追究行凶者的经济赔偿?标准如何
-
涉及刑事案件能算刑事案件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21故意犯罪的,不能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一)故意犯罪;(二)醉酒或者吸毒;(三)自残或者自杀;(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刑事案件涉及家属的可以强制执行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3-09-28法律分析 在我国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不会涉及家人,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
涉及本人的案件不到场可以起诉离婚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25在“本人法院起诉离婚不到场可以吗”的问题中一般情况下是必须在场的。 因为一般离婚诉讼,本人必须到场,特殊情况需要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离婚案件属于解除夫妻身份关系案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根据身份关系不得代理的原则,离婚诉讼只能由婚姻当事人本人亲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除外)。 因此,离婚案件能否适用缺席判决,法律有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离婚案件有诉
-
涉及一起涉刑事案件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081、从程序上对证人证言审查认证(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48条第2款规定“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由此可见,证人作证是有资格限制的。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控辩一方提供的证人能否辨别是非,能否正确表达,对方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必要的,可以对证人能否辨别是非、能否正确表达的能力进行鉴别。 (2)证人的身份是特定的,知道案件情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