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中离婚后超过一年可以起诉吗
民法典中离婚后超过一年可以起诉。
离婚后,一方发现对方有隐藏、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等行为的,可以在3年内向法院起诉,要求再次分割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千零九十二条【一方侵害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后果】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二、协议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有哪些
(1)工资、奖金,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的工资、奖金收入及各种福利性政策性收入、补贴;
(2)生产、经营的收益,指的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或双方从事生产、经营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指的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或双方拥有的知识产权的收益;
(4)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是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因继承遗产和接受赠与所得的财产。对于继承遗产的所得,指的是财产权利的取得,而不是对财产的实际占有。即使婚姻关系终止前并未实际占有,但只要继承发生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继承的财产也是夫妻共同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6)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7)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
(8)发放到军人名下的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的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应得部分夫妻共有。
-
民法典起诉离婚另一方不同意可以离婚吗
122人看过
-
起诉离婚败诉后多久可以再起诉民法典?
383人看过
-
民法典有规定超过诉讼时效就可以起诉吗?
275人看过
-
民法典中妻子毁谤可以作为离婚起诉吗
276人看过
-
民法典离婚诉讼中,何时可以一次判离婚?
476人看过
-
民法典中哪些条件下可以起诉离婚
414人看过
协议离婚,又被称作登记离婚或者合意离婚,是日常生活中较常适用的一种离婚方式。协议离婚主要是指,夫妻双方在达成合意的条件下,共同亲自前往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解除原有的婚姻关系。... 更多>
-
2022年民法典离婚后可以对财产分割起诉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3-03-22能。 1、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2、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可以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但需有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3、离婚时有夫妻共同财产未处理的,离婚后,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分割。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
-
离婚一年多后发现财产超过范围可以起诉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3-07-17离婚一年内,财产反悔了,可以起诉重新分割财产,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可以请求法院重新分配,但是如果没有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或者胁迫倾向的,应当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
2022年民法典医疗纠纷超过一年起诉有效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2-12-01有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度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民法典中说起诉离婚可以调解好了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8-28当事人起诉离婚之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对于调解的具体情况,请自行与人民法院沟通确定。另外,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坚持不愿调解的,人民法院会依法及时裁判。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
-
民法典保证期可以超过两年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3-10-11保证期间可以约定超过两年。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