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毁坏他人财物起诉状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一)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原(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等信息。
(二)原告诉讼请求以及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四)受诉法院名称,起诉的年、月、日,起诉人签名或盖章。
二、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罪怎样处罚?
犯故意破坏财物罪,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是指毁坏个人财物,导致他人精神失常的;破坏生产、经营设备设施,造成停产或经营停止,引起重大损失;破坏手段极其恶劣的;等等。
故意毁坏邮筒等邮政公用设施,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处罚;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三、本罪的立案标准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四、哪些案件可提起刑事自诉?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1)侮辱、诽谤案,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
(3)虐待案。
(4)侵占案。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
2021年: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罪
297人看过
-
毁农作物财产侵权起诉状包含哪些内容?
298人看过
-
故意毁坏他人财物能否报警
235人看过
-
故意毁坏他人财物是否构成犯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定罪数额
193人看过
-
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立案标准以及故意毁坏他人财物一万以上判多久
396人看过
-
损毁他人财物起诉状怎么写
148人看过
婚姻自由是我国《民法典》的一项基本原则,包括结婚自由、离婚自由和不结婚的自由。 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构成了婚姻自由原则完整含义,结婚自由是实现婚姻自由的先决条件,离婚自由是结婚自由的重要补充,没有离婚自由,就不可能有完全的婚姻自由。 婚姻自由... 更多>
-
花瓶毁坏,故意毁坏财物刑事起诉状范本应该怎样写?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2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毁坏财物罪中的犯罪行为通常是由某种现实原因造成
-
故意毁坏他人财物可以立案吗/故意毁坏他人财物如何判陕西在线咨询 2023-05-29你说的这种情况是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的行为,还是因民事纠纷引起损害行为,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不能一言概之。因问题不清,只能按题目意思回答。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情况严重的,构成,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故意毁掉财物砸掉不少,最高法故意毁坏财物解释哪些内容?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06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毁坏财物罪中的犯罪行为通常是由某种现实原因造成的。行为人可能是出于对财物所有人的打击报复、或
-
他人多次毁坏我家财物,可以提出故意毁坏他人财物民事诉讼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2-12-14《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刑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了依法给予
-
刑事诉讼法故意毁坏财物罪的规定内容是哪些?河南在线咨询 2023-04-05刑法条文 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 故意毁坏财物罪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 《邮政法》第八十条故意毁坏邮筒等邮政公用设施,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处罚;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检、公安部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