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财产罪行为的种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1 15:42:00 474 人看过

侵犯财产罪行为的种类:占有型,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犯财产犯罪,例如侵占罪、盗窃罪、抢劫罪;挪用型,即以挪用为目的的侵犯财产罪,例如挪用资金罪;以及毁损型,例如故意毁坏财物罪

一、挪用资金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挪用资金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是:

1、客观表现不同。挪用资金罪的行为方式是挪用,职务侵占罪的行为方式是侵占;

2、侵犯的客体和对象不同。挪用资金罪侵犯的客体是使用权,对象是资金;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客体是所有权,对象是财物。

二、盗窃罪的证据包括什么

盗窃罪的证据包括:

1、主要证据;

2、行为证据;

3、结果证据;

4、主观证据;

5、情节证据。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一般是指动产,但不动产上之附着物,例如农作物、树木等也可以成为该罪的对象。

三、挪用资金罪与职务侵占罪有什么区别

1、侵犯的客体和对象不同。挪用资金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的使用权,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所有权,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

2、客观表现不同。挪用资金罪表现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职位侵占罪表现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观目的不同。挪用资金罪行为人的目的在于非法取得本单位资金的使用权,但不并不企图永久占有,而是准备用后归还;职务侵占罪的行为人的目的在于非法取得本单位财物的所有权,而非暂时使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11: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占有相关文章
  • 侵犯知识产权属于哪种类型的罪行
    一、侵犯知识产权属于哪种类型的罪行侵犯知识产权罪并不属于单独的罪名,有很多种罪名,侵犯知识产权罪包括: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或者销售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假冒专利罪、侵犯商业秘密罪。二、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多久判决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一般会在两个月内判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三、侵犯知识产权罪的管辖是怎么规定的侵犯知识产权罪的管辖具体
    2023-10-06
    115人看过
  • 行为人犯何种罪查封财产?
    一、行为人犯何种罪查封财产?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是可以把犯罪嫌疑人的财产进行冻结的。因此可以看出公安机关不会因为犯罪嫌疑人犯何种罪来冻结财产的,是会根据侦查案件的情况来确定是否会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查封、冻结财产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已被冻结的,不得重复冻结。二、哪些行为属于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罪?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罪具体包括四种行为:(一)隐藏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的物品;(二)转移已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主要是指将已被查封、扣押的物品移到他处,脱离司法机关的掌握,或者将已被冻结的资金私自取出或移到其他账
    2024-01-19
    479人看过
  • 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类型分为两种吗?
    一、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类型分为两种吗?是的,其基本类型有两种:针对网络的犯罪和网络扶持的犯罪。(一)针对网络的犯罪的表现形式有:网络窃密。利用网络窃取科技、军事和商业情报是网络犯罪最常见的一类。当前,通过国际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国际犯罪分子每年大约可窃取价值20亿美元的商业情报。在经济领域,银行成了网络犯罪的首选目标。犯罪形式表现为通过用以支付的电子货币、账单、银行账目结算单、清单等来达到窃取公私财产的目的。制作、传播网络病毒。网络病毒是网络犯罪的一种形式,是人为制造的干扰破坏网络安全正常运行的一种技术手段。网络病毒的迅速繁衍,对网络安全构成最直接的威胁,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高技术侵害。这种犯罪是一种旨在使整个计算机网络陷入瘫痪、以造成最大破坏性为目的的攻击行为。世界上第一个将黑手伸向军用计算机系统的15岁美国少年米尼克,凭着破译电脑系统的特殊才能,曾成功进入“北美防空指挥中心”电脑系统
    2023-04-27
    370人看过
  • 了解网络商标被侵犯的行为种类
    侵犯网络商标的行为有:1、网络域名包含他人注册商标文本的关键词、字母等;2、恶意将他人注册的商标名称注册为自己的域名;3、在网页上随意使用他人的知名商标、名称、商品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网络商标权被侵犯了如何维权确定商标侵权后,分三步走:第一步:收集证据。证据是决定案件结果的重要因素,权利人对侵权证据收集的是否全面、准确、充分,直接关系到法院最终的事实认定和裁判结果,也是计算损失赔偿的主要依据,起到切实维护商标权权利人合法权益的作用第二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2023-07-03
    90人看过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行为种类有哪些?
    一是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不同于“违反国家规定”,前者的范围更为宽泛。如前所述,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但一些专门的法律、法规对特定领域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有专门规定。此外,违反部门规章等关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的,也可以认定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公安部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有哪些1、对于与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3、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
    2023-07-06
    401人看过
  • 行贿犯罪的种类分为了什么
    行贿罪分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或贪污贿赂罪。《刑法》第389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在经济往来中,违法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罪论处。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对犯行贿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一般行贿行为是指哪些(1)主动给予。这是指行为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主动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给予财物的形式很多,一般表现为直接给予国家工作人员金钱、贵重物品,汽车、房屋、古董等;提供费用让国家工作人员旅
    2023-04-01
    386人看过
  • 侵犯财产类犯罪发生原因
    当前,侵犯财产类犯罪发案的原因趋向复杂化,以下几点原因显得较为明显:1、社会不正之风的诱导。一方面,现实生活中,攀比高消费和宣传媒介渲染富有者及大款阶层的奢侈生活,对一些心理防线薄弱者或总是奢望一夜暴富者在身心上产生了一定的刺激,有的人妄想用最快的手段致富,以致于走上犯罪的道路。另一方面,社会上的一些违法行为,以权谋么私,事事要钱,人人弄钱,一切向钱看等现象的存在,成为一部分侵财者的心理催化剂。据统计,多数罪犯在作案得手后,即大吃大喝,很快将钱挥霍。2、法制环境仍需改善。尽管社会上经常开展对全民的普法教育,但现今仍有许多人轻视或漠视法律效力。一方面,犯罪者不遵守法律,去违法犯罪,另一方面,有的受害者或单位怕麻烦或有顾虑,受害后宁愿吃哑巴亏,而不去报案,这使得部分犯罪者更加猖狂地作案,无视法律的存在。3、对侵财犯罪的制裁和震慑强度不大。由于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更加隐匿、狡猾,加之有的受害人在犯罪
    2023-04-25
    343人看过
  • 侵权行为有什么种类
    法律综合知识
    一、侵权行为有什么种类侵权行为的种类有:1.侵害人身的侵权行为;2.侵害人格利益的侵权行为;3.侵害身份权的侵权行为;4.侵害财产权的侵权行为;5.侵害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二、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为多久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侵权行为持续的,诉讼时效期间从侵权行为实施终了之日起计算。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三、起诉侵权行为以后法院什么时候审结1.简易程序审理的3个月内结案。2.普通程序审理的6个月内结案。
    2023-10-27
    104人看过
  • 哪些行为可以认定为侵犯财产罪
    侵犯财产罪是指故意非法地将公共财产和公民私有财产据为已有,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包括:抢劫罪;盗窃罪;抢夺罪;诈骗罪;聚众哄抢公私财物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敲诈勒索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等。侵犯财产罪包括广义的取得行为与毁坏行为。取得行为分为两类:一是通过各种方式使他人的财产(包括公共财产与他人所有的财产)转变为自己的财产;二是暂时非法占有、使用他人财产(挪用)。毁坏也包括两种行为:1、是直接使财产丧失或者减少使用价值的行为;2、是通过使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丧失或者减少来破坏生产经营。
    2023-05-01
    188人看过
  • 共同犯罪行为种类怎么分
    共同犯罪者的种类:根据共犯的作用:主犯、从犯、恐吓从犯。根据共犯的分工,组织犯、教唆犯、帮助犯和执行犯。我国主要根据行为者在共同犯罪中发挥的作用,结合分工分类(作用为主,兼顾分工)分为主犯、从犯、从犯、教唆犯4种。共同犯罪人的种类有什么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和刑事责任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没有特定身份的人单独不能构成身份犯(特殊主体犯罪),但可以构成身份犯的共犯。例如非国家工作人员甲帮助、教唆国家工作人员乙贪污的,可以构成乙贪污罪的共犯。2.没有特定身份的人与有特定身份的人共同犯罪的,对没有特定身份者不适用有特定身份者的从重处罚情节。例如,非国家工作人员甲与国家工作人员乙共同犯非法拘禁罪,法律规定对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的从重处罚,如果乙用了职务便利犯该罪的,对乙从重处罚,但对甲不能适用该从重处罚的规定。3.有特定身份的人各自利用了自己的职务便利实施共同犯罪的,以主犯的身
    2023-08-05
    111人看过
  • 妨害清算罪犯罪实行行为的种类问题
    在某案件中,被告人杨某为某公司经理,在公司被宣告破产进行清算期间,其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将公司全部财产移交给清算组,而是与有关人员商议,将公司小金库的资金转移至另一家单位,以备将来所用,检察院以妨害清算罪对其提起了公诉。审理中,被告人杨某的辩护人提出,被告人虽然隐匿了公司财产,但并没有对资产负债表或财产清单作虚伪记载,其行为不属法律规定的几种妨害清算罪行为之一,故被告人不构成妨害清算罪。案件审理中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妨害清算的行为只有两种:一是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二是隐匿公司、企业财产同时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伪记载,而隐匿财产和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伪记载是一个行为,而不是两个行为,如果只有隐匿公司、企业财产,但未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伪记载,根据罪刑法定的原则则不构成犯罪。另一种意见认为,妨害清算的行为有三种:一是隐匿公司、企业财产的行为;二是对资产负
    2023-08-16
    356人看过
  • 财产犯罪及其种类与要件
    侵犯财产罪,包括13个具体罪名。依故意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类型:(1)占有型。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犯财产罪。其中又可以按照犯罪的方式分为一下四种具体类型:第一,公然强取型犯罪,包括抢劫罪、抢夺罪、聚众哄抢罪、敲诈勒索罪。第二,秘密窃取型犯罪,即盗窃罪。第三,骗取型犯罪。即诈骗罪。第四,侵占型犯罪,包括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其中,第一种类型又可以称为强制占有型犯罪,第二、三、四种类型又可合并称为非强制占有型犯罪。(2)挪用型。即以挪用为目的的侵犯财产罪。包括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3)毁损型。即以毁损财物为故意内容的侵犯财产罪。包括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侵犯财产罪的定义侵犯财产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攫取公私财物,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本罪的客体是社会主义财产关系,包括全民所有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以及公民私人合法所有的财产关系。这种财产关系的物
    2023-07-08
    267人看过
  • 侵犯财产罪量刑标准是什么?有哪些种类?
    一、侵犯财产罪侵犯财产罪是指故意非法地将公共财产和公民私有财产据为已有,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包括:抢劫罪;盗窃罪;抢夺罪;诈骗罪;聚众哄抢公私财物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敲诈勒索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等。二、侵犯财产罪量刑标准《刑法》第263条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第二百六十九条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
    2023-05-01
    171人看过
  • 侵犯肖像权的行为算不算侵犯财产权
    曝光不算侵犯肖像权。法律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广告等,认定为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如果曝光者在曝光公民的肖像没有以上的目的,就不算是侵犯肖像权。一、侵犯肖像权一般找哪个部门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停止侵害行为,在司法实践中,未经本人同意,非以营利为目的的使用他人肖像的行为也有可能构成侵犯他人肖像权。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二、如何认定侵犯肖像权(一)未经同意而使用他人肖像未经本人同意使用其肖像表明侵权人对他人肖像人格利益的不尊重,其行为破坏了他人肖像的个人专有性和完整性,应当受到制裁。如果经过本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就不构成侵犯肖像权的行为。(二)侵犯肖像权须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行为以营利为目的是指以使用某人的肖像达
    2023-04-01
    53人看过
换一批
#物权
北京
律师推荐
    #物权 知识导航
    展开
    #占有
    词条

    占有指占有人对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实际控制。占有人可以是依法有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如根据租赁合同在租期内占有对方交付的租赁物。 占有人也可能是无权占有他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如借他人的物品,过期不还。占有人不知道自己是无权占有的,为善意占有;明... 更多>

    #占有
    相关咨询
    • 什么是侵犯财产罪? 侵犯财产罪的具体罪名有哪些? 侵犯财产罪种类?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14
      侵犯财产罪是指故意非法地将公共财产和公民私有财产据为已有,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包括:抢劫罪;盗窃罪;抢夺罪;诈骗罪;聚众哄抢公私财物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敲诈勒索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等。故意损毁财物,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攫取公私财物,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侵犯财产罪,包括13个具体罪名。依故意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类型:(1)占有型
    • 侵犯财产罪包括什么罪名和犯罪种类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4-09
      侵犯财产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攫取公私财物,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 本罪的客体是社会主义财产关系,包括全民所有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以及公民私人合法所有的财产关系。这种财产关系的物质表现是各种具体财物。无主物不属于侵犯财产罪的对象。 贪污的赃款赃物,走私的物品,赌场上的赌资等,虽是犯罪分子的非法所得或供犯罪使用的财物,但这些财物有其原来的合法所有人或应由有关国家机关予以没收归公,仍不得非法加以
    • 财产继承权侵权行为的种类有哪些,侵犯后如何处理?
      安徽在线咨询 2023-10-16
      种类: 1、杀害被继承人。 2、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3、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 4、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处理:1、确定继承性质、遗产和继承人范围以及起诉对象。2、撰写起诉状。3、确定起诉法院。
    • 什么是继承权?侵犯财产罪的一类是侵犯财产权的一类是侵犯财产罪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18
      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包括两种含义:(1)客观意义上的继承权。它是指继承开始前,公民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遗嘱的指定而接受被继承人遗产的资格,即继承人所具有的继承遗产的权利能力。(2)主观意义上的继承权。它是指当法定的条件具备时,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留下的遗产已经拥有的事实上的财产权利,即已经属于继承人并给他带来实际财产利益的继承权。 侵犯财产罪的一类,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
    • 侵犯财产罪的种类,最新的规定是什么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6-15
      侵犯财产罪的种类: 1、占有型,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犯财产罪,包括抢劫罪、抢夺罪; 2、秘密窃取型犯罪,即盗窃罪; 3、骗取型犯罪,即诈骗罪; 4、侵占型犯罪,包括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5、挪用型,即以挪用为目的的侵犯财产罪;6、毁损型,即以毁损财物为故意内容的侵犯财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