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时效转为诉讼时效的规定具体如下:
1、担保时效转换诉讼时效是保证期间届满是债权人依法请求法院主张担保物权;
2、因为保证期间是不变期间,保证期间届满日之前债权人是否依法及时行使权利对保证人应否承担法律责任产生直接的法律后果。如果债权人依法定要求主张权利,则发生保证期间向保证合同诉讼时效的转换;
3、担保期限是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的期间,即担保人在债务期满后的两年内承担担保责任。如果是一般保证,债权人向借款人催收,既引起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也引起担保债务诉讼时效产生并中断,担保责任期间将延长两年如同诉讼时效一样。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六条
担保物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担保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百八十七条
债权人在借贷、买卖等民事活动中,为保障实现其债权,需要担保的,可以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设立担保物权。
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的,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反担保适用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
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抵押担保时效
抵押财产为债务担保的,主要主债权有效的,抵押就有效,所以主债权诉讼时效中断的,抵押担保时效也会中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九十三条【担保物权消灭事由】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担保物权消灭:
(一)主债权消灭;
(二)担保物权实现;
(三)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
(四)法律规定担保物权消灭的其他情形。
第四百一十九条【抵押权存续期间】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
担保时效如何转换诉讼时效
304人看过
-
担保合同的诉讼时效规定
251人看过
-
担保有诉讼时效的中断规定
327人看过
-
担保诉讼的时效规定是什么?
102人看过
-
担保有诉讼时效的中断规定?
78人看过
-
担保追偿权诉讼时效的规定
406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担保时效与诉讼时效规定重庆在线咨询 2022-12-06担保时效: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 【保证期间】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
-
担保时效和诉讼时效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12担保时效: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 【保证期间】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
-
担保时效及诉讼时效上海在线咨询 2023-05-03担保时效: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 【保证期间】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
-
担保时效与诉讼时效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07担保时效: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 【保证期间】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
-
担保的诉讼时效湖北在线咨询 2022-11-081.担保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果超过三年的,则对方当事人享有时效的抗辩权,当事人一般不能通过诉讼维权。 2.《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