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求职:解读劳动法,规避劳动纠纷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7 20:16:09 69 人看过

类型1.就业协议纠纷

【案例一】就业协议的性质是民事合同,不是劳动合同

大学毕业前夕,曾某和A公司、学校三方签订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对工作条件和劳动保护、劳动报酬、福利待遇及三方的违约责任做了详细的约定。在此之前,A公司为曾某办妥了人事等相关手续,代曾某缴交了人事代理服务费和流动服务费合计3500元。毕业后的第二天,曾某就到A公司上班,双方约定曾某试用期月薪2000元,试用期3个月。但曾某刚工作了一个月,就提出辞职。A公司没有发给曾某工资。

对此法院判决:就业协议不是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因此,判决解除双方的劳动关系,A公司应在30日内为曾某办理解除劳动关系手续并支付曾某一个月的工资,曾某须返还公司垫付的人事代理服务费和流动服务费3500元。

【案例二】因升学深造而无法履行就业协议,可能是形成违约的原因

某高校毕业生王某因为学习成绩优秀、在校组织活动能力强被B外资企业老总看中,经过面试,双方当即签订《就业协议书》,同时,按照B企业的要求,王某在就业协议承诺:乙方(即王某)不得因为升学、留学等读书原因而拒绝到甲方(即该外资企业)工作,否则应向企业支付违约金5000元。王某没做太多考虑就在《就业协议书》上签了字。几个月后,北京某大学向王某寄来了《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王某决定放弃工作,B企业不同意并声称王某拒绝履行协议,就应当按照约定向B企业支付违约金5000元人民币。最后,经人民法院判决,王某向B企业支付违约金5000元人民币。

【案例三】服务期限协议与劳动合同的期限不相一致时,应以何者为准?

郭某从北京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前,经双向选择与C公司及学校三方签订了《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约定:郭某到C公司工作的服务期不少于三年,双方的权利、义务以郭某报到后签订的劳动合同为准。备注约定,由接收方资助学校3000元。一个月后,C公司与郭某签订《应届生服务期限协议书》,约定郭某的服务期限不少于三年,如郭某违约未完成规定的服务期限,C公司向郭某收取违约金,每相差一年按15000元计,不满一年者按一年计算。

后郭某与C公司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为4—6个月,郭在试用期内可以提前书面通知公司解除本合同并在完成工作交接时离开公司,但应向甲方交纳招接收费用。后郭到万全公司工作。两个月后郭明书面提出辞职申请,但公司扣押了他的档案和户口关系证明。C公司认为郭某的辞职行为已构成违约,应赔偿C公司至少3年的服务期限违约金人民币45000元,还应赔偿公司为他支付的培养费3000元。

此案前后经仲裁委员会、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分别审理后,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最终判决解除双方的劳动合同,C公司将郭明的人事档案、户口材料转至郭某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郭某给付C公司招用费3000元。

【案例四】就业协议约定的就业前培训未落实,可能导致解除合同

2007年6月,保某、冶某从青海大学毕业。毕业前,青海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二人分别签订了《青海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由于保某、冶某所学专业不对口。煤业公司为了使他们适应工作,安排二人接受培训。但由于培训学校内部发生变化,造成培训无法落实。看到真正就业不知何日才能实现,保某、冶某二人决定诉至法院,要求解除与煤业公司签订的就业协议。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告与被告及培训学校三方签订的人才培训合同书,是就业协议书所约定条款的变更,也是履行协议书的前提。由于培训学校的情况发生变化,造成培训无法落实,从而使二原告未被安排就业岗位,对此被告采取了补救措施,责任不在被告。由于技术学院对原告在培训时间上不确定,就业协议书的目的不能实现,二原告要求解除与被告签订的就业协议,理由正当,被告也同意予以解除,应予支持,法院判决解除就业协议,同时驳回二原告要求被告支付违约金5万元的诉讼请求。

类型2.职业中介服务纠纷

【案例一】对于职业中介虚假承诺,大学生要注意保留证据

小刘学校毕业三个月了,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焦急之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向一家职业中介机构交了800元,希望在职业中介的帮助下能够迅速找到一份工作,改变自己的生活困境。但,又是三个月过去了,小刘的工作仍然没有着落,职业中介承诺的能够在一个月里帮小刘找到一个月薪3000元工作的承诺彻底成了泡影,于是,小刘到职业中介那里便失去了耐心,双方最后爆发了一次较大的冲突,从此以后,职业中介便以不认识小刘为由拒绝小刘进入职业中介的办公室。由于小刘手中既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与这家职业中介之间存在口头合同的证据,也没有证据证明这家职业中介收取了他800元职业中介服务费,小刘到法院起诉要求职业中介退还中介费时,法院并没有支持小刘的诉讼请求。

【案例二】变相的职业中介服务

大学生张某2007年大学毕业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经与某就业中介公司几次接触,张某与就业中介公司口头达成约定:只要张某交纳13000元的培训和就业安置费,中介公司保证给张某安排到外资企业工作。张某如约交纳了13000元,但该就业中介公司没有向张某开具收款证明。其后,就业中介公司将张某安排到一个学校学习,张某与该学校签订了书面合同,该合同约定:张某就读期间不得因任何原因缺课,一旦缺课超过15课时,学校将视张某自动退学并放弃工作安置,但该合同上没有约定张某向学校应交纳的学费和就业安置费。听过几次课后,张某感到该学校设置的课程没有任何实用价值,便向学校提出退学和退还所交纳13000元的要求。遭到学校的拒绝后,张某将学校告上法庭,目前此案正在审理中。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07日 09: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劳动纠纷相关文章
  • 如何规避公司劳动纠纷
    一、如何规避公司劳动纠纷规避公司劳动纠纷的方法是建立最基本的制度。我国当前中小企业一个较为普遍地现象一些中小企业主认为中小企业只是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如果在初级阶段不过分注重生产绩效地话,那就很难是资本的原始积累扩大。他们往往忽略基本制度的建设,没有根据现代企业的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而是根据良心和经验,处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建立的是传统作坊主和雇员之间的关系。员工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当员工出现相关诉求时,往往容易导致劳资纠纷。如果中小企业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企业和员工的权利、义务作出明确的规定,劳资双方在规定的框架下相处,往往能避免劳资纠纷的发生。二、劳动仲裁多久有效劳动仲裁一年内有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中华人民共
    2023-04-26
    120人看过
  • 劳动局管不管学生的劳动纠纷
    管理。只要是劳动纠纷,劳动局都可管理。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没有劳动合同劳动局是管的。没有劳动合同的,可以搜集并提供作证或工作牌等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然后就去劳动局申请仲裁。一、不给工资是犯法行为吗不给工资是犯法行为。但是报警多半没用,这属于劳动纠纷,经济纠纷,有专门的人会管。涉及到劳动纠纷,可以去公司所在地劳动管理部门申请劳动仲裁,由劳动管理部门派出专业调解员帮忙解决劳动者的工资问题。若经过劳动管理部门的调解仍旧解决不了公司拖欠工资问题,劳动者可对公司提起诉讼,主张公司赔偿工资。没有劳动合同欠工资不给可以采取如下方式解决:1、先去找公司领导进行协商,索要拖欠的工资。如果公司继续拖欠,问清楚拖欠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公司暂时周转不开,此时让公司老板或财务打一张欠条;2、如果与公司协商无果,那么就去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告知公司负责人电话,让劳动监察大队进
    2023-04-10
    121人看过
  • 在校大学生劳动合同纠纷处理办法
    一、在校大学生是否属于劳动合同主体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规定得比较详细,但对劳动者的主体资格规定得相对比较少。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条规定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适用劳动法。因此,部分农村劳动者、军人、家庭保姆不属于劳动者。对于在校学生是否属于劳动者,目前可以参考的规定是该意见第十二条,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从字面表述来看,本条的适用范围有诸多限制,包括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建立劳动关系。其立法本意是可以不签定劳动合同,并没有要否认在校学生成为劳动者的主体资格的意思。二、大学生劳动纠纷的法律依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条规定
    2023-03-19
    397人看过
  • 企业怎样避免劳动纠纷
    一是要树立“先合同、后用工”的劳资观念。合同是通过“君子协定”的方式,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契约的方式先期固定下来,是解决纠纷的最佳工具。二是要严格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须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劳动报酬等事项,明确加班调休和付酬标准、办法等。三是要建立健全企业管理规章制度。四是要构建有效防范劳动争议的内部机制,企业应当本着“事前预防为主、事中控制为要、事后补救为辅”的原则,建立一套有效的劳动争议内部防范机制。一、劳务合同仲裁的主管部门去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部门。(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的相关内容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二)根据这个协议,劳动者加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成为该单位的一员,承担一定的工种、岗位或职务工作,并遵守所在单
    2023-03-07
    189人看过
  • 大学生未毕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合法吗
    合法,大学生实习期间,只是未拿到毕业证而已,是文凭问题,法律对就业并没有文凭限制,实习期已经不用再上课了,所以不再属于勤工俭学的范畴,而且即使还未到实习期,如果与用人单位就签了合同,并没有违反法律规定。一、学生签劳动合同后的后果在校学生可以与公司等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这个是法律允许的。在校学生只是说明现在劳动者的身份还是一个正在接受教育的人,是否有合格的劳动技能,尚在训练中。但是这不是学生不能直接参加劳动的限制条件。在校生已经具备合《劳动法》规定的就业年龄,其在校大学生的身份也非《劳动法》规定排除适用的对象。如果双方在协商一致且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的条件下签订劳动合同是受法律保护的。但是如果在校生去用人单位工作也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二、应届生也可以签劳动合同么已经拿到毕业证的应届生可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还没拿到毕业证的时候,只能和就业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不能签订劳动合同。在还没拿到毕业证
    2023-03-30
    189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解读:四大利好企业新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不少用人单位认为新法侧重保护劳动者权益,而在我市前不久召开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培训会上,专家指出,新法旨在构建和谐稳定的劳企关系,许多对企业“利好”的条文,相关企业主还不够了解。利好一:劳动者隐瞒工作经历将受到惩罚性解雇劳动合同法在法律上确立了用人单位的知情权,为详细了解求职者的“底细”提供了法律支撑。诚实守信是签订劳动合同的一个原则。一方面,规定了用人单位的知情权,劳动者必须如实告知与工作内容、工作岗位相关的情况,如学历、工作年限、工作经历、健康状况等。尽管法律没有对告知内容作出具体规定,但这些内容跟能否胜任岗位密切相关。比如妇女怀孕,一般跟工作岗位没有直接关系,但对有放射线的岗位有禁忌。劳动者如果不如实告知,用人单位有权进行惩罚性解雇。劳动者有忠诚于用人单位的义务,在与一家劳动单位保持工作关系的同时,又与另一家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且
    2023-06-05
    326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争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 根据争议涉及的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 更多>

    #劳动纠纷
    相关咨询
    • 求职者如何规避劳动纠纷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4-02
      如果中小企业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企业和员工的权利、义务作出明确的规定,劳资双方在规定的框架下相处,往往能避免劳资纠纷的发生。除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企业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抱怨和意见,认为企业不关心员工,个人的工作成绩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和肯定,合理化建议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采纳;工作环境压抑、人际关系紧张。凡此种种,都会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甚至导致
    • 应届毕业生签订三方协议应如何避免劳动纠纷?如何避免劳动纠纷? ?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20
      毕业生签订三方协议应如何避免劳动纠纷?1.正确区分协议期、试用期和见习期这三个时期,这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权益维护。 协议期:是从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开始,一直持续到签订劳动合同之后或者双方终止协议为止。在协议期内,双方已经确定了工作意向,但未建立正式的劳动关系。 试用期:主要针对劳动合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劳动合同的时间应在试用前,而不是试用合格后。过去一些单位为了逃避责任,在试用期内,
    • 大学生劳动合同纠纷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12
      发生大学生劳动合同纠纷后,可以搜集证据,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 大学生没毕业没签劳动合同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08
      1、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支付你们的工资。 2、单位扣留你们的毕业证、学位证更无法律依据,构成侵权。 3、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根据双方的自愿,不懂法签订合同并不影响合同的效力,你们应当学一点法律知识。当然,单位这样做肯定是利用了它的优势地位,在不对称的情况下与你们签订了劳动合同,事实上可能是不平等,但你们很难获得法律的支持。我国法律规定合同的原则就是意思自治,除非你们能举证单位有隐瞒事实或欺骗的行
    • 在读大学生成为劳动法指的劳动者吗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12
      劳动者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和支出者,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通常又被称为职工、雇员等。 根据法律规定,公民只有在满足了年龄、健康、智力、行为自由等方面的要求后才能成为劳动法主体,即劳动者。 在我国,最低就业年龄规定为十六周岁,除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经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为文艺工作者; 运动员和艺徒外,任何单位都不得与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发生劳动关系。 同时,法律明确规定,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