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上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再提出证据的,法院在审理时不予质证,但是如果当事人提出的是新的证据的除外。一审中新的证据是指,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
相关法律可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
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
当事人要求重新进行调查、鉴定或者勘验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一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新的证据,是指以下情形:
(一)一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
(二)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
举证和答辩期限,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交的证据如何认定
73人看过
-
举证期限届满时交付的证据是否逾期
288人看过
-
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反诉怎么处理
156人看过
-
证据提交期限届满的影响
108人看过
-
举证期限届满之日交邮的证据,算不算过期
104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举证期限届满是否能够举证?
202人看过
民事诉讼证据是指民事诉讼中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在民事诉讼中,证据对于案件的胜负至关重要,因此当事人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民事诉讼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等多种类型。这些证据需要真实、客观、合法,才能确保证据... 更多>
-
被告提供的在举证期限届满后发现的证据为什么不能作为证据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06被告提供的在举证期限届满后发现的证据,法院可以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这主要是为了司法的权威,不能因为一个证据就导致整个案件延迟审理。《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
-
在法定举证期限届满后,是否还可以提交证据?山西在线咨询 2024-11-08根据我国《证据法》的规定,当事人在诉讼中有权进行举证。根据双方协议,法院可以许可设定举证期限,也可以直接规定该期限。如果在规定期限内,当事人未能提交证据,则将被视为自动放弃该项权利。不过,根据《证据法》第69条的规定,当事人在举证期限结束后提供的证据将不被采纳,除非有新证据能够对案件事实产生重大影响。
-
举证期限届满的具体时间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04⒈举证期限届满,是指超过法院指定的,向提交证据的最后时间。举证期限届满的,法院将不再接受新证据。 ⒉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
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未采集到的证据,是否还属于新证据种类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03是否属于新证据,关键在于是否是当事人新发现的?如果早就在手中,只是没有向法院提交,就不是新证据。如果明知证据在某一处,只是一直没有去采集,同样不是新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一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新的证据”,是指以下情形:(一)一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
-
举证期限届满指的应是什么时候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18⒈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⒉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