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见义勇为者的赔偿和补偿请求权的规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6 19:54:54 153 人看过

明确规定见义勇为不一定就是要防止、制止侵害行为,凡是为维护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为,都是见义勇为的行为。明确受益人承担补偿责任的条件,是没有侵权人、不能确定侵权人或者侵权人没有赔偿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见义勇为者在见义勇为中遭受损害,不能从侵权人那里获得赔偿,因而使其受到的损害无法获得补偿。而受益人保全利益是由于见义勇为者的英勇行为并且造成了自己的损害为代价,因而受益人据此产生补偿责任。

见义勇为者起诉受益人

见一路人在大街上被人殴打,一男子出手相救,哪知,自己却被打致伤残。事发后,伤人者被判刑入狱并被判令赔偿伤残男子损失。但因伤人者无力支付,伤残男子只好转而将受益人告上法庭索赔损失。

日前,河东法院经审理认为,受益人应在其受益范围内对见义勇为男子进行补偿,遂判令受益人给付该男子经济补偿5万元。

2004年6月25日22时许,徐某在本市河东区一街道上因故与宁某发生争执并殴打宁某。路经此地的田某见状好心上前劝阻,未料,徐某竟举起附近小卖部的铁腿凳子击打田某,造成田某脾破裂摘除。经法医鉴定,田某的伤情构成级伤残。案发后,徐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后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徐某有期徒刑6年,并判令其赔偿田某经济损失9.9万余元。该判决生效后,田某于2005年10月11日向法院申请执行。但因徐某正在监狱服刑且无财产可供执行,田某同意终结此次执行程序,并于随后将受益人宁某告上法庭,要求其赔偿相应损失。

庭审中,田某表示如本次诉讼中法院能支持其诉讼请求,则就其诉讼请求之内的部分不再申请执行徐某财产。经开庭审理及核实证据,法院认为,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原告田某因劝阻案外人徐某对被告的殴打而致使自身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应获得相应赔偿。被告宁某虽不是侵权人,但正是因为原告的劝阻行为才避免了案外人徐某对其生命健康权的侵害,被告通过原告的行为获得了相应的利益。现侵权人徐某无赔偿能力,被告作为受益人应在其受益范围内对原告进行补偿。同时原被告面对案外人徐某的侵权行为,二者属于利益共同体,共同面对危险由受益人适当分担损害亦符合《民法》的公平原则。关于被告受益范围一节,进行反推:如没有原告的劝阻行为,原告所遭受的损失就可能发生在被告身上,故原告主张被告在其遭受的9.9万余元的损失范围内补偿5万元,没有超过被告受益范围。所以,原告的诉讼请求符合法律规定,应予支持。据此,法院作出如上判决。

《民法典》第九百七十九条,管理人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管理他人事务的,可以请求受益人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管理人因管理事务受到损失的,可以请求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

管理事务不符合受益人真实意思的,管理人不享有前款规定的权利;但是,受益人的真实意思违反法律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的除外。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11:2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为救见义勇为者不伤亡能得到得到的赔偿吗?
    为救他人见义勇为者身亡,可获得赔偿。见义勇为是指个人不顾自身安危通过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等方式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的一种行为。因见义勇为,导致不能确定侵权人或者侵权人没有赔偿能力,赔偿权利人请求受益人予以适当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见义勇为者营救落水人员导致其死亡是否可以索赔1、不能索要赔偿。见义勇为者因见义勇为行为而死亡,因其自愿救助的行为性质,其家属不能向受益人索要赔偿。2、但可以向受益人主张补偿。有侵权人情形下,应向侵权人索要赔偿,受益人可以适当补偿;在无侵权人或者侵权人无法赔偿情形下,受益人应当予以适当补偿。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民法典》第
    2023-08-12
    430人看过
  • 见义勇为的人受伤后是否可以要求侵权的人赔偿
    可以,为了保护他人的民事权益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2024-05-01
    429人看过
  • 见义勇为被打是否有补偿
    律师解答:有。因见义勇为被人打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偿,没有侵权人的,受害人可以请求受益人给予一定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2024-04-22
    385人看过
  • 自认“见义勇为”却获刑,见义勇为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案件:追撞小偷致其伤车主终审获刑8月小偷伤后次日身亡,事主自认“见义勇为”,被诉故意伤害。在抓小偷过程中,撞伤小偷的揭阳人温演森,被公诉机关起诉故意伤害,虽然他自认“见义勇为“,但最终被惠州中级法院认定伤害罪成立。“因抓小偷被起诉故意伤害”,这是温演森一案中,传媒及大众关注的字眼。案发后,温演森一再强调自己是“见义勇为”,但司法机关却不这么认为。今年34岁的温演森,揭阳人。案件的缘起是,2014年7月7日上午11时许,钟国新驾摩托搭张银丽到温演森所在的装饰档口,盗取员工杨小姐一部手机后逃离。温演森发现后,驾小车追踪,钟国新发现后加速逃跑。追到惠沙堤二路金城花园商铺北侧路段时,温演森加速追尾撞上摩托车,致钟国新、张银丽摔倒。张银丽倒地不起,钟国新起身逃跑,温演森将其按倒,并电话报警。被害人张银丽入院后经诊断为肺挫伤,腰椎横突骨折,全身多处软组织挫裂伤。7月8日,张银丽家属申请将其带回老家梅州
    2023-06-13
    308人看过
  • 见义勇为是否应该获赔偿?
    2003年12月,上海某小区梁某家,因疏忽导致家中发生火灾,听到呼救声后,梁某的邻居中学教师谢某挺身而出,奋力灭火。最终,谢某因在救火过程中吸入一定量的有害气体和高温烟尘导致机体发生中毒,加上救火紧张、劳累,引发心功能不全,诱发心衰死亡。然而,时间过去了很长,梁某对此事一直不闻不问,令谢某的家人感到非常不满,请问谢某的家人该怎么办?《解释》第十五条明确规定:为维护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使自己受到人身损害,因没有侵权人、不能确定侵权人或者侵权人没有赔偿能力,赔偿权利人请求受益人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一规定对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将不再出现见义勇为者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情形。按照这一条,原告的丈夫谢某是在保护被告及其家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免遭火灾侵害的过程中,吸入一定程度的有害气体和烟尘诱发心衰死亡,死亡原因与救火行为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被告虽对谢某的死亡
    2023-06-05
    355人看过
  • 见义勇为导致死亡,能否要求适当补偿
    一、见义勇为导致死亡,能否要求适当补偿1、见义勇为导致死亡的,能要求适当补偿。2、根据法律规定,因为保护他人的民事权益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或者侵权人无力补偿的话,可以让受益人进行适当的补偿。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受损时的责任承担与补偿办法】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二、见义勇为的法律特征主要有哪些见义勇为的法律特征主要有以下这些:1、见义勇为的主体是非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自然人。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主体,在履行法定职责或者义务时,不能成为见义勇为的主体。2、见义勇为所保护的客体,是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公民为保护本人生命、财产
    2024-04-11
    170人看过
  • 为救他人见义勇为者身亡,可否获得赔偿
    为救他人见义勇为者身亡,可获得赔偿。见义勇为是指个人不顾自身安危通过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等方式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的一种行为。因见义勇为,导致不能确定侵权人或者侵权人没有赔偿能力,赔偿权利人请求受益人予以适当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人身的财产损害赔偿范围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2024-08-10
    476人看过
  • 见义勇为被打法律上有何规定
    见义勇为时被打的,打人的行为人属于侵权,因此见义勇为的人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因此遭受的损失,包括财产损失和人身权利遭到侵害的损失。比如医药费等费用。见义勇为被打法律上有何规定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损害赔偿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2022-06-13
    62人看过
  • 法律对见义勇行为有何保护?
    见义勇为已经成为社会老生常谈的话题,个中也不缺乏许多争议。从法律角度看,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或者服务,规定为无因管理。作为债的发生根据的法律事实,无因管理属于合法的事实行为。管理他人事务的法律原因也就是管理人进行管理的法律依据。就管理他人事务的法律依据上说,有两种情况:一是管理人有管理的权利;一是管理人有管理的义务。。因为在法治社会,任何人都不得对他人的事务加以干涉,没有权利管理他人的事务而加以管理的,本应为违法的行为。但是社会共同生活规则又要求社会成员之间应互相关心、相互帮助,一个人的事务在许多情况下又需要他人主动地予以管理,因此,法律规定无因管理制度,规定在一定条件下行为人虽无权利而对他人事务进行管理的,不具有违法性,而是合法的。为鼓励这种行为,还赋予管理人得请求受益人偿还其所支出的必要费用的权利。管理人管理他人事务是为避免他人利益受到损失,这就要求
    2023-04-23
    181人看过
  • 见义勇为牺牲者国家补偿的相关政策是什么?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情形,应当认定为视同工亡,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享有: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一)丧葬费为所在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个月;(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二、没有用人单位的,按当地见义勇为办法予以奖励。见义勇为法律特征有哪些见义勇为有以下几个法律特征:1、行为主体是自然人。一般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在实施与其年龄和智力相适应的见义勇为时,
    2023-07-17
    491人看过
  • 见义勇为的定义与实践
    见义勇为的定义:是指公民在履行特定义务之外,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全,与各种违法犯罪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可以认定为见义勇为的:以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为目的;具有不顾个人安危的情节;实施了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的行为。见义勇为?还是故意伤害?核心内容:被告人麦某某与吴某、潘某认为何某企图偷菜。遂对其进行追赶并殴打,以致何某在五个月后身亡。虽三人辩称是见义勇为的捉贼行为,但法院最终认定三人构成故意伤害罪,分别判处刑罚。在市场里听见有人喊抓贼,麦某某等人闻声追上去,抓住一名男子拳打脚踢,致其倒地­脑损伤,最终不治身亡。中山市第一人民
    2023-07-07
    119人看过
  • 见义勇为有哪些规定
    法律综合知识
    一、《民法典》见义勇为有哪些规定《民法典》第183、184条将见义勇为行为纳入民法调整范围,建立了民法上的见义勇为制度,赋予了见义勇为行为人损害赔偿请求权及损害补偿请求权。为保护他人民事权益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我们可以从三方面理解:1、因见义勇为受损害,由加害人负责,没有加害人的,谁得好处谁补偿,这与紧急避险的有关条款中的法律原则一致。这是针对当前我国见义勇为引发纠纷的案例实际,在法律上对见义勇为者赋予一种请求权。2、条文特别强调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这是对以往相关法律规定的一种突破。“可以”并不是强制性的义务,是任性的规定,是道德上的鼓励。很多见义勇为者所受的是人身伤害,人身伤害是很难完全用金钱补偿的,得了好处的人对见义勇为者酌情进行补偿,体现出法律提倡对见义勇为
    2024-01-24
    130人看过
  • 见义勇为产生的财产损失找谁补偿
    根据我国的有关法律及法理,当有明确的侵害人且侵害人有赔偿能力的财产损害赔偿问题,按过错责任原则,由侵害人负赔偿责任,其赔偿数额应与受害人受到的损害一致;当有确定的侵害人且侵害人有赔偿能力的,人身权益损害赔偿问题,首先由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其数额主要有因致害行为而承担的医疗费、误工费、生活补助费;其次,受害人应根据受益情况进行适当补偿;当没有侵权人或不能确定侵权人或者侵权人没有赔偿能力时财产及人身权利的损害赔偿问题,赔偿权利人可要求受益人在受益范围内给予适当的补偿(而非赔偿)。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二条【紧急避险】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受损时的责任承担与补偿办法】因保
    2023-06-13
    479人看过
  • 见义勇为近亲属请求赔偿案件能否免交诉讼费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因见义勇为或者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致使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本人或者其近亲属请求赔偿或者补偿的案件,可以免交诉讼费用。《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四十五条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准予免交诉讼费用:(一)残疾人无固定生活来源的;(二)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的;(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特困定期救济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或者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无其他收入的;(四)因见义勇为或者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致使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本人或者其近亲属请求赔偿或者补偿的;(五)确实需要免交的其他情形。哪些情况不需要缴纳案件受理费下列案件不交纳案件受理费:1、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2、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驳回上诉的案件;3、对不予受理、驳回起诉和管辖权异议裁定不服,提起上诉的案件;4、行政赔偿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审
    2023-04-21
    191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见义勇为的行为能得到赔偿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08
      可以。你帮助邻居家救火的行为属于无因管理,有权要求邻居家对你受到的直接损失进行赔偿。
    • 见义勇为杀人的法律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9-03
      见义勇为过失杀人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见义勇为过失杀人除法律的一般规定外。
    • 见义勇为造成死亡能要求赔偿吗?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9-02
      1、见义勇为导致死亡的,能要求适当补偿。 2、根据法律规定,因为保护他人的民事权益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或者侵权人无力补偿的话,可以让受益人进行适当的补偿。 3、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
    • 见义勇为有哪些法律规定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9-09
      (1)见义勇为行为实施主体是自然人。所谓自然人是指与法人相对的社会公民个体的统称。由于见义勇为行为是紧急情况下实施者根据主观判断后所采取的行为和行动,因此无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具有完全政治权利者抑或剥夺政治权利者,都无关紧要。因此,只有将见义勇为的实施者定义为自然人,才能够符合其法律特性。 (2)见义勇为者必须实施了危难救助行为。所谓的危难救助行为是指当国家、集体、社会、公
    • 见义勇为死亡赔偿多少钱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23
      一、有用人单位的,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二)款“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情形,应当认定为视同工亡,一般见义勇为死亡赔偿金多少钱是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享有: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一)丧葬费为所在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个月;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