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遭遇保安搜身是侵犯人身自由权还是隐私权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22:13:36 477 人看过

一、超市遭遇保安搜身是侵犯人身自由权还是隐私权

超市保安不具有执法权,无权限人身自由,也无权搜查身体。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7条规定,任何经营者都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也不允许搜查消费者的身体以及其携带的物品,更不允许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因此超市搜查身体的行为是违法的,这侵犯了其人身自由权、隐私权和名誉权。

另外即使怀疑有人偷了东西需要搜身检查,也只有公安机关的民警才有权利处理。因此如果在超市遭遇搜身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超市赔偿其精神损失,并追究超市保安的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二、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行为包括哪些

1、行政拘留

行政拘留是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采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惩罚措施。行政处罚法第8条将行政拘留确认为一种处罚形式。

2、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机关依法定职责采取强制手段限制特定公民的权利或强制其履行义务的措施。行政强制措施即可以针对财产,也可以施加于人身;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有:强制治疗和强制戒毒、劳动教养、强制传唤、行政扣留、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3、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

这是指行政拘留和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非法剥夺人身自由的行为。它的表现有两种情形:

(1)无权限。指没有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行政机关机关实施的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

(2)超过法定期限或者条件关押。指享有限制人身自由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律规定的拘留或限制人身自由的期限和条件之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11日 22:4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隐私权相关文章
  • 搜身侵犯: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是否享有合法的隐私权?
    超市搜身侵犯了顾客的人身自由权和名誉权。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超市是没有权利搜查消费者的人身和物品的。随意搜查他人人身,侵犯公民人身权,除被侵害人可以依法索赔外,商场还将受到行政处罚。侵犯消费者的行为主要是什么《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的行为: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2、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销售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分量不足的;3、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商品谎称是正品的;4、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行为;5、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6、不以自己真实名称或者标记销售商品的;7、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的;8、作虚假的现场演示或说明的
    2023-07-18
    82人看过
  • 搜身违法隐私权么
    一、非法搜身属于隐私权吗非法搜身侵犯的是人身自由权。侵害隐私权或者侵害隐私利益的责任构成,必须具备侵权责任构成的一般要件,即须具备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四个要件。所适用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一)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首先,侵害隐私权的行为须具违法性。(二)侵害隐私权的损害事实。隐私是一种信息、一种活动、一种空间领域,也是一种秘密状态。隐私的损害,表现为隐私被刺探、被监视、被侵入、被公布、被搅扰、被干预。(三)侵害隐私权的因果关系。它是指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与隐私损害事实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符合规律的联系。(四)侵害隐私权的主观过错。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备主观过错。主要是故意,即预见侵害隐私权的后果却希望或放任该种结果的发生。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
    2023-05-03
    131人看过
  • 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规定犯罪,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行为?
    一、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规定犯罪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规定犯罪有:《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伍佰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伍佰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收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二、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行为有哪些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行为有:1.非法限制公民行动,非法拘禁自然人;2.利用被害人的羞耻、恐怖心理,妨碍其行动。我国台湾民法学者认为,夺去入浴妇女的衣服,使其无法行动,构成侵害自由权;3.妨碍公路通行,妨碍对于私路有相邻权、地役权的权利人通行。侵犯人
    2023-06-14
    141人看过
  • 超市保安搜身捡便宜,侵犯消费者哪些权益?
    法律明确禁止经营者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严禁侵犯、限制消费者的人身自由。也就是说,经营者并没有检查、扣押顾客的权利,顾客也没有接受检查、被扣押的义务。在没有相关证据的情况下,经营者无权认定顾客是否具有偷盗行为;如果真的存在盗窃行为,应该由公安机关负责查处。经营者采取搜身这种侮辱性的手段,侵害了消费者的名誉权,扣押行为更是直接侵犯了消费者的人身自由。在超市偷东西会有案底吗构成盗窃罪的就会有案底,不构成盗窃被行政拘留的,行政拘留的记录也是永久保存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
    2023-08-05
    495人看过
  • 遭遇“人肉搜索”时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犯人身权益民事纠纷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二条,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披露自然人基因信息、病历、健康检查信息、犯罪记录、家庭住址、私人活动等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信息,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请求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因此,李女士可以要求信息发布者承担责任。第二,发现不良信息时,相关网站应及时删除,未及时删除或过滤的,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对网络发布平台而言,明知是侵权信息而默许该信息的传播,属于与发布者共同侵权,应承担连带责任。人肉搜索可否构成犯罪构成犯罪。人肉搜索,是以互联网为媒介,在逐个甄别基于人工方式搜索的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匿名知情人公开资料等方式搜集信息,以查找人物或者事件真相的群体性搜索行为。人肉搜索作为一种搜索手段其本身与侵权并无必然的联系。
    2023-08-08
    386人看过
  • 公民隐私权与人身自由权的区别
    一、公民隐私权与人身自由权的区别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隐私权赋予权利人对私人生活的控制权而人身自由权就是人身权里的一般人格权,所以人身自由权只是人身权的组成部分。二、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主要涉及的领域(1)具有可识别性的个人资料的保护。任何对个人资料的非法收集、存储、使用都是对个人资料隐私权的侵犯。(2)个人生活秩序的保护。网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志在网上从事或不从事某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活动,不受他人的干涉、破坏或支配。(3)个人私事的保护。任何人包括网络服务商,不得不当窥视、泄漏、干涉他人的私事。(4)个人领域的保护。国家、网络服务商、黑客等不得对个人的信息系统进行攻击、破坏。但国家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对网络进行监视而触及网络使用者的隐私,则依法可免责。三、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行为有哪些民事权益范围
    2023-05-03
    251人看过
  • 侵犯人身自由权有哪些表现,侵犯人身自由权有哪些责任?
    一、侵犯人身自由权有哪些表现侵犯人身自由权的主要表现侵犯人身自由权除表现为侵犯贞操权、婚姻自主权、知情权外。主要表现为:1、非法限制公民行动,非法拘禁自然人;2、利用被害人的羞耻、恐怖心理,妨碍其行动。我国台湾民法学者认为,夺去入浴妇女的衣服,使其无法行动,构成侵害自由权;3、妨碍公路通行,妨碍对于私路有相邻权、地役权的权利人通行。侵犯人身自由权可以不作为方式构成。我国台湾学者认为,不将矿工引出矿坑,构成侵犯自由权。二、侵犯人身自由权有哪些责任《刑法》第131条明确规定:”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不受任何人,任何机关非法侵犯。违法侵犯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予以刑事处分。”根据这一原则性的规定,我国;刑法;在保护公民人身权利方面,具体规定了以下几种犯罪:1、侵犯他人生命的犯罪,包括: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杀人罪;2、侵犯他人身体健康的犯罪,包括:故意伤害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3、
    2023-06-21
    371人看过
  • 消费者超市被搜身侵权吗
    根据我国宪法第37条关于人身自由权的规定,可见商场搜身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人身自由权。我国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此外,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的人身自由权也作了明文规定,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这一点更加针对突出的说明,商场作为经营者搜身消费者,是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权的表现。怎么认定是否侵害了消费者的人身自由侵害人身自由权的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这种行为的违法必须以违背现行法律关于保护人身自由权的规定为标准,即以行为的不法为必要。侵害人身自由权的不法行为,须违反法律所规定的关于自然人人身自由权的保护、禁止拘禁限制自然
    2023-02-06
    410人看过
  • 超市搜身侵犯了顾客的哪些权益
    在超市进行强制性的搜查,无疑是对消费者个人权利的严重侵害,包括了其人身自由权以及名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所明确规定,所有中国公民的人身自由都应受到严格保护,不得遭受非法拘禁或任何形式的非法剥夺或限制;同时,严禁对公民的身体进行非法搜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七条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
    2024-08-17
    336人看过
  • 隐私权是不是人身权利
    一、隐私权是不是人身权利隐私权是人身权。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隐私权属于人身权里的人格权。《民法典》第一百零九条【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第一百一十条【民事主体的人格权】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第一百一十一条【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二、隐私权的种类(一)个人生活自由权,即权利主体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或不从事某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或无害的活动,不受他人干预、破坏或支配。(二)个人通讯秘密权,即权利主体有权对个人信件、电报、电话、传真及谈论的内容加以保密,禁止他人
    2023-05-03
    473人看过
  • 侵犯人身自由权判几年
    一、侵犯人身自由权判几年1、侵犯他人人身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可能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人身权利,公民依法享有的与人身直接相关的权利。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部分。包括生命健康不受侵犯,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受侵犯等。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二、侵犯人身自由权有哪些表现侵犯人身自由
    2023-08-09
    249人看过
  • 非法搜身属于隐私权吗
    一、非法搜身属于隐私权吗非法搜身侵犯的是人身自由权。侵害隐私权或者侵害隐私利益的责任构成,必须具备侵权责任构成的一般要件,即须具备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四个要件。所适用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1、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首先,侵害隐私权的行为须具违法性。2、侵害隐私权的损害事实。隐私是一种信息、一种活动、一种空间领域,也是一种秘密状态。隐私的损害,表现为隐私被刺探、被监视、被侵入、被公布、被搅扰、被干预。3、侵害隐私权的因果关系。它是指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与隐私损害事实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符合规律的联系。4、侵害隐私权的主观过错。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备主观过错。主要是故意,即预见侵害隐私权的后果却希望或放任该种结果的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
    2023-05-03
    202人看过
  • 超市搜身属于侵犯消费者身体权的行为吗
    超市搜身属于侵犯消费者身体权的行为。法律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对消费者进行搜身属于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权的行为。所以,超市是没有权利搜查消费者的人身和物品的。一、超市有权利不让拍照吗超市里禁止拍照没有法律依据。商场或超市属于公共场所,商家出售的商品并不涉及商业机密。消费者对商品进行拍摄并不存在泄漏商业机密或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商家对消费者“禁止拍照”的要求并无法律依据。但是,假如以盈利目的或是拍照后实施损害商家利益的行为,就涉嫌违法了。拍摄者中如有对商家的店铺摆设、布局、设计理念等知识产权做拍摄记录的,可能存在侵犯被拍商家知识产权之嫌,但没有法律规定商家有权力去限制或剥夺他人拍摄公开摆设商品的行为。不过,商场或超市内明示的“本商场禁止拍照”条款,如附加“为保护商场的装潢设计等著作权”就没有问题,但没有附加任何条件却禁止消费者拍照的,则属
    2023-06-19
    90人看过
  • 大爷逛超市被怀疑偷东西后遭搜身,超市有权对顾客搜身吗?
    吴某在准备离开超市时安检门发出警报,超市工作人员怀疑其携带了未付款的商品,遂对其搜身,且引来群众围观。后经调查核实警报响是吴某钥匙上的磁扣所致。之后吴某认为超市侵犯自己名誉权,便提起诉讼,法院审理后判决该超市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3000元。超市有权对顾客搜身吗?超市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权利对顾客搜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公民的人身自由、名誉、荣誉等权利受到保护,非因法定事由或者取得权利人同意,他人不得擅自侵犯。超市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如果发生争执,超市可以进行报警,让公安机关来检查。超市对吴某进行搜身的行为本身是违法的,而且由于他们的搜身行为引来了群众围观,所以会造成群众误以为吴某偷了东西,而这显然会损害吴某的名誉;所以法院认定超市侵犯了吴某的名誉权。而侵犯他人名誉权就是需要承担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的,所以法院判决超市向
    2023-05-06
    293人看过
换一批
#人格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隐私权
    词条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私权作为一种... 更多>

    #隐私权
    相关咨询
    • 超市搜身侵犯隐私权么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4-12
      一、超市搜身侵犯隐私权么 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当然也是有可能侵犯隐私权的。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应该立即让对方停止,如果不停止的那么自己可以录制视频然后到消费者权益中心举报或者是提起诉讼也是可以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 二、隐私权的适用范围 (1)隐私权的主体应为自然人,不包括法人。隐私权的目标是保持
    • 被搜身除了侵犯人身自由权外,还侵犯了隐私权和名誉权吗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08
      搜身是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和名誉权。因为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是指公民的身体有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的权利;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享有的就其自身特性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而获得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而隐私权则是个人私生活的秘密权,是指公民希望隐瞒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搜身只是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和侵犯公民的名誉权。当然,除非在强行非法搜身
    • 超市购物遭遇搜身。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01
      超市的行为涉嫌侵犯公民人身自由和隐私权。超市没有执法权,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强行拘留、搜身的权力。况且,超市事先并没有证据证明你表弟和他的同学确实有偷窃行为,所以更无权将他们扣留,并要求检查随身背包和搜身。即便超市有合理理由怀疑顾客偷窃,也应该先报警,让警察处理,而不是随意限制顾客人身自由和侵犯顾客隐私。《》规定:消费者遭遇商家的侮辱诽谤、搜查身体,造成严重精神损害,可向其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此,你
    • 超市搜身是不是属于侵犯他人权利
      云南在线咨询 2021-11-01
      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遇到这样的问题,要立即让对方停止。如果不停止,可以录制视频,向消费者权益中心举报或提起诉讼。
    •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和被搜身的区别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28
      非法搜身侵犯了人身自由权,但是侵犯名誉权还有待讨论。 你的不想别人知道的事情比如与众不同的身世,不可见人的癖好等别别人披露,是侵犯隐私权,保安搜身是侵犯人身权,别人说你坏话,编造谎言贬低你人格,是侵犯名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