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双方同意协议离婚,并非必须到颁发结婚证的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可以到到任何一方的户籍所在地办理。
2、如果双方不同协议离婚,则需要到被告住所地(住所地是指户籍所在地,但是经常居住地与住所地不一样的,以经常居住地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居住满1年以上的地方)的基层法院诉讼离婚。
一、民法典异地户口能否在异地办理离婚手续
可以办理。
一、如果双方同意协议离婚,并非必须到颁发结婚证的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可以到任何一方的户籍所在地办理。
二、如果双方不同意协议离婚,则需要到被告住所地(住所地是指户籍所在地,但是经常居住地与住所地不一样的,以经常居住地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居住满1年以上的地方)的基层法院诉讼离婚。
二、在外地能办理离婚吗? ? ?
异地办理离婚分以下两种情况:
1、如果双方同意协议离婚的,就不是必须要到颁发结婚证的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而是可以到任何一方的户籍所在地办理离婚手续。
2、如果双方不同意协议离婚的,则需要到被告住所地基层法院诉讼离婚。
这里讲的住所地,是指户籍所在地,但是经常居住地与住所地不一样的,以经常居住地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居住满1年以上的地方。
关于异地离婚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如果是夫妻双方户口所在地以外的地区办理协议离婚的话,则相关的婚姻登记机构是不会受理办理该协议离婚的。
三、起诉离婚要到户籍地吗
起诉离婚,不一定要到户籍地,户籍地一般指公民的住所地。起诉离婚的,一般情况下,是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所在地可以指被告住所地,也可以指被告的经常居住地,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被告的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若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若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被告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而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可见,起诉离婚是到当事人的住所地还是经常居住地,要看当事人的具体居住情况。
-
夫妻异地如何离婚 异地夫妻怎么离婚
375人看过
-
夫妻异地户口孩子怎么上户口
327人看过
-
夫妻异地户口能结婚吗
133人看过
-
如何异地离婚,夫妻怎么在异地离婚
312人看过
-
夫妻离婚车辆异地怎样过户
275人看过
-
夫妻离婚后户口本显示离异吗?
288人看过
结婚证,是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签发的证明婚姻关系有效成立的法律文书。正本一式两份,男女双方各持一份,其式样由民政部统一制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一印制,县、市辖区或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加盖印章,结婚证书须贴男女双方照片,并加盖婚姻登记专... 更多>
-
异地户口的夫妻离婚需要什么手续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28协议离婚需要到一方的户口所在地,起诉离婚需要在对方的户口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 1、离婚属于夫妻双方的权利与自由,可以协议离婚,也可以诉讼离婚。 如果对方有导致离婚的法定过错分割夫妻共有财产时可以要求过错方少分,并可以主张损害赔偿。
-
异地办理夫妻户口本怎么弄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27夫妻双方户口不在一地,在孩子申报户口后,由女方到所在单位(无单位的到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领取《独生子女证申请审批表》。经双方单位初审同意后,送女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审核(需携带户口簿、结婚证原件)后,报所在地的区、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审批(附户口簿复印件)合格,会发给《独生子女证》。
-
户口异地夫妻如何办理离婚手续是什么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211.如果双方同意协议离婚,并非必须到颁发结婚证的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可以到到任何一方的户籍所在地办理。 2.如果双方不同协议离婚,则需要到被告住所地(住所地是指户籍所在地,但是经常居住地与住所地不一样的,以经常居住地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居住满1年以上的地方)的基层法院诉讼离婚。
-
准备和丈夫离婚夫妻离异孩子户口怎么办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03一般来说夫妻离异孩子户口迁出没什么问题,孩子归你,你是孩子的监护人可以决定孩子的户口迁出你可以去孩子的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具户籍证明然后带上你娘家同意迁入的同意书(派出所有格式)户口本,和你们的离婚判决书就可以了
-
夫妻异地怎么办理离婚手续, 异地离婚手续需要在户口所在地办理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18异地离婚程序分为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情形,如果是协议离婚,依照《婚姻登记条例》第十条内地居民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诉讼离婚的话到被告住所地起诉就可以了。住所地是指户籍所在地,但是经常居住地与住所地不一样的,以经常居住地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居住满1年以上的地方。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第